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名言 >

励志名言

佛曰过哪些经典语句(精选99句)

励志名言2022-09-01141举报/反馈

1、古人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2、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鸟过白云,鱼跃水面”般---空中无迹,水面无痕;不为消逝事物而烦恼,心境安然而自在。

3、【佛心禅语】 青郁郁,碧湛湛,百草头上泄天机;花簇簇,锦簇簇,闹市堆边露真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4、人既然生在世间,就不能离开众缘,修行也不能离群隐世。真正的解脱是在众缘中付出而得,也是在众缘的烦恼中解脱。

5、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6、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限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7、【佛心禅语】 直截根源,不存知解。当阳露出,不费纤毫。若也眨起眉毛,早成蹉过;才落拟议,便隔千山。——《鼓山语录》

8、灭苦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观念,建立正见,如建立因果观、因缘观、慈悲心;二是通过修行,包括打坐、诵经、拜佛等。

9、佛家禅语:布袋与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10、在生活中时时学习,在工作上处处修行;随缘随分广修功德,把握分秒为人群付出,心无执着,才能自在地修学六度万行,而无所障碍。

11、【佛心禅语】 一个有思想和远见的人,只有依靠自己,独闯大业,才能培养做事能 力。敢于放胆一搏,就不愁夹缝里挤不出一条生路来。

12、一个人的言谈,是人格的表现,关系人一生的信誉。要立足社会,首先要能取信于人;若能笃信、诚实、慎守口业,则能树立自己的品格。

13、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超越,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仅一个“祈愿”,我也好像经历了春夏秋冬,单单一个愿心,我也花费了六十年

14、【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获得成功的因素一分来自于老师的教导,一分来自于朋友的帮助,一分来自于自己的思考,一分是由于时机的成熟。

15、始学工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 83经

16、菩萨善能守护安住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而是菩萨所有烦恼渐渐当尽,不应一生便尽结使。《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17、人一生的罪与福是自作的,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或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乐果报;因此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

18、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深具信心的人不会被别人错误的批评、无理的挑衅所扰乱、所伤害,让你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往往是自己内心的疑虑。

19、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20、【佛心禅语】 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真,权在涅槃之处。——《楞伽师资记》原序

21、【佛心禅语】 改过宜勇,迁善宜速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功可造。我们修行,就是要去习气毛病,去 肮脏的思想,现出本有的光明,本来之智慧。

22、【佛心禅语】 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 智力、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那么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23、【佛心禅语】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一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24、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只要心中常怀善念,处处皆有爱的光辉闪现。有时候,一个发自真诚与爱的小小举动,就会铸就博爱的人生舞台。

25、无风的空旷,静静地飘下零星的雪花,一片白茫茫的空旷,悄然的净白,你还需要什么呢,这种禅境的心思先觉来得这样随意而安好,一种满足的感觉落上心梢。

26、【经典佛语】 多因一果是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现象。这个道理也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7、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28、【佛心禅语】 你就是一颗明珠 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 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了,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

29、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30、【佛语心经】 事业有成很重要,也是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不是完全成功的人,但决不可以是不去努力奋斗、不愿付出艰辛劳动的人。

31、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两舌,调伏悭吝心,常修真实语。彼三十三天,见行七法者,咸各作是言:当来生此天。《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5经

32、云何恶知识,现善友相者?内心实耻厌,口说我同心,造事不乐同,故知非善友。口说恩爱语,心不实相应,所作而不同,慧者应觉知。《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78经

33、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

34、譬如火烧木,须臾作灰烬,智火焚业薪,当知亦如是。又如灯破暗,一念尽无余,诸业之暗冥,多劫所积聚,牟尼智灯照,刹那悉除灭。《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35、所以,我们应当要“未生善令速生”——让善念尽快地长养。人生无常,再不赶紧结善缘、生善念,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因此我们要自我鼓励,并鼓励他人培养慈悲爱念。

36、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师言:“想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

37、缘起缘灭,得到或失去,好或不好,都是生命的常态,然而这一切终将过去。所以,在顺境中,不可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不要自暴自弃,以心灵的常态对待人生就可以了。

38、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39、【佛心禅语】 一切无收摄,触处圆成;应用绝参差,莫穷形相。向千圣顶门上,有时露出祖佛莫穷的机关;于一毫端中,有时演出主宾互换的文彩。——《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40、【佛心禅语】 世界上万物的存在、产生都有一定条件,既然是这样,所以不是自我存在的。因为不是自我的存在,所以是“无我”。那种绝对的“我”的性质也就不可得知了。

41、【佛心禅语】 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4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获。什么是最大的收获 呢?要能满足,你不满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狱;假如你满足,地狱也如 天堂,所以满足是最大的收获。

43、【佛心禅语】 现实生活中天堂和地狱并不存在,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但是天堂般的生活我们曾憧憬过;地狱般的感受我们曾经历过。我们为什么没有用心去体会它们的存在呢?

