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佛教劝世句(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8-2391举报/反馈

1、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2、【佛心禅语】 有些人总是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 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

3、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智慧的禅语,包含着人生全部的真谛。不是拥有幸福的人才幸福,只是能够感受幸。

4、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逆境,才能放得下,且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5、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收获

6、当下,于这薄凉的世界里,定要做一个矜柔且深情的女人,踏着斑驳,簪着诗意,恋上一巷梨花雨凉,悟出一片云水禅心。

7、【佛心禅语】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大珠禅师语录》

8、毗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奢摩他支,尸罗圆满之所摄受,又依善友之所摄受。(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二十

9、水所流经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满,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满足,然后致远。

10、【佛心禅语】 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花出现也。(彭二林)

11、【佛心禅语】 清净:水的本质是清净,人的本质也是清净的。水犹如我们的清净心,烦恼污垢的沙石本来就未曾污染过水的本身。

12、世间与出世间并不是两回事。一切从对立的心态出发,就是生死,就是世间;若能心包太虚,烦恼即刻成菩提,世间也就是出世间。

13、失去此刻,等于失去未来,低头,满地阳光,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明-憨山德清

14、既有弥陀,何必自苦自恼?弥陀都接受我们了,我们何苦自己不接受自己呢?弥陀都说“你这样念佛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还说不可以呢?

15、善良到底是什么?在狡诈者的眼中,善良是一种幼稚,善良是一种愚笨,善良是一种毫无回报的付出,善良是被讽刺、被挖苦、被讥笑的落荒者。

16、【清雅基地】佛家禅语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17、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18、无论是贫贱、荣辱、得势失势,到头来终究都是一场空。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你的心就会变得平和、开阔,佛心也会由此而生。

19、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为己施一切,得报如芥子。救一厄难人,胜余一切施,众星虽有光,不如一月明。(古印度)提婆《大丈夫论》卷上,施胜品

20、【佛心禅语】 不计较外界的得失、是非,因而内心能静定,不生苦恼,因而能调转目光,反观自我,从而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21、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随形好,……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65经

22、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是菩萨行。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23、你微笑,我微笑,大家心情好。你客气,我客气,大家都和气。你说好,我说好,气氛就会好。你让步,我让步,条条是大路。(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4、【佛心禅语】 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错误 在遭遇失败后,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 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那么你最终就是那些成功者。

25、【佛语禅话】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26、年轻人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他们都过早地凋谢了,世界还有未来吗?社会需要为年轻人减压。为了一场“拜金”者的游戏,什么都让为生存奋斗的年轻人去背负,这不公平。

27、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

28、非空非海中,非隐山石间,莫能于此处,避免宿恶殃。《法句经》卷上,恶行品一切众生所作业,纵经百劫亦不亡。因缘和合于一时,果报随应自当受。《光明童子因缘经》

29、人生一世光阴极为有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平平常常、欢欢喜喜过一辈子,即使对方有什么对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相互关爱给予谅解,这样,人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

30、做人不能太精明,做人不可真糊涂。让精明人糊涂一点,让糊涂人多一点精明,这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和谐。所谓智者,就是有办法将精明人说糊涂,将糊涂人说明白的那种人。

31、父母生我、养我、育我,若能真正利用这个身体来爱一切众生、救一切众生,发挥服务社会人生的功能,则在现世中更能使我们的父母得到一分心灵上的安慰以及无限的快乐。

32、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有违大势者不为,顺势者必为;有损道德者不为,益德者必为;害人害己者不为,利人利己者必为。为或不为,当细察之、慎思之。

33、快开的水都是沸腾的,平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潭死水,不知进取,所以一般人不能随缘,那是随心所欲而不自觉罢了。挣扎往上游,舒服必下流,凡夫随大流,仙佛逆水游。

34、拥有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不论是感情,还是美好的事物,保持距离去欣赏,也许更能够看得周全、看得清楚。远远地欣赏,是一种知足,是一种远见,更是一种温暖平和的慈悲心。

35、【佛理】佛也演戏,凡夫也演戏,但是佛不执着、不糊涂,佛知道自己正在演戏,所以没有烦恼与痛苦。凡夫就迷在这里,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正在演戏,都当真了,于是就烦恼、痛苦。

36、在衣食上——少食为汤药、朴素为清高。佛教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信徒一定要苦行修持,当吃,要吃得饱;当穿,要穿得暖。只是除了生活必需之外,在饮食服饰上,不应过分奢侈浪费。

