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经典佛语悟人生道路签字佛语禅心(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7-01166举报/反馈

1、【佛心禅语】 佛界有言:“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在追求成功的道路 上,我们要能够忍耐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之后才能“历劫成圣”。

2、【心理病态】人的心理病态,多数是由于自己对外的要求而产生。世间多病态。由于社会风气太过奢靡,欲念诱惑,使人无法安分守己、脚踏实地,以致倾向病态。

3、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人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观无量寿佛经》

4、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5、无相性者,一切诸法但名言所显,白性无相貌放,名无相性。无相有三种:假名相、法相、无相相。……离三种相,故名无相。(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6、要救世必须先救心,心诚则身端行正;要家庭和睦,必须先从个人的修养开始做起,然后再以一个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响其他的家庭,则家家和睦,社会安详和乐。

7、【感悟】“见博”就是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听聪”就是感觉敏锐,善于观察。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面对任何是非曲直需要作出判断时,都可以做到不迷不惑。

8、【佛语经典语录】 惭愧,说到底是羞耻之心。人若无羞耻之心,任何坏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若有羞耻之心,就会远离恶的影响和蛊惑,就会善良正直,行为端正。

9、【佛心禅语】 不假外求,做个真正的主人 参禅之人最可贵的就是有一颗自悟的禅心。如果不能认识自我,抛弃 自己的优势,全然依靠别人,反而离禅宗要义越来越远了。

10、【佛心禅语】 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坛经·定慧第四》

11、如一块土,被人掷空,复落于地,此由现因,非大地先业之所招。……复如人死,有因先业力尽而死,亦有由现所行能毁先业,非时而死,或及时而不死。《那先比丘经》

12、山那边是更高的山,绿那边还有更深的绿。我无法越过,也不能穷尽。和自然相比,人过于渺小,生命多么短暂!我们因此有理由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和心灵律动。

13、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古印度)马呜《大乘起信论》

14、【佛心禅语】 懂得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 不该说,去选择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毫无顾忌,口不择言地什么话都说, 什么话都敢说。

15、众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径入暗宅,为彼大燃正法灯,永作照明是其行。众生漂溺诸有海,忧难无涯不可处,为彼兴造船,皆令得度是其行。《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16、佛家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容易,但坚持终生行善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坚持终生行善呢?那就要时常怀有一颗“菩提之心”。

17、当志工有三要:要不畏苦,能耐劳;要愈忙愈开心,愈做愈欢喜;要体悟无常,柔和自在。例如:知道病人得了癌症,不要展现忧愁的气氛,要轻松自在,理智地开导病患。

18、念佛的正品是往生;惭愧、忏悔、感恩、法喜都是念佛的副产品。正品是必然会有的,自然就有的,即使不知不觉,也必定不虚;副产品则时有时无,可有可无,或有或无。

19、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20、是金子,总会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光彩夺目;是千里马,也总会被伯乐发现你的价值。如果我们想通这些,时时反观内省,汲取心灵的营养,就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

21、以智慧了知缘起之性,无能缘之心亦无所缘之境,故能心无呈碍,度一 切苦厄。诸位习禅者,切莫以为习禅只为求玄妙求静寂,当有菩萨度众 之慈悲,方能体证真正之禅慧。

22、【佛心禅语】 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在实现自我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遇到 各种逆境,我们要能够“千里云海漫漫路,虔心不移志如磐”。

23、所归依者,谓唯灭谛爱尽涅槃。或复有谓:归依僧者,归依四姓出家之僧,今显此僧威仪形相,皆是有漏,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成僧伽学无学法。《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24、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多众人,不问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像法决疑经》

25、生活的禅法就在这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心平气与随顺自然,不埋怨,不积怨。就算还有许多烦恼,只要不转化成悲观与失落,让生活更宽阔,活出心态的自然风光。

26、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却有所求,那就是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着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

