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物馆热更可持续
摘要:“十一”假期,众多游客选择参观博物馆,各地博物馆出现排队长龙。10月2日上午9点,辽宁省博物馆门口已经排起了三十几米长的队伍,参观者出示预约码和健康码后,有序进馆参观。类似的场景在成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不断出现,游客参观热情高涨,对博物馆精彩的展览和先进的服务表示满意。(10月6日《人民日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仅有21家博物馆,而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备案的博物馆已经达到5535家,数量增长了260多倍。博物馆的发展不仅限于数量的攀升,内容和服务也有着质的飞跃,不但主体呈现多元化,历史、文化、军事、海洋、生物、红色文化等各具特色,而且很多新建成的博物馆造型独特、气势宏大,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旅游中心。 更加重要的是,博物馆变得更加亲民,注重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从过去的“高冷”形象摇身一变成了群众身边的文化新客厅,大量的博物馆免费向群众开放,普惠均等成为博物馆的显著特征,而且博物馆的功能日益多元,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文物展示,而是集参观展示、文化教育、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多样化于一体,成为文化惠民、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2019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到10.22亿人次,参观博物馆成为很多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选项,博物馆热已然掀起。 但是博物馆热能够持续多久,最终还是由博物馆的服务品质来决定。当今人们正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审美取向转变很快,博物馆能否持续抓住观众的眼球,需要持续深化创新变革,紧紧抓住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契机,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功能,特别是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提升博物馆的品牌价值,并且要在文化内涵上深入挖掘,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不但能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能够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普及和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博物馆的未来必然要走向现代化、智慧化,必须加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让博物馆能够走向“云”端,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新体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博物馆腾“云”驾“数”的步伐,很多博物馆都在疫情期间创新推出了“云展览”“云直播”等数字化的服务产品。据统计,仅在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共推出了2000余项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智慧博物馆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将是博物馆保持热度的重要支撑。 博物馆不同于一般性的景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参观博物馆人数最多的国家,博物馆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坚实,我们期待博物馆热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为社会文明进步持续提供文化的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