37、【佛心禅语】 人生宛若大梦一场,也象是在道路中摸索,如果迷失自己,做的是迷 梦,走的是迷途,只知追逐短暂的幸福,当然无法发现自己掌中的明珠。 所以,做人必须要认识自己。

38、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69经

39、众生在修行之时要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事,不以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如此,就能够在世事面前如流水一样,可方可圆、顺其自然,过幸福的人生。

40、【佛心禅语】 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详,因为只有安详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耕云先生

41、【佛心禅语】 世上唯一能给我们带来长久快乐的事,就是内在的修行,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无论高官厚禄,还是家财万贯,都无法保持永恒长久的快乐。这就是我们追求精神解脱的充分理由。

42、【一日一禅】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43、【人性规律】当智商高于情商,凡事将斤斤计较;当感性高于理性,情绪将仿佛不定;当欲望充斥内心,心态将难以归零;当主观轻视客观,事实将难成依据;当理念信念缺失,人生将随波逐流。

44、佛告阿难:此观佛三昧,是一切众生犯罪者药,破戒者护,失道者导,盲冥者眼,愚痴者慧,黑暗者灯,烦恼贼中是勇健将,诸佛世尊之所游戏、首楞严等诸大三昧始出生处。《观佛三昧海经》卷九

45、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因为慈悲的力量没有边界。如果我们的动机是慈悲,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他人的利益。在对抗最强大的敌人(烦恼和困惑)的战争中,再没有比慈悲更好的盟友了。

46、【佛心禅语】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背后骂我的人 怕我;当面夸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管住自己的舌头。

47、【佛心禅语】 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绪,就像变幻的天气。当你觉得悲观失望的 时候,你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处在一片阴霾之中;但如果你选择一种乐观的 生活态度,你的生命中就会一直充满阳光。

48、【如来心语】时间仿佛一段段纤细的丝线,缠绕在灰暗的心弦,那一指温柔,是忧伤的美丽。象是坐上了一班没有窗户的列车,在风雨间盲目地飞驰,旅途间的美景一瞬一瞬地消匿,又一瞬一瞬地浮现。

49、他又看到有人在练习用两只手指把一个小沙包,从一边拿到另一边,练习的人好像使尽九牛二虎之力,直到汗流浃背,手指还是不听使唤。于是他也感恩自己两只健康的手,“双手万能”可以做很多事。

50、缘起·空·无我·中道缘起法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9经

51、【佛心禅语】 问:“在路上遇见出家僧宝,不知可在路上顶礼或如何?”答:“居士见僧宝,自应顶礼。但在通衢马路,方便合掌问讯可矣。缘路上车马往来,若匍匐顶礼,则碍交通也。”——李炳南居士

52、【佛心禅语】 问:“闻一切舛动咸宁皆有佛性,譬我人身中虫类,若皆有佛性,岂非一身全佛?不解请指教!”答:“只可云一身全是佛子,因尚欠修,现不是佛,如金在矿,须待冶提。”——李炳南居士

53、“善少”或“善多”,以自我为中心或以他人为中心,并不是天生如此,也不是命中注定必然如此,只要认识到“善少则愁,善多则喜”的真谛,改变视角,将注意力从自己转向他人,心境也必然随之而变。

54、【佛心禅语】 爱要有所克制,毁灭他人、毁灭自己、毁灭生命的爱,并不是通往幸福的爱,而是充满痛苦的爱。在自己感觉幸福的时刻,就要认真享受它,这样才能在情爱适度的状态下平静生活,不起烦恼。

55、【佛心禅语】 舍利弗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赞为“智慧第一”。麝因香 重身先死,蚕为多丝命早亡,人为多能必受苦。嘴巴是别人的,可生活却 是自己的,我们为什么要当别人嘴巴的“奴隶”呢?

56、多数人正在从事自己既不热爱也不打算认真干好的事,但仍然凭着忍耐力、责任感和天生的勤劳坚持着,这很可敬,也很可悲。值得热爱的工作很多,总可找到一样;找不到的原因,只是没有理解工作的意义。

57、有一句话说得好:观念决定行为。人的意念活动虽然隐晦难明,别人看不见,却是行为的指南针,身业、口业的造作,无不与意业有关。所以,应该好好守护自己的意念,多往好处想,别让邪思妄念爬上心头。

58、【佛心禅语】 面对当下名利之风渐盛的现实生活,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能够 做到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为赘物,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 实,才是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中。

59、佛说:各位住家时,应该祝福众生:知道家本空性,免于受其拖累;你们孝事父母时,应该祝福众生:虔心向佛,护养一切众生;你们与妻子欢聚时,应该祝福众生:平等对待怨家、亲人,永远脱离贪欲、偏执。

