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禅语婵心人生道路禅(精选132句)

励志名言2022-08-19144举报/反馈

1、凡事对机即是好。

2、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

3、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4、工作就是运动,工厂即是道场。

5、不先培养爱心和耐心,则佛道难成。

6、学佛要有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

7、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立起来。

8、如果影响不了别人,就做自己该做的事吧!

9、社会的进步不是用喊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10、何谓真理?理事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理。

11、在正义之声的呼唤下,愿意牺牲者有多少呢?

12、理与事之间需要的是人,理圆、事圆则人圆。

13、退让一步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即是修行。

14、正信的佛法,不说感应、不说神通,唯心是佛。

15、一切言行举止能精神统一,心念一致,就是禅定。

16、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17、再好的机会、福报,如不能把握因缘,就会稍纵即逝!

18、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时无刻不是修持参禅的好机缘。

19、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20、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21、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22、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迟;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

23、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都没有丝毫委屈感。

24、每天要感谢父母与众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负父母与众生。

25、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26、人生如舞台。定业来时,会演出令人料想不到的另一出戏。

27、常有人问:应如何修行?师言:注意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28、被人支配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支配人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29、事事皆有则会迷,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言无则执断。

30、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是学佛。

31、有愿放在心里,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32、另有问:何谓禅?师言:吃饭专心吃,做事专心做,心无旁骛即是禅。

33、尽人事、听天命,不要把难放在心里。人要克服难,不要被难克服了。

34、无信与迷信二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35、人生无常!社会需要你,就必须赶快付出;今天走得动,就赶快起步走。

36、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

37、利行——摄持身、口、意行善,利益众生,慈悲济世,即无上功德。

38、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教我们如何包容人、不与人计较。

39、一位师姊问:何时运才能通?师言:心开运就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40、变动的道非真道,只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故须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41、人应有卷起裤管下水的勇猛心。如果已经站在水中了,就不必担心流汗或下雨。

42、平时没事对别人很好?这不是功夫;当发生事情时还能对别人好,才是真功夫。

43、迷信不如无信,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众生的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44、世间言语、文字或名位,缤纷迷离,姿影绰约——因其多彩多变,故不真实。

45、一位会员,一坐定即说:请师父看因果。师言:我不会看因果,但我们要注意因果。

46、即使佛陀在世也有三不能:众生定业不能转,无缘众生不能度,不能度尽一切众生。

47、教法不必听太多。若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就是真法,就能启发真正的善根。

48、一位自称为佛门幼稚生的男众来请法:真有灵魂吗?师言:迷者为灵魂,觉者为觉识。

49、不要担心载重,只要把稳方向盘,任何车都能开。当别人到达的同时,自己也到达了。

50、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但有时却比有声更为深刻。

51、一个人面临绝境时,还能心存感恩很是难得。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52、事不能脱离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53、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则,不要牵强应酬;常去应酬,往往度不到对方,反而会被拖下水!

54、正信佛教的禅定叫三昧,意即正定,是靠日常生活中的磨练所成就,属修道的方法之一。

55、学佛若学得心在宁静中,意在微细分析中,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不是如来的形象。

56、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内而显于外。心在内没人看得见,唯有借行于外的整齐以显示内在的清净。

57、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个人做不尽。同样的,一个人也无法成就天下所有的功业。

58、学佛须先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了彻此理,才能来去自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迈向光明的境界。

59、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60、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参禅,要学活禅。能使平常生活中的举止动作无不是禅,才是真正的活禅。

61、法譬如水,能洗净众生被污染的心;法譬如药,药无贵贱,能应病即是良药。欢喜心即是一帖良药。

62、实实在在的道不是看来的,也不是听来的,而是要真正去做——确切去实践,才能表达出真道。

63、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所以,医院应该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64、对修道者而言,语言、文字皆如渡船。为达彼岸,自须善用此船;既达彼岸,即应舍船就道,勿再恋栈。

65、无形式则不足以显内容。然形式要取诸中道,(来源 )不可野亦不可乱,尤其不可轻忽形实如一的掌握。

66、一般人常误以为打坐才是禅,其实禅修打坐,目的是要修得心净、意诚、气静。禅、静、诚三者不能分离。

67、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68、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能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

