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佛心咒(精选99句)
1、【佛语禅话】心念无私天地宽,与人相处互为信。 2、【天天禅语】乐善好施得福报,知足善解得智慧。 3、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心地观经》卷八,成佛品 4、【佛语禅话】有正念而无欲念,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5、知非不如去非,改过不如无过。(《法藏碎金录》) 6、【天天禅语】造福人间、庇护地球,都需从自己做起。 7、佛陀说:众生之苦是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忧生怖。 8、许多人正在死去,我们还活着,这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9、【佛心禅语】 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 10、【天天禅语】学佛不要怕磨,污染磨尽,佛性自然现前。 11、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12、诸利根本,信为大力。(古印度)尤树《大智度论》卷一 13、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14、作事不难敏达,难于深忍。(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15、只有一点担心,笑得太多,少得太多,别一不小心把自己笑没了。 16、说好不熬夜,又过十二点。说好的或许做不好,多少人因此纠结? 17、我谓二种说:宗通及言说,说者授童蒙,宗为修行者。《楞伽经》卷三 18、足球场,力量与力量的抗衡,意志和意志的较量,血性跟血性的比拼。 19、【佛语禅话】待人处事,在原则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圆融,才能和谐。 20、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毗尼母经》 21、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22、佛教实有不尚玄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天做者是。 23、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大萨遮尼干子经》 24、人家有母乐,有父斯亦乐,世有沙门乐,天下有道乐。《法句经》卷下,象喻品 25、如果你告诉他和哪位同事发生矛盾,他还会莫明其妙找对方谈话,让你尴尬不已。 26、【天天禅语】孝敬父母,不仅物质奉养,还要服从、尊重,才是既“孝”且“顺”。 27、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28、信能渡诸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除苦,智慧得清净。《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601经 29、夫瞋恚者,速能损害百千万劫所集善根。是故我当被忍辱铠,摧忿恚军。《菩萨藏经》 30、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无怨能胜怨,此法终不朽。《增一阿含经》卷十六,高幢品 31、【天天禅语】因为太期盼结果,所以往往忽略过程;因为忽略过程,所以往往失去结果。 32、【天天禅语】身体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有病;物质缺乏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贫穷。 33、【宽容赞美好运来】 多宽容别人,多赞美别人,会给我们带来好运,也会换来真诚和友 谊。 34、【佛心禅语】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般若第二》 35、求法应有正确认识,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36、茶也好,禅也好,应归于一处,原本茶之事,最重为德,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德清自然茶纯。 37、愿尽未来一切劫,普为苦恼诸群生,灭除生死使无余,得佛究竟诸安乐。“四十华严”卷二十一 38、【尽本分】我们若能把一切工作、一切付出,都认为是自己的本分事,这就做到了谦虚的修养功夫。 39、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40、【佛心禅语】 的确,何必为了那些钱财而绞尽脑汁,你争我抢呢?懂得布施,懂得 舍弃,也许你会得到 41、一禅耳声止进至二禅,二禅念灭进至三禅,三禅欢喜灭进至四禅,四禅喘息灭得空定。《六度集经》卷七 42、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关、休戚与共,自我生命的价值仅存在于为他人、为群体的无私奉献中。 43、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气质。气质则由修养中培养而得。 44、道之主要三根本:出离心与菩提心,业果非无我非有,正见发生除边执。(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总摄颂》 45、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人,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46、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要做好安全的准备,以防万一。不要轻视风小、不要轻言火弱,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7、无所拥护,名为大舍;若不见我、法相、己身,见一切法平等无二,是名大舍。《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48、【慈悲喜舍、予乐拔苦】 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难之行,予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之慈济世 界,为修佛之道。 