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节俭主义折射年轻人的消费自律
摘要:实付款1分钱的汤勺,新人红包1元钱入手的柠檬茶,签到领券后2元钱的拖鞋……“薅”完四舍五入约等于不要钱的垃圾袋、坐垫、手机壳、本子,一众买家在豆瓣各“省钱小组”中纷纷跟帖“抄作业”。(见9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勤俭节约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兴盛,在很多人眼里节俭似乎和抠门画上了等号。尤其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超前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并不知道节俭为何物。然而,近年来,情况也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新节俭主义开始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推崇、所青睐,一种新消费模式正在兴起。 所谓新节俭主义,既不同于传统的节俭,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抠门,而是在追求省钱、追求性价比的基础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花,同时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省。至于什么是该花的钱,什么又是不该花的钱,则没有固定和标准答案,而是和当事人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等有关。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日常吃穿用度上极尽节俭之能事,比抠门还抠门,但是在自己喜欢的物品、热爱的领域上,却又一掷千金,表现得比土豪还土豪。可以说,这正是新节俭主义一个最典型的表现。 然而,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要践行新节俭主义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你会省钱、能省钱。他们省钱的做法,通常就是在各大网站上薅羊毛,也就是通过使用优惠劵、打折卡,参加商家举行的各种优惠活动来购物,从而在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为自己省下每一笔可以省下的钱。 而在这个省钱的过程中,也需要高度的自我约束意识,所以有人说新节俭主义折射了当代年轻人难能可贵的消费自律意识。这是因为身处商品社会的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要面临外部各种物质的诱惑,但是在我们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如果把钱花在这里,就无法花在那里,只有严格自律、量入为出,才不会乱花钱,才会积少成多地存下钱。 这与之前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的超前消费,显然是不一样的。这无疑是一件好事,避免了一些年轻人出于虚荣、攀比的心理去消费自己本来负担不起的东西,导致生活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而在新节俭主义消费理念下,很多年轻人把平时省下的钱投入到某种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去,提升自己;或者是把钱用于游学旅行,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这无疑都是积极的人生选择。 所以在一些经济学者看来,年轻人当中日益盛行的新节俭主义,不但折射出年轻人的消费自律意识,同时也说明现在的年轻人在消费问题上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和务实,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 |
相关文章
- 对你思念至极的男人,才会有这3个明显表现,遇到要珍惜
- 开口闭口都是这4句话的人,不要深交
- 初恋人生
- 放下一个男人真正聪明的方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三个坚定
- 断联后,男人如果有这些行为,说明他心里 还深爱着这个女人
- 倘若一个男人偷偷暗恋你
- 在冬天里行走
- 他们爱你如命,好好珍惜
- 在这三个时刻沉默的男人,说白了就是不爱,别不懂
- 因为太相信在一起,最后分手了
- 一个男人总是这样对你,不是不爱你,而是爱你入骨
- 真正爱你的男人,分手后一定会做一件事,很明显
-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一般看这三个细节
- 原来,老天爷让你生病、受苦和变穷,是有这三个目的
- 人到50岁,还没拥有这三样东西,晚年多半凄凉,别不当回事
- 用大格局的眼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