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内心禅语悟道人生道路(精选235句)

励志名言2022-07-09177举报/反馈

1、展。

2、不**

3、不酗酒

4、愉快!

5、减少压力

6、吃得健康

7、喜悦进取

8、心宽自在

9、放下安然

10、数息止观

11、的必要。

12、禅定修行

13、经常运动

14、有代替的拒绝

15、不要立刻就拒绝

16、乐观勤奋的生活

17、取舍合理的经济

18、民主道德的政治

19、祥和互敬的社会

20、互相依存的关系。

21、喝酒过量易丧失心智。

22、小事之中,无法摆脱。

23、心相交,事业更繁荣。

24、了阵脚,就是未雨绸缪。

25、【心灵禅语悟道人生一】

26、【心灵禅语悟道人生二】

27、不要无情拒绝,要有帮助的拒绝

28、不要盛怒下拒绝,要有笑容的拒绝

29、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亏

30、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31、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

32、烦恼即是菩提。——证严法师

33、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34、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35、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36、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37、男儿欲遂生平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38、能帮助学业、职业或事业发展的书。

39、陷就放弃使用,这是忍的中心内容。

40、理想的国家政治,佛教认为应该具有

41、人生的一苦恼是不分贵贱的。一证严法师

42、能陶冶情操、意志,培养高尚志趣的书。

43、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证严法师

44、不要与人结仇,少一个敌人,则多了一个朋友。

45、增进学识新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利润的书。

46、说到佛教对于国家政治的贡献,庐山慧远大师说过

47、一个人如果想不虚此生有所成就,必须要身心健康。

48、也不可相互代替,它们都只是一技之长,不能全面。

49、口,而非成功的结果。还有些人事前事后都不思考。

50、而,说不定明天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互相得利。

51、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燃灯法师

52、贫困并不使人痛苦,人却苦于贫困。——卖茶翁

53、端,各家学派也都以一孔之见沾沾自喜,并抨击对方。

54、能砥砺品德,增进为人处世经验,提升人格修养的书。

55、误,宽以待人,才能使他们的智谋和才能为自己所用。

56、如果老用在对付别人的暗算与报复上,难免会顾此失彼。

57、泥于小节,他们看人,也不看主流,而纠缠于一点小过失。

58、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佛陀的格言》

59、为善常乐,助人为乐。当你不得已拒绝别人的希求,如果注意

60、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要做大事,需纵观全局,不可纠缠在

61、很多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不能吃没有面子之亏。

62、所谓和气生财,和为贵,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商

63、有位商界老手说过: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

64、同样,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概全,就会

65、毕竟,商场上树敌太多是经营的大忌,尤其是当仇家联合起来对付

66、我们积功德莫过于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耕云先生

67、人与人闹翻,否定他人,就会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林,所以,了解和

68、人的一生就在于不断思索要达到的目标。事前有远见,遇事就不会乱

69、作为管理者从大处着眼,不计较小事小节,能够忍受自己的部下犯错

70、历史上那些明智的统治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

71、古人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

72、总之,读书要慎选,而读书不但是为了提升自我,更要能造福众生。

73、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老板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

74、比方说,耳能听,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闻,皮肤能感觉,手能灵

75、然而,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走向它的反面。关系闹翻,合作的关系便

76、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和为贵,合则全。何况人与人之间呢?圣贤思

77、非法超量地使用药物,也等于吸食**,尊重生命,最忌接触**。

78、效法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气度,不斤斤计较,即能自在无碍。

79、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向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

80、为贵、合则全的人,争而不离,争而和合,因而强者更强,吵而更亲,心

81、主要精力应用于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调动资金,如何作广告宣传等方面,

82、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笔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

83、你,或在暗中算计你时,你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应付。况且,做生意的

84、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

85、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

86、天下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进而实现自己的雄心大志。相反嫉贤

87、妒能,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问题就置人才不用的人则十分愚蠢。在历史上和

88、巧地做事,脚可以至千里,都有各自独具的功能和用途,不能彼此废弃,

89、想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形成的,人与人的合作也是根据这些原则建立起一种

90、抓不住要害问题,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因此无

91、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看问题往往不注重大局,只拘

92、称雄,各拉一班人马,各立一种旗号,道德标准不统一,是非曲直各执一

93、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该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

94、非其他的小问题。能够宽恕他人的短处和过错,不因为人有哪一方面的缺

95、佛教徒对于政治,究竟应该采取积极的参与态度,还是消极的观望态度呢?