49、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心智澄明起来,就必须先学会放下,使自己的心真正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50、人生无常,很多事情难以预料。过去的是杂念,应该在时光的河流中淘尽。未来的是妄想,应该用淡然的心等待。 51、身相既定,气息亦调。念起即觉,觉之即失。久久忘缘,打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日本)道元《普劝坐禅仪》 52、凡于众生有利、于法门有利者,皆当为之。凡于众生不利、于法门不利者,皆不当为。一切条规,以此为则,自能通融。 53、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为最重?所谓贫穷是。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用贫穷生。《金色王经》 54、【佛心禅语】 是什么让我们踌躇不前,内心有力量的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他们会在遭遇失败时,继续迈出尝试的步伐。 55、【哲理小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经常被大人们欺负,然而它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就把所有的怨恨发泄到了小孩的身上。 56、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更是明白的领会,这些只有真正开悟的人才会领悟到。 57、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58、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59、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实则一室之中,妇稚臧获,其长处皆有己所不及者,无在不可取为师资也。(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60、学佛者,道心不可断。道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修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61、慈悲不只是悲悯孤弱,也不只是助人为乐。慈悲,蕴藏在每一个生命的心中,它是一种超越感性的悲心,也是一种别于理性的智慧。 62、【佛心禅语】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懂得运用财富的智慧,是人生步步行进的资粮和根基。拥有了这些,做人就会知道满足,懂得珍惜。 63、即使你拥有金钱、爱情、荣誉、成功和快乐,也许你还不会满足。满足是人生无求的最高境界,只有给予和付出,你才能达到这一境界。 64、现在我们常喜欢说,“一个人要有主见”“一个人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其实,释迦牟尼佛对众生最后的希望就是:“抛弃依赖的心!” 65、学佛者要站在自己的岗位,而发扬佛法的精神,去利益大众,摄化大众来归信三宝。现出家相,只是学佛者的一类。(当代)印顺《华雨香云》 66、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67、或有一类凡夫僧,戒品不全生正见,赞叹一乘微妙法,随犯随悔障消除。为诸众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僧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68、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69、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卷一 70、禅师曾说:“慈悲是一种高尚的心态,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然而,在人世间对物质利益与名誉的追求之中,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体会慈悲的真正的内涵。 71、【佛心禅语】 许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毛病,正因为贪多,反而不容易得到。结果患 得患失,徒增压力、痛苦、沮丧、不安,一无所获,真是越想越得不到。 72、彼烦恼不可得断,烦恼灭亦不可得,以灭不可得故,道亦不可得,无有如是道而无其果。此四圣谛,但是分别虚妄非有。《大宝积经》卷六十九,菩萨见实会 73、经济生活要合于“正命”,不从事非法或杀生的职业,例如贩卖**、**、人口、假药,或从事屠宰、私酿、淫业、无照行医、制造及贩卖黑心食品,等等。 74、【佛心禅语】 穷人因为不知足而死,到死也成不了富人,可见贪欲是多么可怕。在珍惜和知足中才能累积起财富,有一颗知足且懂得珍惜的心,人才能过得快乐。 75、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76、有的人说:“这是我的习气。”你我他各有不同的习气,将我的见解、思想与行为,全部归纳成习气而不肯改过;任由自大骄慢、与人争斗的心态一再产生,以致不能自制。 77、持名要不缓不急,不散不昏,调摄得中,务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不可斯须停止,俄顷间杂。(清)省庵(《思归集》) 78、【佛心禅语】 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曾。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霉。一一耕云先生 79、有一位心结重重的人,心念只在想着别人辜负了他,他付出发谊金钱来帮助别人,却遭到被倒钱(借钱不还。——编者注)的命运,心中充满了埋怨与嗔恨,所以想要到法院去控告对方。 80、【佛心禅语】 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时产生的压力会激发出巨大的潜能。那些主动迎接挑战,经常接受磨炼的人,才能顶住困难,并激发出自身的潜能,从而走出逆境,创造出崭新的天地。 81、时光过得很快,过了一天,我们的寿命就会减少一天,就像缺少水的鱼儿,没有一点快乐可言。佛教讲修行首先是要修自心,无论是参禅还是念佛,首先都是要人除去长期缠绕在心头的妄想之心。 