27、颠沛患难,是煅炼佛祖英灵汉一大炉鞴,能受煅炼,便如松柏历岁寒而愈坚。……种种逆境,可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皆所以成就自己而已。(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二

28、【沟通技巧】佛法是让我们认清生命,并不是抛弃世界。是需要我们沟通人间,并不是挑剔人间。悲并不是让我们单纯的悲悯人情,慈悲的作用在于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温暖人心。

29、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悉。(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九

30、我们尽量不做损人利已、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经过不断地积累,就能够改变人生的际遇。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使恶的结果推迟,使好的结果提前。

31、难调躁动心,远行无第二,能正勤取相,是谓世聪明。善取心相已,复作意观察,正念住其心,勤修同四界,如是正安住,能弃舍诸欲,予世八法中,名善乃无染。《本事经》卷五

32、【佛心禅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态,又要有水往低处流的 胸怀。或许把头低下,我们的心,才会低成一口深井,泛出幸福的泉水: 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33、在真理上,一切法平等无有分别,离一切相。只有把真理上的种种虚妄分别去掉,才能真正无挂无碍。以烦恼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世间法,以觉悟为特征的生活境界就是出世间法。

34、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我当于彼地狱、畜生、阎罗王等险难之处,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35、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日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四十二章经》

36、初发心坚固有二事,于诸众生起真净心:一者安隐心,二者快乐心。安隐心者,为诸众生除不善处,安置善处;快乐心者,贫乏众生无所依怙,能以摄法等心饶益。《菩萨地持经》卷一

37、学不难有才,难有志;不难有志,难有品;不难有品,难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则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三

38、缺少爱就缺少约束,缺少爱就缺少敬畏,缺少爱就缺少责任。掠夺式发展、贪婪自私、爱的枯竭将把人类推向万劫不复。对**的呼唤,就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就是一种自我救赎。

39、若夫瑜伽、唯识,乃极数之书也;《华严》、《楞严》,穷理之经也。数、理俱精,如不透禅宗,乃叶公画龙耳,岂能兴云作电哉?(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五,《法派宗派说》

40、若欲研佛乘,彼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悟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一

41、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一种极度扩张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矫正贪婪,只能从内在的满足开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无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056

42、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狮子吼菩萨品

43、如果你的心不宁静,那么即使生活在桃花源中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想要幸福地生活,与其求助于外物,不如回过头来反观自己的心灵,只有内心平静下来,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44、【佛心禅语】 人们常说,细水长流的感情更能持久,如烟花般绚烂的激情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一直平衡和睦的婚恋生活比前期轰轰烈烈、后期争吵不断的婚恋生活要珍贵而有价值得多。

45、禅修能使我们心灵得到启示。但是参禅不一定要打坐, “打坐”只是修禅方法的一种;佛门的禅坐更有别于其他宗教或外道,因为有般若智慧的导引,能使我们发大悲心,彻见本来面目。

46、【佛心禅语】 人要克服惰性,迈出第一步最难,一旦迈出去,就不要停下来,以免 惰性再次捆住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必列入行动计划;一旦决定要做,就 立即动手,不必等到明天早上。

47、夫见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证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论也。然见道岂易哉!若依教乘,必大开圆解。若依宗门,必直透重关。然后得论修道,否则便为盲修瞎炼。《彻悟禅师语录》

48、【佛心禅语】 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49、【智慧】只追求饮食男女的人,智慧是动物级的。以钱财名利为命根孜孜以求者,是下劣人的智慧。追求人类平安、福利、仁爱,是高尚人的智慧。追求佛菩萨的净土,智慧就是佛菩萨级的。

50、人生短暂,瞬间即逝,有太多的东西根本就不为我们所掌握。过去已成过去而不可追,未来依旧是未来而不可测,只有当下的这一瞬间、一秒钟、一个念头,才是实实在在掌握在我们手中的。

51、地震是天灾,我为日本遭遇强烈地震悲悯,并且真心地为日本震区人民祈福。战争是人祸,希望遭遇大地震的日本从此懂得真正的反思。天灾和人祸的属性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同样悲惨。

52、【经典禅语悟道】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服食仙丹妙药以求长生不老,但是一个个都相继赴了黄泉。万件宝物赎不回一条命,千两黄金买不来增寿延年,既然有生就有死,何必说什么后什么先呢?