96、每个人都应依照他的能力去布施,去为社会做些有用的事。——郑石岩

97、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佛陀的格言》

98、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证严法师

99、能救人的人就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证严法师

100、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一证严法师

101、提得起,放得下,天下事岂能尽如人意,俯仰间无愧我心,即能心情舒畅安然。

102、心中有佛,即看他人如佛;心中有粪,即看他人如粪。——《宗教箴言录》

103、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处,悟得即菩提。——《灵泉宗一禅师》

104、中国有句老话:生意不成情义在。商人一般都较圆滑,这也是多年积累的经验所得。

105、定、静、安、虑、得,禅定摄心,精进修行,自然心净气爽,事事顺畅,了无牵挂。

106、减少脂肪和肉食,多吃水果与蔬菜;定时适量,切忌贪多,美食少一口,可活九十九。

107、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因为种种原因而办不到,不得不拒绝时就会感到十分为难。

108、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已,为爱吾庐夏木阴。——莲池

109、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作世间慈悲人。——黄檗

110、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而对人恭敬的人,就是在庄严自己。——海涛法师

111、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坛经*机缘第七》

112、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证严法师

113、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是教我们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计较。一证严法师

114、常持感恩和惜福之心,发心许愿慈悲喜舍,身体力行持恒进取,则能法喜充满,身心无恙。

115、在日常生活中,民以食为天,其实吃东西不宜精挑细选,可以多吃些粗粮,因为粗粮里含有

116、世俗的快乐找不到永恒的幸福,因为时间使任何东西都是无常的。——《法露缘》杂志

117、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永嘉大师

118、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无德禅师

119、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肠心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布袋和尚

120、粗言恶语恼民人,复伤佛子诸行义,故于他人所不悦,绝恶言是佛子行。——妙峰法师

121、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梦窗国师

122、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证严法师

123、当一个人的言谈和举止怀着良善动机时,快乐便像影子般地跟随他。——《佛陀的格言》

124、讲话要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佛陀的格言》

125、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佛陀的格言》

126、在利益面前,不贪得无厌,时刻想到还有别人,将心比心,这样就容易感到满足。——净慧

127、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净宗要义》

128、精神集中,意念专注,在一呼一吸之间,疏解情绪,平缓急躁,收摄身心,静观自得,开发智慧。

129、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耕云先生

130、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佛陀的格言》

131、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一《佛陀的格言》

132、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赵州禅师

133、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佛陀的格言》

134、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颠倒心变成安祥心,你就彻底地救了他。——耕云先生

135、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佛陀的格言》

136、境地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心即除矣,境岂实有?——《法语四》

137、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一《佛陀的格言》

138、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经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证严法师

139、修忍辱行就是种相好,因为能忍辱,所以他的村1貌就庄严;如果一个人脾气大,相貌就丑陋。——宣化上人

140、不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务上的布施,第二种是真理的布施,第三种是消除众生的恐惧。——《佛陀的格言》

141、佛教是助政教,寺庙里的和尚可参政而不干政,佛教徒应该积极去关心国家大事,而不要热衷于追求实际的权力运作。

142、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注意休闲活动,避免经常熬夜加班,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度的休息可以走更长的人生道路。

143、你,我、他就像三个水分子,是全同,是不二的。若说有差别、若说是异化,那只不过是假象罢了。——耕云先生

144、人生成功的五大元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名号,五读书,读书可以使弱者壮,贫者富,富者贵,贵者福,福者寿。

145、在利益有情的过程中,纵是遇到恶劣的众生损害了我们的利益,也还应将自身所修之善回向众生,是菩萨行。一妙峰法师

146、没有数字的代价即为无量。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劳力服务,又服务得很欢喜便叫做喜舍。——证严法师

147、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达摩大师悟性论》

148、人必须把心中的贡高和我相放下,才可能发展出宽容、忍辱和尊重别人的谦和,从而发展圆融的人际关系。——郑石岩

149、心灵的统调和非常难,如果我们心里不调和,紊乱得很,即使是在美好的环境里也不能够去领会、享受。——耕云先生

150、恶业使我们无法主宰、调伏自己的心,这本身就是苦的例证。心念滋生出来的东西,必然具有苦的本质。——堪忍尊者

151、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在,显露出朝气和活力。——郑石岩

152、至于君子,我们应该敬重他们,因为君子也是人,一般人都喜欢听到他人的赞许,喜欢被人敬重,这样,他就会继续帮助你。

153、做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证严法师

154、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证严法师

155、如不思量,自性便空寂不变;思量便造成自性的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宗教箴言录》

