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凉面
夏至,不仅是农历的一个重要节气,还是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明清时的夏至日全国还要放假一天,回家团聚畅饮呢。在我的故乡,这一天普遍要吃“夏至面”,即俗话说的“冬至饺子夏至面”。 在我们家乡,夏至面的做法还是比较讲究的,不是平常所吃的浇头热面条,而是煮熟的手擀面直接捞入盛满清凉井水的盆里,待面拨凉,再捞入碗里,俗称“过水面”。然后用芝麻酱、花椒油及老陈醋一拌,吃起来可真叫一个香。 母亲就是做面的行家里手。俗话说得好,软面饺子硬面汤(面条)。第一步的和面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面不能和得太硬,太硬了不好擀,面条发脆;和得太软了,擀起来黏连,不成型。只有把面和得软硬适度,才能擀出有筋骨的手擀面,做出的凉面口感才好。母亲和完一块面,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切面条更是一种技巧。母亲把擀成圆圆的、薄薄的大面片,将它叠成几折,左手按住一端,右手握刀均匀利索地起落着,切下的面条根根粗细一致,柔韧不粘,煮在锅里汤清面实。 那时吃面的配菜没有肉丝、鸡蛋和红肠等,甚至连香油也难以见到,但这难不住心灵手巧的母亲,她把醋、盐、花椒面、蒜汁和姜末等混合在一起,浇在凉面上,再撒上黄瓜丝、葱花、碾碎的花生米,如果喜欢吃辣的可浇上一勺辣椒油,看着就令人香味扑鼻。往往是母亲还没做好饭,我们兄弟们就等不及了,眼巴巴地站在灶房门口。那时,一顿夏至面总是让我吃得吃了还想吃。 夏至三庚入头伏,人们食欲不振,多数比平日消瘦,俗称“苦夏”。所以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习惯,以清凉清淡、开胃爽口的生冷食物为主,凉面就成了庄户人家的首选,故而夏至面也叫“入伏面”。乡亲们认为面条“凉吃”有助于下火驱热,还能增加食欲。此外,用细长的面条比拟夏至是一年中时间最长的一个白天,犹如人们在过生日时吃长寿面一样,也是博一个好彩头。然而,无论是哪种原因,在炎热的夏天吃一碗凉津津、香喷喷的过水面,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m.Taik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