82、磁场和能量实质上是一个人身、心、灵散发出来的能量所形成的能量圈,即一个人先天和后天性格及习气所形成的一种惯性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会自然不自然的吸引或排斥相同或不同磁场频率的人。 83、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生活中悟出生命的真谛,那他即使脱离红尘去修行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道法自然,真正的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道。所以说,一个没有真正爱过的人,不会真正懂得慈悲。 84、【佛心禅语】 如何才能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呢?每日说好话,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欢喜,只有在今天时把今天过好,在明天时把明天过好,才能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过好,才会一生过好。 85、如果我们足够善良,足够完美,还有人对我们冷嘲热讽,还有人紧抓着我们卑微的过去取笑我们,我们可以不必在意,只须丢掉那些坏脸.色,坏的评价,淡然地面对一切是非功过,我们会过得很快乐。 86、不要让你自己迷失于过去。把握眼前,用一颗良善之心去深深感受生命,重要的是活着,并对生命中一切可见到的奇迹保持开放的心灵,这就是正念。正念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把佛眼带到我们的手上。 87、【佛心禅语】 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瞋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88、【佛心禅语】 无数人随着起伏不定的命运和变幻莫测的生活时而升至顶峰,时而坠入深渊,但这都是生活的必经阶段。跌宕起伏、起承转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古往今来大凡成功者,都曾经历苦难命运的严苛历练。 8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佛教大义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纵使奸人行恶一时得意如花,但花无百日红;唯有行善积德,才能像永不枯萎的青松,即或有朝一日遭霜打,也会只见青松不见花了。 90、你有意见,提了不一定有用,不提就肯定无用,两者相权,提还是比不提好。微博上聚集了一批意见领袖,他们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能否产生作用姑且不论,单就敢于提出自己意见的勇气而言,他们还是很值得大家敬重! 91、【佛心禅语】 人生本如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一切皆是无常,繁华过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过无痕的境界,就不会滋生这样那样的烦恼,也就不会陷入越执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92、【佛心禅语】 现在的不愉快,是过去的执著所致。今日的执著,又会造成明日的麻烦。世间上的任何东西,得到是偶然,最终消失是必然。当我们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执著越大,它给我们带来的烦恼越多,痛苦也越大。 93、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94、不要跟自己的影子过不去,应该从影子中看到阳光;也不要怨怪夜晚,没有夜晚你的人生里就缺少月亮和星辰。因为有山峰挡住了去路,你才会与攀登结缘;因为大海阻隔彼岸,你才有机会豪情扬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对你都有用处,就看你能不能用,会不会用。 95、在坎坷崎岖的道路上奋斗,固然也是有意义的人生,但是如果前程顺利的人生,更可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如果要前程顺利(少灾少难、逢凶化吉),就必须注意善因善缘(人际关系、广结善缘),勤修因果必获福报,前程顺利贵人相助,自然是最幸福温馨的。 96、牛活是伟大的智者,将我们需要的一切蕴藏在日常起居之中。生活是冷静的旁观者,将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尽收眼底。生活是公正的判官,每天用无形的巨笔勾出我们的真假善恶美丑。生活与我们一生相伴,是最忠实的伴侣和监督者,我们的一切包括思想和灵魂的轨迹均被生活实录。 97、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况近时薄解浅悟,而自救不了者乎?纵有悟处深,远见地高明,行解相应,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浊恶,化此刚强,此亦先圣之所未许。如以未完不同之舟,济多人于恶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明)天如惟则《净土或问》 98、【爱情微语】一辈子的爱人,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不是什么承诺与誓言。是当所有人都离弃你的时候,只有他在默默陪伴着你。所有人都在赞赏你的时候,只有他牵着你的手,嘴角上扬,仿佛骄傲的说,我早知道。要因爱人的不解风情而郁闷,因为时间会告诉你——越是平凡的陪伴,就越长久。 99、【心灵禅语】 坚忍的意志是赢得成功的必要品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产生退却的念头。我们常说,人在逆境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坚强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失去斗志。如果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战胜了自己,就能够顶住压力,最终成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