156、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耕云先生

157、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霁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汾阳禅师

158、法譬如水,若江若河,能洗净众生污染的心;法譬如药,药无贵贱,能治病即是良药。欢喜心即是一帖良药。——证严法师

159、只要有正常规律的生活,正确自然的心态,就能使我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我现在就提供给各位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的妙法良方:

160、当你面临这种人际关系的困境时,奉劝你给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自己不要做小人,还要礼待小人,少一个敌人等于多一个朋友。

161、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证严法师

162、不先根除烦恼,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乐。只要心被无明及其他的烦恼遮蔽,我们所经验到的快乐,都瞬间即逝。——堪忍尊者

163、人生是苦的(空虚),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是谓现证涅槃。——明海

164、佛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常言说:*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故恒观自身,勤断己过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165、思想会导致痛苦,但是停止思想并不是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运用善巧的心地法门,消除所有出于无明的恶念。——堪忍尊者

166、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海涛法师

167、佛法功夫,最怕说闲话,管闲事。要知闲话闲事,俱令人心散神飞,无益有损,且将好光阴虚度,真为可惜。——《禅宗直指》

168、当我们彻底确认了自他不二,的确无可疑时,对于人我的界限,自然就不会那么凸显,自我意识也不会那么突出了。——耕云先生

169、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佛天的原谅;最肯责备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和佛天的宽恕。——耕云先生

170、贡献自己所学、所能,多为利益众生而尽一分心力,这才实在,因为一个人所能留给别人的,就是他曾付出的一切。——海涛法师

171、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而且也无关乎人的道德。大凡之入,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紧要的事,你更要给人面子。

172、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佛陀的格言》

173、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海涛法师

174、一般说来,生病也有因果,而预防胜于治疗。预先祛除病因,也就是最好的健康之道,我就身体保健和精神保健两方面,给大家几点建议:

175、人世间充满了阴暗与复杂,有时会令人迷茫不知所措。我的建议是:多听多看,分清君子与小人,分别应酬,就会使事业大成,万事顺意。

176、破坏了,彼此都将对方视为仇敌,并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天下纷争大乱,和为贵的想法丢了,合则全的做法就成了累赘。强者

177、是不是帝王将相的苦少一点,黎民百姓.的苦就多一点呢?不是的,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净慧

178、有人请教倓虚大师:您学佛几十年,不知道您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是什么?他说:我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净慧

179、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如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一无德禅师

180、一般来讲,人生有生、老、病、死四苦,是人人都无法逃避的痛苦。扩充来讲,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净慧

181、当无我的信念深植在一个人的内心时(当一个人深信无我的真理时),他便可因而达到宁静、沉着和更泰然自若的境地。——《佛陀的格言》

182、我们生命的所有感受,百分之九十九是不正确的。因为不正确,才使我们的心不安宁,使我们生活得矛盾、无奈,很乱、很苦。——耕云先生

183、当我们彻底确认了自他不二,从此对于任何人,乃至任何生命现象,都会油然产生一份亲切感,而不会有强烈的疏离感和排斥性。——耕云先生

184、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证严法师

185、我们追求身心解脱自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脱离一切的束缚,做自己的主人,佛教认为民主国家的实现,道德政治的完成,才是国家政治的最终目的。

186、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佛陀的格言》

187、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佛陀的格言》

188、禅宗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明海

189、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达摩大师悟性论》

190、心生毒害化为畜生,心生慈悲化为菩萨,心生智慧化为上界乐土,心生愚痴化为下方苦海。心中善念集在一起,就会产生智慧。——《宗教箴言录》

191、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但却被追求快乐的贪念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不断向外追求物欲的快乐,但却疏忽了真正的快乐是知足。——郑石岩

192、应付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驾驭心念,解决问题,这也是最容易、无害的方法,不但不威胁任何人的安宁,且能获得心灵真正的安详。——堪忍尊者

193、佛教认为社会大众应该培养随喜赞叹,包容异己的气度,从平等法性之中体认诸法千差万别的实相,彼此互尊互重,去除排他心理,共同创造祥和开明的社会。

194、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净慧

195、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彬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带动车轮转动。——《佛陀的格言》

196、并没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实实地认清真假,珍护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耕云先生

197、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佛陀的格言》

198、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以主观的执著去追求所需,那从生到死所能彰显的只会是一个字——苦。——耕云先生

199、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200、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达摩大师悟性论》