69、习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须从人的习性中去体会、修为、契合,谓之神会,即是由精神体会而领悟出来的真理。

70、人笃信并依行算命之言,惟恐犯忌。师言:佛教谈精神超然,心正则气盛。在佛门中,日日月月都是吉祥时。

71、所谓念兹在兹,即是手在工作时,心思就在手上;双脚走路时,心念就在脚上;开口说话,精神就放在嘴上。

72、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在于色身,而在于气质。气质则由修养中培养而得。

73、举凡有事就有烦恼,若要做事,就必须先下决心——绝对不怕烦恼。若不怕烦恼,则任何困扰都可解决。

74、修行不是在最后一口气才往生西方,而是当下活生生的往生极乐世界——只要把凡夫心换成慈悲清净心。

75、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76、在日常生活中,凡事都要做好安全的准备,以防万一。不要轻视风小、不要轻言火弱,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7、学佛之前,生命像一张白纸,横写竖画,随心所欲。学佛之后,生命像在纸上学写字,要端正规矩才能给人看。

78、不要走叉路、抄捷径。因为所选择的小路可能是条死巷、走不通,终究还是得回到原路,反而平白多绕了许多路。

79、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以欢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神问卜。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作主。

80、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种入土中,并且给予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和空气,才能顺利成长。

81、某先生喜欢参禅。师言:参禅不是光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82、一件东西能充分使用时,就会突显它生命价值的存在;如不加以爱护惜用而任意毁坏丢弃,就如同扼杀了它的生命。

83、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虽然点燃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点燃的好。

84、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总以为天下唯我独尊,唯有我能力最强。人应该相信自己,但是不可执著。

85、为什么有人常去算命、问运气?师言:其实有一分正信、正念,自己就可以转运。慈济贫户个案中,有很多是算命的。

86、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一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87、人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旅途走的路就不会有差错。人的观念如果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也易于出错。

88、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本来就同在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

89、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会产生杂念和执著顾恋之心。人一旦时时刻刻回忆往事,便会痛苦、怨恨、嗔怒、不甘心……

90、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专用名词,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心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91、弟子问: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师言:若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92、有人请示: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会牵制环境。又问:可以改变吗?师言: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93、正信的宗教在于心正,心正则气盛,气盛方能自在。迷信就会疑心生暗鬼、问神卜卦,取信于签诗、筊杯,而无法真正深入教理。

94、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付出而无所求,将心力、劳力、财力、物力等皆欢喜施舍,则人生自然幸福安乐。

95、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颗精进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能做得成,无有二念才会有进步。

96、平常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人生就会在懈怠、睡眠中慢慢地堕落,良知良能也就这样睡了一辈子——如此的生命,只能做睡中人。

97、爱语——柔声悦色,令人闻之欣慰、见之敬爱。诚恳的爱语,可扫除一切人我烦恼,解开心结郁闷,化干戈为玉帛,转暴戾为祥和。

98、活生生的往生(注),当下即是净土。(注:死在宗教上来说,为新生命的再启发;是舍掉旧的、更换新的,走向更好的天地,故日往生。)

99、有些人以为,修行能修到眼见仙佛鬼神就是天眼通,其实这是错误的见解。师言:只要能看开世间事物,不去计较争执,就是真正的天眼通了。

100、有二位年轻比丘尼来精舍,问:法师啊!在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有否碰到困难的事?师父反问他们:什么nL{做困难?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困难。

101、同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身处苦难娑婆,应先自我净化、以身作则,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并鼓励众人一起力行菩萨道。

102、有些人,没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狱,一直为贪图欲念享受,造作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狱而贪图功德,这二者都是迷。

103、现代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104、信佛不是信一个偶像,而是信仰佛陀的人格,再反观自性,相信自己与佛陀有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发挥真如本性。

105、一滴烛泪落下来,立刻就会被一层凝结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做肤。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来,突然被肤。

