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啃老”要不得
摘要:“织女只有一个丈夫,哪里冒出来这么多‘牛郎故里’呢?”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七夕前后,国内多地均宣传其是七夕文化的发源地,乃至称当地就是“牛郎故里”。记者调查发现,全国至少有五地自称“七夕文化发源地”“牛郎故里”。(《北京青年报》) 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真切感人、流传久远,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七夕相会,七夕也就被称为“中国版情人节”。从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各地围绕七夕节做点文章完全合情合理,但是一门心思争抢“牛郎故里”则大可不必,毕竟牛郎织女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并非有据可查的真人真事,多地争抢“牛郎故里”自然显得滑稽可笑。 前些年,四地争抢曹雪芹、五省七地争二乔、两国四地抢李白等新闻陆续见诸报端,如今又出现了多地争抢“牛郎故里”,这些乱象不断为吃瓜群众增添了新的“佐料”。最后的结果是,争来争去谁也没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只不过嗓门大的为自己营造了一次炒作的机会罢了。但是,在争抢包括民间传说在内的历史文化名人故里的闹剧纷纷上演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却是被政绩挤压下扭曲了的历史文化观。 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它与现实及未来相通。一个尊重历史文化、敬畏历史文化的民族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包括民间传说在内的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在哪里,这的确需要专家学者进行一系列的考证,有一些争议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也只有一个,岂能“随遇而安”?因此,任何不能被大众接受而与历史文化名人攀亲的行为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从表面上看,一些地方之所以争抢历史文化名人故里,是为了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而实际上则是希望借助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来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有的地方甚至为此还建造一些莫名其妙的历史文化名人雕像、仿古建筑、文化园区,而其作用除了能为地方官员炮制政绩以外只剩了劳民伤财。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地去抱古人大腿就是对尊重历史文化的伤害和亵渎,这种“文化啃老”的心态实在要不得。 客观地说,一个地方是否有影响力和知名度,老百姓是否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否对奋斗新时代满怀信心,并不取决于这个地方是否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而是要看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强不强,社会治理水平高不高。因此,对一些喜欢“文化啃老”的地方而言,与其为了争夺历史文化名人费尽心机、劳民伤财,不如转变观念,去谋划未来发展蓝图,这样或许来得更实际一些。 |
相关文章
- 异性聊天时,女人对男人说这“四个字”,意思就是想你了
- 有福气的女人,未必漂亮,但有这4个特点
- 当爱已随风而逝
- 被子里的爱
- 夫妻相处,真正伤老公心的,是女人这3种行为
- 关于感恩节的作文
- 思念在期盼中开始
- 女人一旦动情后,会有这3个忍不住的表现,男人要开窍
- 让男人念念不忘的,不是妻子,而是给过他这三种感觉的女人
- 让一个男人主动联系你,最好的方式,做到这三点
- 男人真心对你的5个表现,遇到了好好珍惜
- 这样回你微信的男人,其实对你没兴趣,别打扰他了
- 男人对你的三件事不闻不问,还不和你分开,是不爱你,可别再傻了
- 如果男人对你没做过这些事情,就是不爱你
- 追捧网络“匿名提问箱”应理性
- 两个人在一起,如果有这种感觉,说明你们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