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需要深耕文明实践
摘要:2月5日至3月15日,吉林省文明办组织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省农村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月”活动,以文明新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27日《吉林日报》)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吉林省抓住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在全省农村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助力疫情防控”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月”活动,以文明新风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使移风易俗的主题更突出、行动更具象,不仅弘扬了新时代文明新风,也赋予了社会全新的活力与魅力。这一举措再次表明,移风易俗需要深耕文明实践。 推进移风易俗重在找准“切口”。倡导移风易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其道理没有人不明白,关键是如何把人人心里明白的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逐渐形成自觉、养成习惯。多年来的文明实践表明,推进移风易俗要在“事儿上见”,把功夫下在日常生活中。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抓住时机,通过主题活动自然地切入。疫情防控,要针对病毒消杀、防治,也需要借此机会引导人们改变生活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生活习惯,这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的移风易俗。 推进移风易俗需强化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随着社会发展,志愿服务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只有积极回应社会需求,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才能彰显志愿服务的强大生命力。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的出现,将志愿服务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春节前,吉林省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将移风易俗与志愿者精神融会贯通,展现了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深耕文明实践需要找准发力点。移风易俗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加速器,推进移风易俗要深耕文明实践,通过切合实际的谋划设计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着力宣传群众最喜欢的内容,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服务中心、服务重点上看得准、贴得紧、干得实,真正把文明实践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吉林省文明办组织写好一封信、算好一笔账、讲好一组故事、树好一批典型、做好一次承诺、出台一项制度的“六个一”活动,有力提升了全市群众的喜悦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移风易俗深耕文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榆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网上 网下”形式开展立体化宣传,春节期间全县红事缓办110余次,丧事简办90余次,余事不办200余件。要深入总结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加足马力,乘胜前进,以此促进乡风文明蔚然成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
相关文章
- 结婚前,一定要懂的几个潜规则,特别重要
- 女人找大叔,不一定是为了钱,可能是这个原因
- “乱摸文物求好运”实属荒诞不经
- 你的微信名,暴露了你的性格
- 残缺的美丽
- 一个男人,对你有一种表现,压根不爱你,放手吧,别再留恋
- 中年男人的大实话:过了40岁的男人,娶你的目的是这两个
- 不管关系多好,过年去亲戚家,也别干这5件事
- 不管是情侣还是夫妻,只有做好这两点,感情才能天长地久
- 以下东西,女人舍得给你,就是对你动情了
- 家中有出生在这4日的孩子,生来就旺父旺母,以后定会出人头地!
- 母亲的立夏
- 综艺节目应坚守文明底线
- 一个独行的孩子
- 女人这样“暗示”你,是想和你提升关系,男人别不懂
- 枕边人有了外心,会对原配摆出3张“臭脸”,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