53、【佛学智慧经典语录】在做人态度方面,有四种“恶知识”:“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言恶;三者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与怨谋。”

54、【佛心禅语】 苦难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它是佛赐予我们的一剂良药,也是修炼 品性的一个熔炉。苦难能让人变得英勇无畏,只要将苦难当作一块垫脚 石,我们就总会在黑暗的尽头看见光明。

55、佛告比丘:功德果报甚深,无有如我知恩分者.我虽复尽其边底,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一,引《大智度论》

56、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57、心清一切明,心浊一切暗;心痴一切迷,心悟一切禅。生活就像一架钢琴,白键是快乐,黑键是悲伤。只有黑白键的合奏,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若不尝试着做能力之外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成长。

58、【佛心禅语】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

59、【佛心禅语】 含蓄是美,藏锋是智 张扬和低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风格。张扬者犹如一株拼命拔高的 树,而低调者宛如一棵平凡无奇的小草,风雨雷电之后,得以保全的往往 是小草而不是树。

60、现代人之所以焦虑、苦恼,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以至于无法放下,自然就会因为得不到而痛苦,然而大多数人都是“需要的很少,想要的太多”,却忘记了知足常乐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61、【佛心禅语】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所有伟大事业都是在统一的心灵下完成的。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心 灵统一,那就不可能发挥出生命的潜在力量;不能发挥潜在的力量,就是 自己埋没自己。

62、以宽容的胸襟处事待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个人若能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气魄,以一份豁达的心境面对人与事,那么这个人就能除去很多烦恼,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63、大众、团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难以抗拒的。古人说“畏大人”,是说要敬畏大众,大众得罪不起。人是团体的动物,离了团体,难以生存。若没有归属团体,虽住在闹市,也如独自一人在深洞中。

64、我们做人,何妨像一朵花,多给人一些欣赏、一些芬芳、一些气质、一些美感。怕的是做人像一根刺,逢人伤人,遇事害事。修道者要做灵山会上的那一朵花,给人喜悦。禅,就是一朵花,喜悦芬芳。

65、没有琪花瑶草的贵气,却蕴藏风雪不折的坚贞,野火不灭的根须,年年知为春生。不上寂寞城的台阶,不入惆怅客青帘。禅坐于这川烟波的氤氲中,倾听溪涧流水潺潺,静看落絮逐波,坐等羽鹤归来。

66、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冲突。修行,就是要让刚才所发生的烦恼事,一分钟都不停留在心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留下好的种子,去除坏的因子,如“手画虚空,画过无痕”,这即是“耕耘心田”。

67、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四,供养三宝品

68、《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69、【佛心禅语】 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 的心态去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 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0、【佛心禅语】 如果一个人不能忍受恶骂之毒,就称不上是人道的智者。破坏功德 的,没有比嗔恚更严重的。因为嗔恚之害可以破坏各种善法,败坏好的声 名。嗔心猛于烈火,应当经常防护,不让它入侵。

71、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诸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72、【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既然不知道此生的来历,那么对生的探究就是大事;既然不知道此生去向何处,那么对于死的探究就是大事。这就是说由于生死变化无常而迅速,所以研究生死的问题就是件大事。

73、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或强大或弱小,或伟大或渺小,都是因为人 是否具有内心力量——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真正的强者懂得,一旦确定 目标之后,就要像参加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一样奋力向前。

74、【佛心禅语】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你不先给火炉添加柴火,火炉怎么 会给你温暖?因此,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去帮助别人。其 实,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75、总有一天,懂与不懂,爱与不爱,都不重要了,缘聚缘散,本是寻常。只是那些拥有过的,那些逝去的,都曾是生命中最美的风景,唯愿,每一次遇见都是温情的相拥;每一次对望都能看到彼此最美的微笑。

