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民阅读依然“在路上”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全国两会文字直播显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八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全民阅读”连续八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这是一项关系长远、依然“在路上”的重要工作。文化强国必定同时是书香社会,正像此次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所提出的那样,全民阅读应当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指标。去年10月,中宣部专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可见,加强全民阅读,仍是一项重点任务。 加强全民阅读,需要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积极打造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丰沛场景,不断在社会上塑造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传承文明、提高素质、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自觉。客观而言,这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奔向美好生活的征途中,阅读是最长情的陪伴。城乡图书馆、城乡书店、书报亭等硬件建设依然需要不断加强推进。近年来,个别地方热衷于将图书馆打造成恢弘高大的公共文化地标,但由于不接地气或地处偏远,又或者图书资料更新不及时、定位不准确、服务不到位,除了建成初期出现扎堆之外,在更长时间内则是门庭冷落,很多图书“养在深闺人未识”。与之相反,一些大中城市的网红书店,成了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和大爷大妈的“遛娃圣地”,坐在书堆里刷手机等,俨然成为一种多多少少令人尴尬的新世态。 滴答作响的时钟提示着人们,全民阅读在当前所面临的最大考验,并非数字化阅读与传统书香的矛盾纠葛,也不是什么好书与畅销书的争议,更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好书榜、排行榜、畅销榜带给购书者、阅读者的选择困境,而是对于“阅读何为”的价值判断依然存在模糊认知。其实,阅读是每个人与我们身处的这个大时代对话的最佳通道。汲古开新是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而不是一味地读古经典、背洋教条,或者沉浸在一己悲欢、杯水风波里走不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读书导致越发孤独、离群索居,非要成为“特立独行”的那一个,而不是众志成城的“我们”中的一份子,那么,这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导向一定要得到重新检视。 事实上,对于接受过中高等教育,有自主选择能力的人们来说,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以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而不是跟风,这方面的努力依然“在路上”;同时,怎样有效致力于让没有条件读书的人们,比如农民工、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乡村留守人群,能够有机会亲近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图书,甚至是通过一些浅白读物,实打实地做一些扫盲工作,包括数字时代的科普扫盲,也依然“在路上”。(张翼) |
相关文章
- 清明节:致天堂的亲人!
- 人生的成功就是,咬定目标,坚持努力,功到自成
- 男人爱你的顶级表现:最长久的关系,一定不是爱情
- 一个男人对你很专情,很爱你的模样
- 人生的快乐,就蕴藏在奋斗的过程之中
- 父亲的新年愿望
- 玉树,挺起坚强的脊梁!
- 能对你做三件事的女人,是真的喜欢你
- 当一个男人这样对你时,关系该断就断,没必要可惜
- 这2种女人,一看就是好骗的女人,男人很清楚,一骗一个准
- 男人对你动情,或者表白或许追求你,但不管如何,会做以下几件事
- 做个桂花一般的人
- 老人出现4种现象,子女一定要注意
- 男人和你开这些玩笑,多半是爱上你了,别不懂
- 撩妹的时候,女人默许你做这3件事,说明她接受了你的追求
- 女人节:献给全天下所有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