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要分类 服务得跟上
摘要:5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派单”服务管理平台开通“垃圾分类”志愿者报名通道。同时,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9个实践所、648个实践站、33个实践基地以及各志愿服务驿站设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招募点,大规模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一场战“疫”,让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出门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不扎堆不聚集,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仿佛一夜之间都与生命安全紧紧挂上了钩。 讲究卫生、注重健康,优化环境、减少污染不再是头脑里的“想想而已”,也不再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而是切切实实地融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人们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从思想认识到实际行动上,都更加积极主动,更具参与意识。这是疫情客观上带来的一种“进步”,是人们思想上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中的进步,我们理应把这样的进步和成果守护好、发展好。 垃圾,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的最大敌人之一。垃圾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都会构成威胁。因此,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大力倡导垃圾分类,这是成功解决和处理垃圾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只有从垃圾产生的根源处着手,发挥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力量,才能将垃圾处理这一老大难问题化整为零,从根儿上加以解决。 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一个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很多人不是不想分,而是不会分。生活中的各种垃圾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很少有人能够将所有垃圾都准确无误、分门别类地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久而久之,再好的政策和举措也难以落地施行。因此,垃圾分类这件事要想推得动、推得久,还必须有专业的服务做后勤、做保障。 垃圾分类志愿者就是一支重要的服务力量。他们就如同讲解和传播垃圾分类小知识的“传导员”,不但可以讲,还可以现场手把手教;他们可以深入到街道社区、楼道门口,甚至有的志愿者是直接站在垃圾桶旁值守,这就更加方便、更加直接地能够帮助和教授居民如何科学进行垃圾分类;再者,志愿者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居民服务,充分节约了垃圾分类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更具可行性。 垃圾分类是一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的民生大事,推动实现垃圾分类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既是生态文明所需,也是人民健康所需。推动垃圾分类,要做到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首先要“知”,如果连“知”都不具备,何谈“行”?因此,垃圾要分类,配套服务须跟上,多一些投扔的从容,少一些望“桶”兴叹。 |
相关文章
- 莫言:聪明人嘴甜,实在人被骗,多点自知之明,少点自作多情
- 我不想打扰你
- 放下手机,学会修身,认真做人,勤奋学技,人生快乐就会多
-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婆媳和睦
- 感恩:向日葵没有眼泪
- 女人跟你分手后,却还经常主动联系你,不外乎是这些心理
- 男人有了外遇,这几种行为会很明显,女人一看便知
- 能做好这3件事的女人,会让男人打心眼里喜欢,别不信
- 男人对你有这三个行为,等于间接对你说“我爱你”
- 不要对任何人,透露你的真实情况
- 时隔十几年的牵手
- 聪明能干有气质的4个生肖女
- 伤害一个人最深的方式:1个字
- 强烈建议:要像小猫一样生活
- 决定晚年生活层次的“黄金三样”,很多人后悔太晚看到
- 男人的世界永远有两个女人,第二个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