44、【佛心禅语】 有些人,没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狱,一直为贪图欲念享受,做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狱而贪图功德,这丽者都是“迷”。——证严法师

45、过度的欲望会导向贪婪——一种极度扩张的欲望,根植于不切实际的期盼。想要矫正贪婪,只能从内在的满足开始。保持少欲知足的人不但没有痛苦、无有疲劳,还会获得身心自在。056

46、【佛心禅语】 世人每天都在忙碌、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下一个烦恼又来,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永不停息。

47、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最大的可能是做个民间学者或业余作家、网络写手。作为民间学者,他没有资格上((百家讲堂));作为业余作家和网络写手,他还得靠各种炒作才能吸引眼球。

48、生活也是如此,人生路上,留一点遗憾在生活中,也许比完美更觉得美。佛语,天地本不全,人间便不可能完整,也算是对不完美的缺憾,一种自我安慰吧。佛且这么说,何况我们人呢。

49、那个在风中奔跑的少年,那段在湖畔啸傲的青春,当一切都成为过往,瓦尔登湖依旧在看不见的远方荡漾。瓦尔登那份尘世的孤独,那份心灵的热闹,多好!可惜,世上已没有瓦尔登湖。

50、【佛心禅语】 人们的一切善恶言行,都是由心生起。心既然能导致一个人的一切行 为,那么,“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要想防止做恶业,就必须“当好制 心”,应当好好地制伏我们的心。

51、【佛心禅语】 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法,也有愉悦,平淡的愉悦。平淡 中有妙不可言的滋味。也许你甘于平淡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能够平平安安 地度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

52、心不迷不坠生死,业不系不受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果。……爱憎之情作,则死生之迹动转迁流。心心不住,念念相续,……岂待百年气泯然后为生死者哉?《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53、主管应该爱护部属,要能倾听属下的意见,尤其要健全自己。如:包容的心胸、承担的勇气、决断的智慧、主动的精神、不看轻后学、不专权执著、不疑心猜忌、不争功诿过,凡事与属下共荣共享。

54、人需要改变的,往往不是环境,而是自己的内心。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生命是由一连串的因缘组成的,我们要体验更深刻的生命,发现内在的灵性,就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

55、生活的禅法就在这日常的生活,用一种宽阔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一切,事忙心不忙,人忙心却闲,去化解那些烦恼的重量,不要让那些烦恼在生活里惹事生非,把握好内心的心平气与,不分别,不悲情。

56、远远地欣赏,美丽的风景才会被人读懂。欣赏风景,需要一种心情,才能远看是景,近看是情;欣赏风景,需要一份稚雅,才能风雨有情,四季有景;欣赏风景,需要一份风度,才能乱象成章,错杂成意。

57、【疯话之人生语录】占课相面的,令人靠天求福。水先生,令人靠地求福。仿佛想天上掉馅饼,想地下出金窖,全是徒劳妄想的。好的求福之法,是靠良心。要良心不坏,纵或享不到大福,也必受不着大罪。

58、【经典禅语悟道】 为了一个如花般的梦想辗转反侧、四处奔波时,请给自己一个微笑,当梦想还是梦想,依然如镜花水月般美丽诱人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时,如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世界就一下子明亮起采。

59、即使我们抱着“完全听命善知识”的心,也会由于我们的劣根性而经常违逆善知识;何况有“善知识也不过如此…‘善知识也不总是正确”“善知识也应该多听听我的意见”等等想法,那离善知识真是太远了。

60、懂得慈悲,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何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不宽恕别人,其实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61、江南的初夏,山更翠了些,水更碧了些。一些花在结果,一些花在盛开。还有一些花化作蜂蝶,以另一种方式装点大地。江南的初夏,心思变得热烈,目光变得游离,一场无人发起也无人组织的人间party开始上演。

