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百科 > 科普知识 >

科普知识

秋分节气的由来及养生妙招

科普知识2022-07-1270举报/反馈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分节气的由来及养生妙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秋分节气的由来及养生妙招

秋分节气的由来

“斗指己为秋分,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80度,阳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正如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的长短再次相等,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天文学上,则把秋分作为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是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9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是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节气的养生妙招

1、慎用补品

在秋天不少人会选择过多的服用保健品进行滋补身体,认为要为接下来的冬天储备较多的能量。其实不然 ,保健品或者补品虽说对健康有益,但是,不能服用过多,过多的服用保健品往往会伤害到身体。

不论是药补还是食补都应该谨慎,要量力而行,要是一味的贪图数量往往会伤害到健康,莫名的进补往往 会让身体受到伤害。例如,茯苓可以健脾祛湿、芡实可以延年益寿、莲子则能够固肾益精,但是,这样的量不要过 多,稍微的进补一下就好,要是食用过多,往往会影响到身体调节。

服用补品的时候,更不要认为补品越贵越好,盲目的认为高价位的补品就是好补品,那就是对健康的不负 责,服用错误的补品,容易造成身体过度兴奋,出现躁动都是有可能的。

2、早睡早起

进入秋分,在起居方面要尽量的做到早睡早起,秋天早睡能够让身体顺应阳气,晚睡的话,容易让身体接 触到阴气,影响到身体的调节。

而在早上早起,能够使得肺气得到很好的舒展,对于调理肺部是非常有益处的。

3、秋冻要科学

春捂秋冻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温度开始下降,要是不顾自身的情况进行秋冻,无 疑是不科学的做法。

特别是对于体质偏弱的老年人、儿童来说,更是不能长时间的不着厚衣服,在秋天真正能够做到薄衣御寒 的人少之又少。

适当的添加衣物对于御寒有很好的帮助,穿上厚衣服可以御寒。以胃病患者来说,适当的穿上外套能够保 养好胃部,避免胃部疾病的发生,从而可以调节好身体。
来源: m.taiks.com

4、保持乐观情绪

秋天不少人会形容是悲秋,不少感性的人甚至会在秋天产生出抑郁的情绪。温度下降、花木凋零,确实容 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进而会导致疾病的出现。

其实,在这个时候,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对于保持安宁的神志、畅达的心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你可以保持微笑,看似仅仅是一个表情,其实也能保健身体,这是因为在微笑的时候,可以对呼吸 器官、胸腔器官、腹腔、内脏产生协调作用,进而能够让身体健康。

5、按摩保健

在秋天还可以进行按摩保健,在按摩保健的时候,可以调节好身体。相对来说,温度变化较大,容易让人 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生病。

咳嗽是秋天常见的症状,通过按摩对于防治咳嗽很有效,例如,在这个时候按摩太渊穴,对于保健身体很 有效。

太渊穴是身体的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对于调整肺部健康、促进肺气运行很有效,能够锻炼肺气的升降功能 ,不断的舒畅三焦气机。

按摩刺激太渊穴可以有效的防治肺部疾病,对于咳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6、运动调养

进入秋分更要坚持运动调养,通过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保健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促进身体的调节 ,对于保养身体、益肺润燥很有效。

例如,老年人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练习太极拳,女性则可以进行瑜伽运动,相对来说,这两种运动的活动 量并不大,动作较为轻缓,能在动静结合过程中保健好身体。

当然,在运动的时候也有注意事项,例如,不要随意脱下衣物。锻炼一段时间,感觉到热了,有人会脱下 衣服,这样其实容易造成生病的发生。

另外,在运动的时候,运动量不宜过大,温度下降会造成血管收缩,肌肉的伸展能力有所减弱,这样会造 成生理活动的能力减小,造成韧带、肌腱等部位出现损伤。

重要的是,在运动的时候,运动量不宜过大,更不能过度运动,以免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过度损耗,造 成不必要的麻烦。

秋分吃什么食物

枸杞

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

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作用。

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好每天食用。

红薯

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

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大枣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

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

专家介绍说,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百合

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

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

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

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