60、【佛心禅语】 若能一切随它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随缘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的承受,也绝非放弃人生 应有的追求。随缘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种标志,是 成功者的一种素养。

61、先于教典留心,讨明理性,随起观行,名为干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发心,名人正位,即与顿悟同一智德。须知顿悟,本多生熏习,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种子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三

62、所谓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佛语有言,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简单地说就是,在顿悟的这刻,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人的思维等于进入了无物,无他,无我,一切皆无的浑噩状态,即如同空明一般。

63、【佛心禅语】 只会创造的人或只会享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正常的生活。既懂创造、又懂享受,自食其力,不损人利己,也不损己利人。这样的人虽然平淡,却拥有平淡中的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64、不少人受到伤害,悲苦不已,逢人便诉,泪涕涟涟,以博人之同情。或许起初,人们会为你抱不平,是时日一久,不平已变为不屑,而你却不查,依然喋喋不休,抱怨不已。这时在人们眼中,觉得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65、微笑会给人以无限的信心与喜悦,会让我们很久很久,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个人也许不能拥有世俗的名利,但只要拥有这份快乐,我们那充满法喜禅悦的微笑也能够点燃别人心灵的明灯,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

66、禅是抵达心净的必经之路,征途漫漫,虽有风雨却仍有彩虹在云端绽放的美丽,虽有激流却仍有水花在阳光下飞溅的绚烂;虽有歧路,亦有坦途;虽有悲伤,亦有欢乐。悟道,得禅,心净则处处都有佛祖菩萨的无量功德。

67、【佛心禅语】 痛苦和忍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剂品,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一个 人如果不畏苦难,一定能走出困境,赢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正是凭借着 “永不失望,更不绝望,还有希望”的生存意志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68、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苦身积聚添烦恼怎样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佛日:生时不赍一文而来,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积聚为之忧恼,于已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恃无得可怙,致使命终堕诸恶道。一《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二》

69、【佛心禅语】 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必须先排除以前产生的种种杂念、妄想和偏见。智慧点请侍者不开悟,所以辜负了国师。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实力,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故步自封,是不是也辜负了我们自己呢?

70、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是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一笑是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一笑是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一笑是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一笑是大气,被轻蔑的时候能平静一笑是自信,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是洒脱。

71、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之前,你无法真正的快乐、喜悦、幸福,你也无法把快乐、喜悦和幸福给予别人。还好,每一棵小草,都那么自信,我们才可以看到那一片草原。还好,每一朵花,都骄傲地绽放,我们才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

72、【佛心禅语】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并无好坏之分,好或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却正是人生的无限风光。

73、远远地欣赏是一种宽厚和善良,远远的欣赏是一种高雅人格的韵味,远远的欣赏是一种修养和风度,远远的欣赏更是一种人生的意境,不会贪婪的想把一切美丽占为已有,能用宽厚的心对待美丽的得失。远远的欣赏,你的美丽一定有人懂。

74、【佛心禅语】 佛说好的心态能生出善良的种子,能以慈悲的心态对待别人,能从容 地对待生活,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幸福、快乐、健康。而心中缺少 了从容和淡定,不仅会误会和伤害别人,也许还会损坏身体,毁了自己, 种下祸事的种子。

75、【佛心禅语】 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就会被捧在掌心。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也应有此心境,不要一心攀摘得不到的东西,而要以智慧心发觉生活的千般美丽。

76、【佛心禅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诗人卢梅坡借梅雪之争,告诫众生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自然之理,不必过于执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才得洒脱。

77、【佛语禅心】 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让情欲阻碍了自己的思维。“贪官的身后有一个更贪的女人”,一些官员的沦落始于妻子的贪欲,而多“情”的官员身后往往不止存在着一个女人,此“情”之“幽”怎能不影响思维的判断力和行为的理智?

