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百科 > 生活百科 >

生活百科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生活百科2021-02-02141举报/反馈

一、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1.足跟骨刺

跟骨退行性改变导致的骨质增生,即“骨刺”,也是导致足跟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骨刺”长期存在,且长“骨刺”的跟骨长期负重或负重过大,引起局部充血和发生无菌性炎症时,刺激病变部神经,足跟才会痛。

2.跖筋膜炎

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往往发生在长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长期、慢性、轻微外伤积累引起的病变,表现为筋膜纤维的断裂及其修复过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愈。垫高足跟,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缓解跖筋膜的张力,都可使症状减轻。

3.跟垫痛

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

4.跟骨后滑囊炎

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5.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
m.taiks.com

6.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

7.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变造成的应力性骨膜损伤或化脓性细菌侵袭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损伤。

8.足弓结构发育异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内翻足等发育异常。

二.脚后跟疼怎么办


1.手术治疗

病程长久时多成为顽固性跟痛症,痛苦难忍,跟骨内压居高不下,常需手术治疗,可行跟骨钻孔减压术,疗效良好。

2.药物治疗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跟后滑囊炎常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摩擦损伤引起,表现囊内积液,肿胀压痛。避免摩擦及囊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有效。

3.理疗

如果脚后跟疼,按摩、热水泡均无效,拍片也没什么毛病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跟痛症。。该病诱因多为长途跋涉、长久站立、肥胖、受伤、冷水浸泡、遭受湿冷等因素。发病机理归因于骨内静脉淤滞、血循不畅、跟骨骨内压增高。治疗此病应针对其病因病理,方法:

①醋热水泡足:1/3盆热水加入1/3碗食醋,将患足先熏后泡,其后水温变低即加入热水,持续泡足30分钟以上,每晚睡觉前一次;

②用一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

③休息时抬高患肢;

④药物:复方丹参片,1次3片,1日3次,口服。也可应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威利坦或迈之灵,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药3—5天;

⑥自我按摩:将足跟疼处在硬物上摩压;

⑦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冷湿;肥胖者减肥。以上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一般需用2—3个疗程。

⑧疼痛重者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注意不要从足跟底部进针,应从足的侧旁进针。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