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百科 > 科普知识 >

科普知识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科普知识2022-10-27110举报/反馈

元宵节共有哪些重要民间习俗呢,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区庆祝元宵节的方式和风俗就各不一样,包括古时城里乡间也到处张灯结彩,盛况空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以供大家参考!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3、“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4、猜灯谜
(m.tAiks.com)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6、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祭门、祭户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7、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8、男女定情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古代,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当时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9、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10、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

宋明时期,年轻的未婚女子只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借赏灯的机会才能出去约会,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之元夕》中所说的那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中国古代,到了晚上的半夜三更时分,一般都有宵禁,但是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则很少有宵禁,因为这一天的晚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是青年男女相识、相会到发生爱情故事的最佳时机,明朝文人瞿佑说︰“每岁元夕,于明州张灯五夜。倾城士女,皆得纵观。”每年的正月十五,明州(宁波府)全城的才子佳人都会出来赏灯。正月十五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夜空之中又正好是满天星月,与万盏灯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欧阳修在去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认识了一位女子,一直念念不忘,到了今年的正月十五还想再见一次,但是她却没有来,于是感叹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中国情节人有哪些

1、元宵节

中国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就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是喜气洋洋的春节过后,第一个传统节日。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的节庆,古时起每逢元宵节,上自王公大臣下至市井小民,都会参加各种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延续着春节欢乐的气氛,将春节的尾声掀起高潮。

2、三月三,上巳节。

三月三,是一个起源于周代的古老节日,这一天的习俗,就是修禊,又称为祓禊。简单地说就是人们来到水边洗濯污垢,借此洁净身体同时祛除病气。以青年男女也会借机聚于水滨,互为酬答。继而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全民的大狂欢。

3、七月七,乞巧节

严格意思上这一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而是商家以讹传讹,以牛郎织女鹊桥会杜撰出来使爱情的节日。

乞巧节最早出现于汉朝, 据《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