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游大宗山朗公寺

优美散文2021-02-01189举报/反馈

  深秋的最后一日,感觉是最愉悦且惬意的一天了!自接到文友相约去朗公寺赏秋之时起,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激动与难掩的渴盼。你说怎么就会这么巧呢,这么的心有灵犀心心相通呢!三天前,摄协的朋友刚刚推出了一组“秋意大宗山”的写实作品,一幅幅精美绝妙的秋景如画,已让人心向往之。三日后,与文友同行,去喜欢的地方,看心仪的风景,我简直有些急不可耐了呢。
  朗公寺,是大宗山旅游风景区的魂,是鲁南苏北地区最为著名的景点名胜。它位于兰陵县大仲村镇东部,距县城约15公里处。该处历史悠久,人文厚蕴,生态完美且景观迷人。算起来,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了,但出行前晚,我还是常规的做了功课,重新翻阅温故了关于它的历史和大体概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心有所属,保证不虚此行。
  我们一行于早8点半自县城出发,尽管天气并不太好,阴沉沉,要落雨和降温的样子;可心中依然被沿途风景所陶醉:县乡道路两边的栾树红有些黯淡了,而随之换来的银杏黄却是铺天盖地,一树接着一树。还不止是银杏,笔直挺立的杨树黄起来,竟然也是不管不顾,大气磅礴,丝毫不输于那片片小扇叶。我心里在想:眼前的树木金叶只不过大宗山上的深秋一瞥。所以,又怎能不让人心存期待呢?
  车行约半小时即到达,沿着新修的环山路蜿蜒而行,山路并不崎岖。放眼远望,漫山遍野,五彩斑斓。象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盒,色彩纷呈。真正的秋意大宗山啊!什么是层林尽染,红的,黄的,绿的,半红半黄,半黄半绿,象氤氲,如浸染。全是树,全是叶,抬头驻足,如果说春天的颜色是花给的,那么,深秋,则是叶的世界了。原来秋尽时的叶子,也是可以这么的美,这么的动人心魄。
  当然,景色美更因了景观美!
  停好车,我们去爬转经山。
  听一位老师讲,原来大宗山系九顶莲花山的统称,眼前的转经山为最南一顶,主峰257米。转经山因当年众僧绕其诵经而得名。听此,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亦步亦趋,边走边唱的僧人转山诵经盛景。隔着长长的岁月长河,同一座山,蓦然遇见了背着背包,手持相机的我,恍若穿越。
  听说转经山上有观日台,清晨登峰,东观沧海,日出盛景与泰岳无异。山上并没有路,我们穿灌木而行。比起刚才的远观,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爬山了。转经山上可谓植被浓密,树木繁多。数不胜数的荆芥象是被抽去了青脉,而褪变为灰褐色,但颗颗籽粒饱满,殷实而倔强的挺立着。我能想像的出它们开淡紫小花的模样,也是漫山遍野。厚厚的松籽落了一地,与黄叶一起在脚下堆积,踩上去软软的。有一种植物,我们都不识其名,叶子落光了,干枝上全是红红的小果儿,象南国的红豆。经“形色”识别是“扁担果”,没有听说过。行走中,你冷不丁的会被某枝挂住,象被人扯住不松手,越挣越脱不掉干系,那是山枣。叶子也光了,露出狰狞的刺,和末端挑着的枣儿,瘦皱的皮裹着大大的核,摘一颗放在嘴里,酸涩酸涩的。只有野山菊还未枯去,在荒草堆里,一簇簇地盛开着,似乎要与霜冷秋风争个究竟,煞是显眼。据同行的老丁介绍,转经山上的植物多达250多种,除榆杨槐枫等常见树种外,此行还见识了棠梨,燕柳,黄连等稀有树种,其树干多遒劲斑驳,树身鳞次栉比,也是幸运。
  在转经山的半山腰处,有一段犹如龙脊而形如人脑的石头部落,令人印象深刻。沟沟回回高低起伏。再仔细观察那石头模样,有些像剥开的核桃仁,又像是人的大脑回路。同行的王老师有趣的为它们命名为“智慧石”。想千百年来,多少的人来人往,过烟云烟,都是过客,唯有这些石头,留了下来,它们才是转经山真正的主见者,有先人的几多智慧在其中呢!想来真是形象又名符其实。
  神泉位于转经山之西山腰处。传闻当年有盲人饮水后竟神奇复明的现象,不知真假。但一传十,十传百,山下百姓争先恐后前来取水治病。最严重时,曾有用汤匙刮水之说,可见其珍贵和神奇之用。
  山上的“鬼硌针”可真多啊!同行三五人无一幸免的,每个人的身上都被粘满了,像只刺猬一样。鬼硌针的学名叫“鬼针草”,是当地最多见的一种野草了。前两天,我还不明白“鬼硌针”为什么“鬼”呢?今天算是领教了。一旦缠上,则如影随行,不离不弃,生死相随了。
  到达转经山山顶,是一片椭圆形的平台,上面的“观日台”已没有了形迹,只留下废墟遗迹。只能说是沧桑已久,历经战火洗礼,荡然而去。站立于平台,东望群山树木,远近物泽尽收眼底。一时四景,不容错过。我想不久的将来,此处必会重建一座观日台,或许还有望月楼,重现当年乾隆帝观日之盛景:“碧海金波观日台,苍穹清静拥祥云”。