201、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曾。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霉。一一耕云先生

202、僧团注重利和同均的经济生活,希望没有经济的垄断、贫富的悬殊、劳资的对立等社会问题,人人皆能得其应得,把国家建设成繁荣富强、人民富有、幸福安康的社会。

203、如今是新知识、新科技主导的时代,世间书籍浩如烟海,学问范畴广无边际,任何人尽毕生精力,都无法读遍天下古今群书。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04、人生的苦乐并非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由人们自己过去的行为决定的。现在所受,乃过去所作而引起的;未来所受,乃现在所作而引起的。——净慧

205、如虚空本来无动静,不以明来即明,暗来即暗,明暗自有吉来,虚空原无动静。烦恼即菩提,其义亦然。迷悟虽即有殊,菩提心原来不动。——《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206、我们不停地向外追求,心里头就产生了匮乏。追求情,在心理上就有了缺乏温情的感觉;追求财富,就产生财物不足的穷困;追求权势,便引起对权力的渴求。——郑石岩

207、助人为乐是好人之本性,能帮助别人时应多积功德,不得不拒绝别人的希求时应避免难堪,婉转的拒绝才不会伤害情谊。在此提供几点建议,在你拒绝别人希求时可以作为参考:

208、如果与你关系最密切的同事突然对你十分不满,他不但对你冷漠得吓人,有时甚至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有些关心你的同事,会私下探问:为什么你的好友对你如此不满?

209、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其本来面目和自然道理。一个女人过日子,必然孤凄;一个男子度时光,必然寂寞。鱼儿必定成群游荡,大雁飞行必定成队成行……这就是事物的道理。

210、现代人是爱慕虚荣的,大家生活在激烈竞争和贪图占有中,所以在外表上是富有的,心灵深处却是苍白的;物质生活看似是安稳的,而精神生活却显得非常不安。——郑石岩

211、现代人多缺少体能活动,每天应当有温和固定的运动,不一定非要进行打球等剧烈的运动,游泳、走路、爬楼梯,甚至整理花圃、打扫环境卫生,只要经常活动四肢,持之以恒就会健康。

212、知识可以转化为权力和财富。读书必须与生活工作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与工作时,感觉知识有所不足,无法应付实际问题时,尤应努力读书,学以致用,才能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与改善生活。

213、读书必须慎加选择,至于究竟应该读什么书,这就要依据每个人的志向、兴趣以及需求来决定;甚至同样的一本书,由于读者见仁见智,其效果也不相同。对青年朋友来说,适宜而有用的书,有

214、现代人有一种通病,那就是普遍不了解自己,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体力、经验和条件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中,所以每天要受尽过劳和疲惫的折磨。——郑石岩

215、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做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己相近者,就当做兄弟姐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做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菩萨道行者

216、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颇有见解,自以为很有口才,一有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苦头。

217、布施就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当我们辛勤地工作,把人待好,把事做好,生活过得恬淡喜悦时,我们同时为自己和别人布施,布施使自己和别人在生活层面上得到圆满交会的禅悦。——郑石岩

218、一个人欲求福寿绵长,生活规律是很重要的。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早睡早起身体好,不把烦恼带上床,吃饭不要过饱,保持健康身体,培养旺盛精神,能静能动,知足常乐,就一定会身体健康,自在快乐。

219、在盛怒之下拒绝别人的希求,常会因口不择言而伤害对方,也让别人觉得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在拒绝的时候,要能面带微笑,态度庄重,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尊重与礼貌,如此一来,即使被你拒绝,他也会欣然接受。

220、我们四周就有许多身心不健康的人士,有的人好吃美食,吃出病来;有的人游手好闲,闲出病来;有的人工作压力太重,压出病来;有的人则因为是非太多,气出病来……这许许多多的病症,必须对症下药,才能离苦得乐。

221、在日常生活中,保全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了顾面子,有的人小则翻脸,大则甚至会闹出人命。如果你是个对面子冷漠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必定会常常吃暗亏。

222、我们每个人都讨厌小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一世界,每个地方都有小人,而且这种人常常使周围的许多人深受困扰,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确实令人讨厌,所以很多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仇视他们。

223、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小人,那就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好了,不一定得疾恶如仇地与他们划清界限,尽管他们是小人,但要记住一点,他们也是人,是人就需要保持自己的自尊和面子。因此,礼待小人就是给他们面子,小人受到礼待就可能不再做你的小人了。

