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才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在北京最美的季节和家人朋友出游京郊,真是不亦乐乎。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吐槽:花了几千甚至上万元预订的民宿,到地儿一看“不过尔尔”,装潢城市化、休闲套路化,顿时觉得“贵”了。(10月16日 《北京日报》) 刚刚过去的双节黄金周,可谓是热闹非凡。超过6亿人次出游,铁路单日发送旅客超1500万人次,各地高速路口再现拥堵“盛况”……无不充分表明国内旅游业已经迎来全面复苏,更向世界展现出历经疫情大考后流动起来、活力迸发的中国。有序开放、预约出行,再加上“无健康码通道”的人文关怀,人们见证了旅*行业的高品质、智慧化发展趋势,以及经营理念与经营方式的创新升级。而区别于以往“上车睡觉,景点拍照”的旅游套路,人们更多选择自驾游、民宿游,开辟出一系列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的出行方式。 或隐居市井,或寄情山水,居住在房型与服务都个性十足的民宿小店里,与当地生活深入融合……这样的美好画面或许正是许多游客选择民宿最初的原因。但从实际的经验来看,民宿游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令人向往。游客们会抱怨,有的民宿俨然是升级版“农家乐”,虽然名字风雅了、价格上去了,但无论卫生条件、环境设施还是服务理念、审美趣味,都还差得远;有的不过是搬到山里的“精品酒店”,装修精细、用品高端,美则美矣,却全然不是民宿的味儿。 民宿的出现,本是为了契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探寻一种有文化有温度的生活情趣,但部分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经营态度,却使得所谓的民宿游空有躯壳却无内涵、价格高昂却无特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蕴内涵更是荡然无存。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感到遗憾。对于民宿经营者而言,必须要考虑如何提供体现品质与品位的服务,发挥其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打造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成熟的民宿产业,才能把“情怀”做成生意,满足消费者对旅游特色体验的需求。 旅游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特色才是核心的竞争力。在全域旅游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走走停停的走马观花,更多的希望能够慢下来,摆脱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压力和纷扰,细细品味目的地的那份独特和美好。旅游服务的提供者有必要在这一点上深入思考,剥离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这样的尴尬标签,让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结合起来,打造出更多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优质旅游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升级。 |
相关文章
- 每天找你聊天的人,一定喜欢你
- “探墓短视频”岂能想探就探
- 忘记在左铭记在右
- 老话说“男人无能,一看便知”,没出息的男人三大恶习
- 女人对你动情了,会有这三方面的主动,男人别不知道
- 冬观梅花,夏赏荷花,品出味道各不同
- 怎么判断“渣男”,无需试探,5个行为一看便知
- 男人总有这三种反应,说明对你牵肠挂肚,思念成疾
-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 老话说“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是什么说法?有道理吗?
- 分手后还继续联系,通常是出于这3种心态
- 不管夫妻还是情人,对方不做4件事,说明他心里没有你
- “新时代乡村阅读季”让村庄洋溢书香
- 命越苦的女人,喜欢做以下3件错事,希望你没有
- 生活,原本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 姜萍,用勤奋和天赋赢得的成功,给学子们有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