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诗歌 > 散文诗 >

散文诗

《九日奉寄严大夫》

散文诗2022-08-0299举报/反馈

  九日奉寄严医生 杜甫 九日应愁思,经时探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
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望白云间。 赵曰:严武归朝,以御史中丞进为医生。时严武还朝,尚在蜀悬空栈道中。宝应年间四月,代宗继位,召武入朝。按年,徐了解反,武阻兵,九月并未出巴。《通鉴》载:六月,以武为西川节度使,徐了解守重要拒武。误矣。当为此诗正之。
九日应愁思,经时探险艰①。不眠持汉节②,何路出巴山③。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④。遥知簇鞍马,回望白云间⑤。
(此梓州寄候严公也。上四,九日时事热点,代严写忧。下四,九日时景,谓严见忆。不眠句,承愁思。何路句,承险艰。小驿、重岩,即墨西哥的地方。回道则驻马,而骑从皆停,故云“簇鞍马。”《杜臆》:全篇不用说忆严,只写其客至公景,与恩己之情,恰好是深于忆者。)
①《陌上桑》:“不知道天路险艰。”②陶潜诗:“不眠知夕永。”江淹诗:“艰辛持汉节。”师古曰:节以毛为此,左右相重,取象圆竹,将命者持之认为信。③《地理志》:大巴山,在保宁府南江。客车之险,过度连云栈,下通汉中市。④张正见诗:“重岩标虎据。”沈佺期诗:“园花瑇瑁斑。”⑤停云思友,谓之“白云间。”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人,本武汉人,后徙河南省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杰出的现代主义作家,与诗仙李白统称“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诗仙李白又统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作“老吴”。
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危害十分广阔,被后世称之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作“史诗”。后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佳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辞官进川,尽管躲避了战争,日常生活比较稳定,但依然情系众生,胸襟国家大事。尽管杜甫是个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也是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佳作《饮中八仙歌》可以看出杜甫的壮怀激烈。
杜甫的观念关键是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观念,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宏伟理想。杜甫尽管健在时知名度并不赫赫有名,但之后声名显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文学都造成了长远的危害。杜甫一共有约1500首诗文被保存了出来,大多数集于《杜工部集》。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