224、谁也不愿意向别人开口要求帮助,寻求帮助的人一定有他找你的因缘。如果你轻易地予以拒绝,会使自己失去帮助别人、获得友谊的机会;也许他跟你要求的事情你帮不上忙,你可以用另一个替代的方法去帮助他,如此一来,你虽拒绝了他原来的希求,他还是一样会感谢你。

2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日为明日打算,甚至为多日后打算,高明的远见是有备无患。凡是事先遇到警示的,就不会遭厄运打击;凡是事前作准备的,就不会陷入窘境。不要等到面临困难之际才运用理智,而先要运用理智来预测尚未降临的困难。有些人行而后思:这样做是寻求失败的借

226、勤奋精进、乐观进取,事情才能有所成就,好逸恶劳、奢侈懈怠是成功的最大敌人,今天我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就是靠全国人民勤奋工作累积的成果。纵有金山银山,如果浪费而不知节俭,累积的财富就会很快散去;唯有坚持耕耘,在乐观的田园撒下希望的种子,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227、有一位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每年都会应邀参加某单位组织的杂志评鉴工作。该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其他一些文化教育界的名人一般只能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令人疑惑的是,这位仁兄却能年年有此殊荣。在他快退休时,他公开了自己多次被邀请去参加评鉴的秘诀。

228、有些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面子的亏,所以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他人的原因。他们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也不轻易伤了和气,这样既保住了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

229、当别人提出希求时,如果你连对方的理由、动机都没有兴趣倾听,就立刻予以拒绝,会让别人觉得你冷漠无情,甚至对他怀有偏见。他对你提出希求时,一定有其理由与动机,你应该倾听了解,如果自己真有不得已的苦衷,也应婉转地以真诚的态度予以说明,这样别人虽然遭到拒绝,也会感动于你的诚恳。

230、心理影响生理,心情影响身体。人要安和愉快,不闹情绪,不发脾气。一个人无所事事是不行的,要积极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艺,每天都能忙于事业的创造,忙于服务社会人群,忙于自我价值的提升,把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让烦恼有隙可乘。另外也要学会多赞美人、不是非人,敬重贵人、礼待小人,你就一定能够享受欢乐的人生!

231、如果无情地拒绝别人的希求,那一定是表情冷漠、语气严峻、毫无通融,这样就会使希求者非常难堪,甚至因希求不成而反目成仇。因此,要慈悲而有智慧地拒绝他原来的希求,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另外提出可以帮助他的途径,也就是说虽然拒绝了他原来的希求,但在其他方面可以给他一些帮助,他自然会无怨于你,还会感恩于你。

232、人与人之间,也许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在办公室里,(来源 )这种仇恨一般不至于到那种地步。毕竟是同事,都为同一单位工作,只要矛盾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记住:敌意是一点一点增加的,也可以一点一点消灭。中国有句老话:冤家宜解不宜结。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利于自己。当然,化解敌意也需要技巧。

233、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最关键的,他的职位也不是最重要的,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人面子。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他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之后,会私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正因为他能顾及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都很尊重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234、晋朝道安大师也曾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教和政治都是众人之事,彼此息息相关,历史告诉我们,佛教愈是弘扬光大的时代,国运愈昌隆;换而言之,只有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佛教也才能蓬勃兴盛。我常提示弟子说,爱国并不分你我他,更不论方内方外,没有国家民族观念才是罪过。国家需要广大的佛教徒投入其建设和保护国家的行列,可以佛教的高超教理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的不良风气,为社会大众提供心理的保健、精神的抚慰,让社会大众都具有爱心、信心、敬人之心、礼人之心和帮人之心。

235、仇视小人,这固然可以显示出你的正义与耿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并不是一种最好的保身之道。对每个人来讲,我们都不喜欢受到他人的批评与指责,即使再坏的人也是如此。对于君子来讲,他们不畏流言,不畏攻讦,因为他们感到自己问心无愧,人们总会看清事实的真相;而对小人来讲则不如此,他们本来就担心他人揭穿自己的嘴脸,一旦你暴露了他们的真实面目,他们当然会使出阴招,为了保全自己,为了掩饰其过错,他会对你进行反击。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对你也无可奈何,但是,你要知道一点,小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藏于暗处,惯于使用不法手段,而且不会轻易与你罢休。也许你会说,只要自己身正影直,就不怕小人的暗箭之伤,但请看看史书上记载的那些历史故事吧,多少个忠臣受害于奸臣的毒害之下?尽管你是一个正人君子,但为何非要作出一些无谓的牺牲呢?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