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诗歌 > 散文诗 >

散文诗

《塞下曲六首》

散文诗2022-09-13200举报/反馈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仅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天将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决战沙场,直为衔恩甚。
握雪水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随后方高枕。
马儿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特有霍嫖姚。
龙潭关键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凄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残害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落泪空知道。
塞虏乘秋下,天兵天将出汉家。
大将分虎竹,战士职业卧龙山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进,美少妇莫长嗟。
峰火动荒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空合,锣鼓声陇底闻。
猖狂负胆量,一战净妖氛。 归类标识: 雪 《塞下曲》出自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朝新乐府题,歌辞多写塞外军旅题材生活。李白所做共六首,此其第一首。创作者奇才豪纵,做为律诗亦逸气青云,独辟一境。象这首诗,几乎彻底提升律诗通常以联为企业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概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出心裁。
起从“天山雪”逐渐,主旨“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国内属盛暑,而峨嵋还有“雪”。但这儿的雪并不是飞雪,反而是降雪。尽管沒有满空飘动的小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盛夏五月“无花”还是这般,其他三时(特别是在冬天)寒如之何就可以见到了。因此,这几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与此同时,“无花”二字一语双关看不到花盛开之意,这层含意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一句表层看是写边地闻笛,真心话外有音,意谓面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有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光的表现,“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全线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纯天然,结意深婉,不拘小节格律,如古诗词之篇首,先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题材生活的焦虑不安。古时候军队鸣金(錞、镯这类)敲鼓,以齐整脚步,节止胜败。写下“金鼓”,则衬托出焦虑不安氛围,纪律严肃认真得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军队、作战俱在不语当中。夜里只有怀着马鞍打磕睡,更见军内生活之焦虑不安。原本,宵眠枕玉鞍或许更合军内习惯性,不语“枕”来讲“抱”,一字之易,过度紧张尤其突显,好像一当警报,“抱鞍”者便能翻盘越马,英勇集结。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陈全日生活,抽象性亦强。全文仅此二句作对偶,有章不循的方式适与严肃认真之內容相互配合,提高了表达作用。
以上六句全写塞外生活之艰难,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基因突变。这儿用了汉朝傅介子的小故事。因为楼兰(西域国家名称)王爱财,屡遮杀前去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外派起兵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机会表述了塞外将领的热爱祖国热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调砍截,慨当以慷,足够振起全文。这也是一诗点金结穴之处。
这末尾的雄快强有力,与前六句的背面衬托之功是离不开的。沒有那般一个艰难的环境,则不能显这般精堪之精神实质。“老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因此极沧桑而极豪壮,诗意浑成。如张口便作豪语,转觉乏力。这书写与“河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同工异曲之妙。此诗不仅篇法独造,对偶亦不拘小节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浩瀚奇逸之思”(姚鼐),自然五律别调优秀作品。
(周啸天)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超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之为“李杜”,为了更好地与另俩位作家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别,杜甫与李白又统称“大李杜”。其人开朗大气,爱喝酒写诗,喜交朋友。
李白备受黄老列庄观念危害,有《李太白集》传奇世界,诗词作品中有以醉时写的,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两首歌。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经有人物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就其开辟实际意义及造型艺术造就来讲,“李白词”拥有极其高尚的影响力。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