76、所谓沙门,非必除发,妄语贪取,有欲如凡。谓能止恶,恢廓弘道,息心灭意,是为沙门。所谓比丘,非时乞食,邪行望彼,称名而已。谓舍罪福,净修梵行,慧能破恶,是为比丘。《法句经》卷下,奉持品

77、看淡人间烦恼事,只向心中觅清凉。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绥,寡欲则刚。

78、【佛心禅语】 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牛头山法融神师》

79、盲目地崇拜权威而不能体会权威的思想,是一件可悲的事。信仰,应当 体现在用行动来实践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被 一项刻板的制度卡死,不会变通,太过于执著于形式和教条。

80、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养一颗平常心。当你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时,就不会去较真,不会有不满,就如慧海禅师所说,「吃饭时不百般索取,睡觉时也不千般计较」,就能活得安心,活得快乐。

81、【佛心禅语】 在一般人看来,追求名誉和官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岂不知没有名声和官职的人生是真正实在的。别人给名声也不要,做到“心如大海无边际”,没有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是怎样的洒脱和旷达啊!

82、【佛心禅语】 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自己的人。

83、【佛心禅语】 有很多事情,你自认为正确无比的,但实际愚不可及,固执就是其中 的一样。放下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作正确的抉择,每次正 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走在永远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84、不但大小乘要融和,显密要融和,而且应该扩大到种族融和、古今融和、自他融和、事理融和。……使世界融和一体,不分种族、国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能和睦相处。(当代)星云《佛光教科书·佛光学》

85、【佛心禅语】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有的人屈服了、倒下了,有的人顽强地搏斗 着、抗争着、挺立着,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开 拓出一条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使自己摆脱不幸的折磨。

86、【冬】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

87、先于教典留心,讨明理性,随起观行,名为干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发心,名人正位,即与顿悟同一智德。须知顿悟,本多生熏习,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种子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三

88、【佛心禅语】 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89、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

90、《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显密圆融)我们的行为,要做到小乘的行为:少欲知足、谨慎取舍。我们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众生。我们的见地,要达到金刚乘的见地:悲智双运、轮涅不二。

91、【修禅】当你遇到一件事,如果你,喜欢它,那么享受它;不喜欢,那么避开它;避不开,那么改变它;改不了,那么接受它;接受不下,那么处理它;难以处理,那么就放下它。人最难的是放下。放下了,就释然了。

92、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者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四

93、如四衢平处,有善调驾驷,有善御者,随意自在。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即得,自在无碍。《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非问分禅品菩萨虽人诸禅,还取欲界法,不随禅生。《小品般若经》卷六

94、当一个讨厌油烟、从不愿下厨房的女人愿意为你去改变时,你还能不爱她吗?所以说一个好女人,可以同时作为男人的母亲或老师,引导他为你们的婚姻而成长,在成长的同时,你们婚姻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异常精彩。

95、文殊师利言:“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人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日:“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人不二法门。”《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96、无论是苦是福,我们都应该本着“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的态度去看待。从人生的苦难中看到未来的美好,从眼前的福乐中感念他日的苦祸,以一颗淡定的心去看待福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获得真幸福。

97、【佛语禅心】 人的“身”与“心”是密切关联的有机统一体。人具有高尚的德性就能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从而有益于保持健康的身体。人们所期盼的福祉,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由于德行高尚,善待他人,而悄然降临。

98、人是「有情」的众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热了,只有五分钟热度,不能维持长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让人受不了。所以有时候淡泊一点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淡泊的情,就是禅者心。

99、我向来以为码字是一门手艺,玩魔术也是一门手艺。码得好的字可以愉悦人的心灵,玩得好的魔术可以刺激人的感官。说白了,码字的也好,玩魔术的也罢,都不过是一介手艺人而已,和泥水匠、理发师等手艺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