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服务为百姓幸福“加码”
摘要:“@所有人,社区需要志愿者……”今年1月底,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接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清存量”任务。志愿者的加入很快打开了疫情摸排工作的局面。如今,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海创社区的一张名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促进社区管理水平和居民满意度双提升。(8月4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覆盖面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其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今年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志愿服务的作用更加凸显。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城市乡村、社区楼栋,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不断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方式,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送医送药送服务,不仅将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心坎上,而且为群众的和谐幸福生活“增色”“加码”。 创新工作方式,凸显志愿服务作用。应该说,志愿服务发展到现在其作用日益显现,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志愿服务如果还是一成不变、沿用“老一套”,其不仅无法跟上社会的节奏,更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对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比如浙江宁波的一些地方,志愿者在服务基层社区的过程中,既发挥传统服务方式的长处和优点,也充分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服务,同时还不断对接群众需求,上门服务、照单上菜,从而将志愿服务的特点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志愿服务日益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放大辐射效应,促进志愿服务提升。从整个社会来看,尽管目前志愿服务力量还相对薄弱,但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志愿服务者的“微光作用”。别看一个或几个志愿服务者不起眼,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我们宣传好、放大志愿服务的辐射效应,一个人就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就能够影响一座城。比如近年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下沉社区”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放大志愿服务的社会辐射效应,不仅激励更多的人向先进志愿服务代表学习,促进了志愿服务水平大提升,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志愿服务带来的实惠。 志愿者是传播文明的轻骑兵,是社区治理的生力军,社会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志愿服务者。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擦亮志愿服务品牌,让志愿服务为社会和谐“添彩”,为百姓幸福“加码” 。 |
相关文章
- 一个男人潜意识想你,会用如此方式和你发信息,别不信真的很准
- 女人要是这样对你,那说明她只想玩玩你而已,男人遇到要及时止损
- 今天出伏,全家要这么做!这个提醒太及时了!
- 当一个女人心死了
- 远去的夏天
- 真正赚钱的高手,都在悄无声息做5件事
- 为自己打伞!(此生必读)
- 一个男人愿意如此哄你,一定很爱你,遇见了就是幸福
- 三个细节,看出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
- 朋友杂谈
- 别人送的旧衣服能收,但有三样东西,不管是谁送的,最好都拒绝!
- “拿命拍照”的疯狂当休矣
- 两个有家室的人,无意间有了关系,这样做最明智
- 余生:不将就,不凑合,不委屈
- 情人节:最好的情人关系,莫过于两个字
- 恋爱时,如果男生愿意给你这三样东西,说明他是真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