106、有人问:为何要持戒?师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因犯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107、人生在世,一切物质只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方便利行。因此,对物要心存感恩、爱惜及知足。如此,生活在人间就会处处感到心安意足,时时觉得欢喜快乐。

108、常有人为事业不顺或身体不好,而怀疑家中的神位不对或有所冲犯。师言:佛门讲定业因果,只要心安处处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方位。

109、年轻的佛学院学生问师父如何修持?师言:每天都是我人生道上的一页,过眼的每个人、每句话,都是页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110、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迫,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111、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112、问:在人与人之间,您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师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还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113、或问:师父,修行和修养有什么不同?师言:修行就是修心养性。每个人的习气不同,佛性却是一样的,修行就是要好好保持这分善良的本性。所以,修行也就是修养。

114、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师言:想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

115、人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经落地了,后脚还不肯放开。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

116、人都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前;纵使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117、以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世界,非言语所能道断;尤其潜心向道者,真正的说法、传道,如果只靠语言、文字,道即断了!真道须心会意解、躬身实践,不能徒靠文字或语言来传达。

118、若众生需要,满山遍野的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如是,无经不深,无经不浅,无高无低,无大无小。众生的心若能吸收应用,即是微妙。

119、*坐深思的主要用意是:聚精凝神、养精蓄睿,反观内心自性,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亦即:止恶——诸恶莫作;持善——众吾奉行。*坐不离此意,即是真修行。

120、别人在想些什么,具有他心通的人真的都知道吗?师言:只要我们能抱着坦诚的心意,体谅他人,事事为他人设想,那么他人对我们就没有任何隐瞒。如此,我们怎会不了解他人的心思呢?

121、有人说:我心好就好,何必修行?师言:你的心好有谁知道呢?真正的心好,是要受过一番洗练,练得非常自动、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考虑,就能伸出援手帮助别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122、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123、有人学打坐之后,常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以为这就是天耳通。师言:真正的天耳通,是远离一切烦恼杂念和不清净的言语。不但不听是非,而且还能把是非转为佛法,当作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天耳通。

124、有人以为自己修持得很好,但是碰到一点小事就起烦恼心。师言:凡夫心容易起波澜,即是‘八风’(注)吹不动,微风吹动了。(注:人生八法如八种风,分别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125、人生无常。物理有成、住、坏、空;心理有生、住、异、灭;生理有生、老、病、死。这些道理我们若能透彻,就不会在人与人之间计较;不在人我是非中计较,自然能专心于道,不会在现实的人生中随意起心动念!

126、佛陀说:生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挡住死期,让自己永住人间。既然生命去来这么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127、有些人常问:算命有用吗?师言: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说的命运或运气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既然相信业力,自然就会有命理。但是,佛教有一句名言: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运所操纵,圣人却能操纵自己的命运。

128、很多人以为具有神足通的人,能日行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师言: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间的路条条皆走得通。只要我们秉持光明正大的心,抱持诚正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天下无难事,当然也就条条道路皆行得通。

129、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不能自主?为什么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师言: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安排,圣人能安排自己的命运。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愿力及智慧,坚毅地破除烦恼恶念;如此,业力一转,就能解脱自在。

130、人生好比爬坡。要找一个上好的目标,以短暂的人生朝这个目标迈进,中途不能懈怠。因为上坡时一旦松懈,就会倒退;也不能把目标设在峰顶上,因为一山比一山高。要选择最佳、最适当的峰顶勇往直前,日积月累,最后功德成就才会大。

131、无漏通又是什么?师言:学佛不要妄求神通,最重要是能断尽烦恼。接受佛法后能身体力行、发挥菩萨的精神,这种‘无漏通’才是学佛者所应求。假如能修到无漏通,心自然能通达无碍;心通则万事皆通,如此,又何必盲目地追求神通?

132、某居士问:一般民众所信仰的法术神通与佛教有关吗?又一般对深入信仰者谓之迷,是吗?师言:法术不是佛教的产物。至于‘迷’字,端看人们如何信仰?一般社会人士因心念惶恐,对事物无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签诗筊杯,并没有真正深入教理。佛教是改革人生的科学,而非只是拜拜的宗教。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