62、【佛心禅语】 我们能不能拥有一颗慈悲的心,脸上能不能经常带有一丝笑容,口中能不能经常说一些温柔的话语,关键是每天要做心的训练,在心中建立起正知正见,要用正面、乐观的心态来培养自己的清静之心。

63、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学佛法行者,固然需 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 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

64、最难的修行,不是在深山独处,与人世隔绝;不是在禅坐中,掉入某个境界。最难的修行,是在关系里。想在关系里与谐相处,就必须打开自己的心,才能同时看见别人的心;满足自己的心,才能同时满足别人的心。

65、【佛语禅话】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在内心中未生起菩提心和证悟空性之前,应唯一观修死亡无常。尊说:“若多修无常,已供养诸佛;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安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授记;若多修无常,得诸佛加持。

66、【佛心禅语】 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势,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便能有所成就。

67、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信任,这样的世界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所有的人都不敢轻易迈出脚步,因为不知道前面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人世间如果没有了爱,这样的人世仿佛宇宙中流浪的孤星,永远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

68、夫物应尽,欲使不尽者,此不可得;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复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复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69、我们今天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它们都是地球的表情,它在震怒时也会像人一样战栗、哭泣、流泪,内心也会千疮百孔。当我们的河流阻断,湖泊干涸时,也正是地球的血脉遭受严重破坏之时。

70、古人说:“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无法改变了,却能成为一个“警报器”,提醒自己不要两次绊倒在同一块石头上;变成一个“指路牌”,帮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之旅中,在善恶的十字路口,进行明智的选择。

71、学问不如人,能力不如人,钱财、地位、健康、长相……一切不如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假的,假的东西不如人,并无损失,反而正好可以念佛。凡夫稍有所长,便引以自恃,执假为真,若由此失去念佛,则所失太大。

72、【佛心禅语】 人一旦贪欲过分,就会方寸皆乱;谋虑一乱,欲望就更加多了。贪欲 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导致将 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临头了。所以贪欲不忍,什么事情都会办不好。

73、【最有禅意的句子】愿每个人都懂得爱的真谛:爱是奉献而非占有,爱是随缘而非强求,爱是坦诚而非谎言,爱是清净而非功利,爱是包容而非狭隘,爱是温暖而非冷漠,爱是智慧而非愚昧。请敞开你的心扉,将真爱的能量释放!

74、尽成就一切众生,尽庄严一切世界,尽供养一切诸佛,尽通达无障碍法,尽修行遍法界行,身恒住尽未来劫,智尽知一切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尽示现一切国土,尽证得如来智慧,是则能净愿波罗蜜。《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75、一半,善人一半、恶人一半……我们不能只要这一半有利于我的天地,拒绝那一半障碍我的世界。“冤仇宜解不宜结”,唯有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肠,包容对方、消弭怨怼,才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美满的人生,获得

76、【佛心禅语】 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感官的刺激只能存在片刻,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电影或一场音乐会,曲终人散,一切终有结束。

77、佛陀的弟子跋谛曾说:“当初我身为国王时,居住在王城宫殿,重重围绕,卫兵层层保护,身心实在不得自由。自从我出家后,日中一食,逍遥自在。夜晚睡在树下,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毫无牵挂、自由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78、【佛心禅语】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并无好坏之分,好或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却正是人生的无限风光。

79、【佛心禅语】 饱经人世风霜的人,任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反复变化,都懒得再睁开眼睛去过问其中的是非;看透人情世故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毁谤赞誉都无动于衷。白隐禅师也许不是这两种人,他对毁誉褒贬一任世情的心胸是何等旷达。

80、【梵心禅语】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人生是一场博弈,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远,生命有止,精神无止;挤不进的世界,不要去硬挤,难为了别人,也是作贱了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不要去硬做,换种思路,也许是会事半功倍。

81、环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一个人,而且是根本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尽量创造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小环境,如小的家居佛堂。我们心里有了山门、围墙、大殿、本尊,也才必然会外在地显现出来——外境乃内心的显现。

82、【生命在呼吸间】佛陀说:「生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法挡住死期,让自己永住人间。然生命去来这么无常,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83、慈悲与智慧像飞鸟的一双翅膀,失去任何一方,都无法保持平衡的姿态,更不要奢望能够展翅高飞触及极乐世界。圣严法师说:慈悲的行为要以智慧来判断,否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而智慧的运用则要以慈悲为背景,否则会流于空谈,沦为纸上谈兵。

84、【佛心禅语】 有些人永远盲目崇拜他人,贬低自己,而结果,长了他人的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说不定,自己的某些长处也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我们要摆正心态,增强自信心,让实践证明:自己才是最好的!

