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网红”老师多多益善
摘要:如果教师能“自带流量”,郭晓芳就是名副其实的“网红”——这位女老师拥有超过1000万的忠实“粉丝”,她的网课累计观看人次近五亿。从教21年的郭晓芳是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美术老师,也是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首席主讲兼总班主任。(据科技日报报道) 直播经济时代,催生出一大批“网红”,但相对而言,在教育领域堪称“网红”的老师并不多,能够达到粉丝千万、流量近五亿的“网红”老师就更是屈指可数。郭晓芳作为在网络上传播德育力量的辛勤园丁,当真是在互联网上开垦了一方立德树人的热土。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培育良好的品德更会受益终身。德育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开展好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德育教育有其特殊性,不能靠单纯的口头说教,也不能一味靠教师的单方面输出,更不能搞阶段式教育,而是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道理输送给学生,并与学生之间产生思想上的互动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应当长期开展,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课程设计。 在郭晓芳老师的德育课堂上,没有刻板的说教,没有过时的空话、大话,而是与当前时事紧密结合,这会让学生们学起来更有兴趣、更易于理解。在德育课堂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查阅大量资料素材,需要仔细认真设计教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唯此,才能做到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的。“网红”,红的是人气,这人气源自人们对一名人民教师责任感的认可和尊重、对其所肩负的使命感的肯定和认同。 如此“网红”老师是学生们所喜欢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如果有更多的为人师者能以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对待教育,那无疑是国家之福、教育之幸。“教育就是种下一颗颗种子,德育就是让理想的阳光照在种子上。我愿意尽最大努力,去点亮‘后浪’的理想之光。”这是郭晓芳老师内心的愿景,也希望能成为更多老师的教育理想。 |
相关文章
- 老话“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气散”,哪3种东西不能扔?有道理吗?
- 我就是爱情乞丐
- 后半生,活自己,做自己
- 过去的一年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 你的眼泪为何频繁落
- 女人一旦动了真情,就会主动去做这3件事情,男人不要不懂
- 舒服的婚姻状态,不是如胶似漆,不是相敬如宾,而是三个字
- 如果老公挣不了大钱,妻子学会做这3件事,好日子都在后头!
- 新型夫妻生活:媳妇不委屈,老公不为难,婆婆不生气
- 在家里,孩子找你要这4样东西,父母一定要回绝
- 如果有一天,男人提出分手,聪明的女人会主动做好4件事,是赢家
- 感受“特殊毕业季”里的脉脉温情
- 女人暗恋你时,会有的3个举动,很真实
- 吵架时,舍得这样对你的男人,说明他已经不爱你了,要及时止损
- 男人喜欢听女人“这样”称呼他,尤其第三个大部分女人都喊不出口
- 老话说“晚年苦不苦,要看五十五”,具体是什么说法?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