  一定会的。
  从转经山上下来后,未及歇息,就来到朗公寺。
  朗公寺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因高僧朗公所创而得名,历经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等朝代。寺内碑文记载,鼎盛时期,曾占地数百亩,僧侣500余人,为古琅琊寺院之首,被称为齐鲁四大名寺之一,曾与长清灵岩寺和柳埠神通寺齐名,均为朗公所建。
  如此盛名,辉煌历史的深山古刹竟在我之左右,这让我颇觉意外。其现存的寺院建筑系清代风格,大红寺门,黛瓦红墙,烫金楹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分列两侧。迎门一个大大的“佛”字。前后共分三进院,东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为佛祖殿,供如来佛祖,两侧为罗汉塑像。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上寺殿堂飞檐斗拱,石柱盘龙,雄伟壮观。另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的碑碣刻石,香火缭绕。
  此时深秋季,院内枫叶红,银杏黄,冬青绿,配上悬垂的祈福条,安静中又不失热烈。
  朗公寺为上下寺。先到上寺,这儿至今有僧侣居士在此修行,佛门圣地,不敢轻语妄动。借友人与师傅闲聊之际,我四下游逛。较之我数年前的上次来,这里的陈设面貌应该是做了修整维护,有了不失古朴的焕然一新之感。院落,圆形拱门,黛瓦;殿脊墙顶都有精巧可爱的小怪兽蹲立,它们迎四方来客,镇守家园宁静,与树木天空互生情趣。后面有群山果园,给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我拍下了寺院边边角角的图片,秋色秋景与佛院真的很相配,恰当好处的美,随手都是美图。
  寺院向西约50米处,即有塔林,为寺僧圆寂安葬之处。一座座的塔高不一,基石为鼓形。塔顶为圆锥体,有精细雕刻,造型别致。这也是我最先来此感觉肃穆无比的地方。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些塔林是什么?它们一层一层的垒起来摞起来的寓义又是什么?后来,才得知原来塔林即是僧人的墓地。可谓:吾佛吾为!佛者,逝后入地宫,在地上建塔,以示功德。塔的层数高低喻示着人的功德成就。一般为七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是这个意思。
  自塔林西行数百米,穿过密密匝匝的树木丛林,在杂草丛生处,有一片缓坡,还依稀可见当年的断壁残桓。这里就是下寺遗址,下寺为尼姑庵。
  相对于庄严肃穆的上寺寺院和塔林,其实,我更愿意做的还是去下寺看看。
  听说上寺西南百余步有碧云观,设有送子娘娘殿和观音殿等,现在也是空留残迹,失去了当年的雄伟气势。神蛛洞退化为一摊乱石堆积。
  但下寺的自然风景极好,环境优雅。此处古树繁茂,奇石罗列,落叶似毛毯,铺了厚厚的一层。深秋断水,更显现出谷幽涧深,壁峭如削。春夏之机,溪流潺潺,自是另外一种景致。我们沿涧底攀行,竟见有香炉散落。可见古刹灵气,还是为民众所受。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佛祖保佑了众生,却也忽略了自己。
  我们途经红孩儿桥,去寻找万年松。据传是佛祖身边金翅大鹏所变,置于巨石缝隙,如飞鸟展翅。几度沧桑,生长于斯,人称“万年松”。悬崖突兀,古貌苍然,玉涧古桥相映,让人动容。
  下寺的景点还有很多,比如聚仙阁,佛爷洞,仙女池等,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站在这林密径曲,青山连绵的大宗山中,掩卷沉思。想这千百年来,历史沧桑,几度兴衰。岁月碾过几多风沙世人,有多少的动人故事传承其中。无怨乎,千百年来,人们爱不尽大宗山,舍不下朗公寺,因为这座山太厚重优美,这座寺太悠久而静谧。
  饮数兰陵酒,观当宗山景。这是诗仙李白留给大宗山的绝句。现如今,大宗山的开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个秋天,因与朗公寺的邂逅,我的心中也诗意盈盈,又禅心满满。

  【编者按】:作者将秋天的朗公寺景观徐徐展开,品味陶醉,让人读之置身此处,品禅问道,惬意其中,欣赏美文,推出共赏,秋安!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