78、【佛心禅语】 清远禅师却分明在说,天亮时见到老茄,老茄是存在的;而夜间那百余条索命的蛤蟆也曾经有过,不能否认。其实,离开情念,说是茄子就是茄子,说是蛤蟆就是蛤蟆。又有多大区别。过多地纠缠于没有实际意义的事物上,是大可不必的。

79、【佛学大师经典语录】将一份善意珍藏于心,为身边的人送上祝福怎样让内心充满阳光?佛日: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妻子**,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大方广佛华严经》

80、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郁滞,气血也就通畅了。

81、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所以大多数男人爱温柔贤淑的女人,需要女人的阴柔来与自身的阳性场态相生相合。男人一般不会爱上比自己强势的女人,所以一个强势的男人越有本事,他处的地势越高,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因为这世间处于弱势的女人毕竟占多数。

82、社会上一般人总以为:“多”才是幸福,因此,汲汲于名利富贵的追逐,以为不如此,人生就没有意义。我们若能将名利心减一分,道念必可增一分,把感情损一分,智慧必能长一分。若要从名缰利锁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从平淡处着眼,也就是以平常心来生活。

83、修行的过程要经历干锤百炼,虽有疾风骤雨、山重水复,也总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成功地经历了一次风雨的洗礼,总会有-一种突出重围、冲破眼前迷雾的瞬间透澈之感,眼前顿时呈现明媚春色,草长叶动,鸟啼花笑,无限生机,无限娇俏都尽现心头眼底。

84、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嗔心未断。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与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大智慧。一日禅:保持淡定嗔心不起。

85、【一心一禅】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86、用对方法,再难办的事、再难缠的人也可从容应对如何对待难缠的人?佛日:以布施摄贫穷,以敬戒摄无礼,以忍辱摄强暴,以精进摄懈怠,以一心摄乱意,以智慧摄恶智,以悔过度八难,以大乘乐遍行,以种德本济无德者,以合聚度人民。是为十德。一《佛说维摩诘经》

87、把争辩看成多让一点步或少让一点步的问题。无论争利益还是争面子,一方大获全胜、一方一败涂地总是不好的,发生争辩时,不必将它看成一个谁胜利、谁失败的问题,不妨看成一个谁多让一点步、谁少让一点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营造出双赢的结果,而不是两败俱伤。

88、即使我们拥有了三干大干世界的一切财产,或者是我们面前天天降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珍宝雨,凡夫的欲望仍然无法满足:如《因缘品》中所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如果随着贪欲放任自流的话,不但生死疲劳,还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在轮回的苦海中无有出期。059

89、【佛心佛语】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90、这世上,许多看上去长不出希望的荒地,只要用心开垦,播种,都会有收获。别沉浸在世俗的眼光中,别让狭隘的思维限制了自己的方向。——湛弘法师找回内心的纯粹和充盈,无心而求的快乐之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唐·寒山

91、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有些人虽然想做好事,却想等到有钱或有机会才去做,应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能成就无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为,更莫贪积财物而不舍。

92、【佛心禅语】 提到财富,人们通常想到的是钱财,然而我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赚钱和花钱的人是谁?没错,是我们自身。而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生命还在。所以,生命是远重于钱财的珍贵财富。一切金钱、名誉、贪婪、享乐,都是生命的附庸,都是因为生命存在,所以才被人需要。

93、在工作上——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百丈禅师的铭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现了佛教徒对工作的热忱与奉献的精神,他的勤劳给予后人良好的榜样;六祖惠能在五祖处参学时,更是躬操脊椎,苦作供众;佛经中更一再召示:“工作是道德,服务是幸福;懒惰是罪恶,空闲是堕落。”

94、急,会让心焦躁;缓,会让心懈怠,于修行无益。然而,欲要离开急与 缓之两端而觅一个适中的状态,却非佛法之中道。因缘所生法,佛说即 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急的当下,能够了知触发急的因缘, 急不但不会障碍修行,反成了开悟的契机。欲闻中道之曲调,就在缘起 之空性中。

95、“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祥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又如天上的白云,让你飘流四方任运逍遥。

96、【一句禅语一种人生】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尽所有智;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是佛教的唯一真理。尽所有智,是真理的广的角度而言,犹如辽阔的海面;如所有智,是真理的深的角度而说,仿佛深广的海底。虽然深广的不同,但究竟是一体。

97、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虽有所不同,但论及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认为佛法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只要你用心,你也能领悟佛的真谛。

98、【佛心禅语】 调和:万物因水的存在而汇聚融合。譬如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粉是三种不同的事物,因为水的调和而融合为水泥。由于水的存在,它们三种才有可能按比例调和而成。同样的道理,由于爱心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才有可能和谐相处、充满和平。

99、喜欢或者讨厌往往都没有理由,人心这东西有时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人、有些事,可以瞬间让你愉悦安然,不由你不喜欢;有些事有些人,可以顿时叫你不安狂躁,不由你不讨厌。何以如此?你能说得清理由吗?正因为说不清,才迷恋、才回味、才不能自拔。世上的人事本来平常,一颗心竟令其千回百转。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