85、【佛心禅语】 如果以达观的心态面对死亡,就不会看到令人恐惧的无常鬼。看见无常鬼的人,是因为他仍未觉悟,心中装着无常鬼。明白了生死的真谛,就能以一种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死。若能由生到死都无忧无惧,无牵无虑,这样的人生将是何等潇洒啊!

86、【天天禅语】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是因为我们看到众生的行为有过失。虽然这个烦恼是因由众生而缘起,但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心仍有烦恼的缘故。佛陀的心续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他视一切众生没有过失,正因为我们自心有种种染垢,所以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

87、【佛心禅语】 许多人都有这种愿望:有生之年,顺顺利利地度过每一天。可现实却 是残酷无情的,它常会猝不及防地给我们一击,把我们伤得好深、好痛, 让我们一时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环境,学会 随遇而安,化解一切不幸和痛苦。

88、如果有人总是拿你所做的一切作为钳制你的理由,不管对方出于什么目的,你都应该对其敬而远之。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别指望总是有人替你的行为埋单。当你责怪、埋怨,甚至仇视别人的时候,是否扪心自问:我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造成二度伤害。

89、一个平时作恶多端,或者心存不善的人,总是在言行举止中积累太多的阴气。而身上的阴气太多就会形成强大的气场,而招来小人或不吉的事。而日常生活中,那些平时运势好,出门总有贵人相助的人本身就很有实力和福报,有些是前世修的福,有些则是后世培植的福缘。

90、【佛心禅语】 佛语云:“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 及。”明代高僧憨山老人开示说:“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 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 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

91、【佛心禅语】 人在世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除非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既然活在 人世间就定会与人发生往来,就会产生处世哲理。佛教导人与人相处之道 及拔除世间纷争的方法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如果你 看不起别人,或别人不尊重你,彼此就不能和谐相处。

92、【佛心禅语】 有些人成功了也不会忘记过去的磨难,更不会忘记生命中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因为他们明白这世上没有永久的成功,人生命中源源不断的营养永远来自根基,而根基在最低处。到达高处,须从低处起步,人若是懂得生命的高下之道,便会在人生路上进退有度,以达到平衡。

93、左边板牙坏了,不得不于前些日子拔掉。今天中午因为吃饭过速,又将右边坏了一半的板牙硌痛,晚上进食近于囫囵吞枣。由此想到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由于节奏太快,注意力被速度分散,多少人,多少事因此被咯。速度为王,硌痛事小,硌死事大,譬如温州动车追尾之类,实在令人扼腕。

94、【生活感悟】《六祖坛经》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一首诗偈说的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维,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胸。活自然就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5、跳动的音符,划破了指尖上的宿命,在布满伤痕的琴弦上,奏响了那些梦里梦外的尘埃,诠释了阡陌红尘里的颠沛流离。一如参禅不说话,走过了岁月的馨香,素描了如莲般的心事,轮回在时间的画轴里,半盏青灯半盏叹,没有虔诚的愚拜,也没焚香的感动,有的只是那声声远传的晨钟暮鼓相伴。

96、中国佛学能在新世界中成为世界性的佛学,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够阐明佛教发达人生之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并须在人间实行六度四摄菩萨道,以尽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业。如果不能这样,世人必仍目为空谈而不能见之于事实者,便足为佛教衰落之因素。(民国)太虚《中国佛学的重建》

97、【佛心禅语】 世界上不明理的人,他想多得钱财用来布施,得到福德,于是以做生意为职业,经营之时做了许多不道德和违法的事,这样做虽暂时也能赚来些钱,但所得到的利益补偿不了害人的祸业。这样的人,将来还要坠人地狱,就像《百喻经医治脊偻喻》中的病人,被压得双眼迸出一样的危险。

98、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波罗蜜。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毗离耶波罗蜜。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着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一,序品

99、既做一件事,就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做,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没遗憾。事情总要人做,不是你做就是我做;人都必须做事,不是这事就是那事。敷衍着去做,还是用心去做,都一样要做,都一样要付出气力、时间和生命。与其在敷衍中荒废自己,不如在用心中充实自己,做事如做人,到头来做的都是自己。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