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竞赛严忌家长代劳
摘要:针对最近媒体曝光的一些中小学生竞赛组织过程中暴露出的评审不严格、家长代劳等现象,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明确提出任何竞赛奖项均不得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7月22日 《中国青年报》) 从作业替写到竞赛代劳,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越发频现家长干预的影子。科教竞赛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竞赛,具有激发学科兴趣、挖掘天赋潜能的重要作用,当竞赛名次取决于家长优势而非自主能力时,竞赛的本质意义便荡然无存。而这种对规则的成人式蔑视和践踏,无疑也损害了作为教育核心的诚信、公平和创新。 家长代劳影响了学术诚信。诚信是教育立人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人生价值观成型阶段的中小学生,一旦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下,轻易地将他人劳动成果纳为己用以谋取奖项荣誉,便极易种下学术恶性竞争的种子。当成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病态理念扭曲了正确的教育诚信价值观,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其负面作用远非获得竞赛奖项、考取优质名校得以弥补。 家长代劳破坏了教育公平。公平是教育凝聚公众信赖感的基石,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保障。在科教竞赛中,如果家长代劳以远超青少年能力范围的研究成果摘得胜利果实,那么原本同龄人之间的良性竞争就成为成人力量的单方压制。如果科教竞赛成为相互“拼爹”的功利性赛场,那么教育的整体性公平将遭受严重的打击和破坏。 家长代劳遏制了自主创新。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若是家长以成人的能力和手段过度干预少年的成长规律,在教育成长中处处代劳,不仅封闭了少年感知科学和社会的触角,更是轻视了少年创新创造的能力。一时的代劳可能成为子女升学的垫脚石,却过早斩断了其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能力,成为影响人生长远发展的绊脚石。 人生后浪推前浪,一代当比一代强。所谓“不输在起跑线”的过度焦虑心理,催生出各类竞赛的家长代劳,不仅是一种前浪对后浪的变相压制,也影响着代际整体的健康成长。因此,科教竞赛当严忌家长代劳,方能使得未成年人具有充足的自由成长空间,从而还基础教育一片清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