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长类”作文写作指导,附范文及点评
一、原题再现。 题目:一直有希望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二、题目解读。 这篇命题作文没有导语。题目“一直有希望”的题眼是“希望”。修饰语“一直”限定了时间范围,强调发现、追逐“希望”这一过程的持续性。 写作时,需要凭借不同素材的叠加或者是同一素材事件的分层递进式发展去诠释题目中的“一直”。“有”可从内、外两方面体现“希望”之有,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给予的希望,也可以是自身转变认知发现的希望。如果是写自身成长感悟,则从自身转变认知发现希望方面立意会更好。“希望”是人们对于所做之事朝着符合主观意愿(多为积极方向)发展的愿望,在作文中体现为一种强调积极性、昂扬性、开拓性、进取性的具有乐观精神的处事之道。 本题素材选择范围广,可以写对学业抱有希望,才能坚持不懈,勇攀高峰;可以写对未来抱有希望,才能积极进取;可以写对世界抱有希望,才能感知**;也可以写对友谊抱有希望,才能消除误解;还可以写对自己抱有希望,才能自信勇敢;等等。 这个题目一改以往浓重抒情的风格,引导学生激扬青春,抒发青春的蓬勃朝气之美,重在表现作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挑战与挫折之时能够不怯懦、不妥协,勇敢向前追逐梦想和希望的积极进取精神。因此,作文中事件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一直都在。在写作时,可以选择自己在与困难、挫折做斗争时,支撑自己的是存在于内心的希望将这一点体现出来,并做到情感真挚、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即可。 三、范文点评。 一直有希望 清晨的鸟儿叫醒沉睡的花,屋外的阳光倾泻进来,给桌上的奖状镶上了淡淡的金边。看着这美丽的光芒,我恍然大悟,原来希望一直在。【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出没好静谧的气氛。】 时间倒回那时,老师准备举行一个小型演讲比赛。同学们激动地把手举得老高,唯独我藏在书后假装没听见。不是不想,是不敢。下课路过老师办公室时,她劝我试一试。我虽小声说着推辞的话,心里却有不同的想法:我在害怕什么呢?试试又能怎么样?时令是初夏,风也温柔,香樟树摇曳的叶子似乎也在鼓舞着我。【寓情于景,将景物着“我”之色,用香樟树摇曳的叶子鼓舞自己,侧面表现自己也想尝试的心理。】 数天后,我终于鼓起勇气,“老师,我想参加。夏雨匆匆,回家路上不免又有些后悔,记忆翻到前页。在那次“小小践行家”活动中,只有我不敢采访路人;还有大队选举那回,我在各班门口徘徊不定;第一次主持升旗仪式,空白的大脑,台下的人群,糟糕的话筒,以及胆怯的我,酿成了那场失败的国旗下讲话。几次糟糕的经历,让我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而演讲就好像无边的黑夜,让我感到恐惧、绝望……我愤愤地踩了踩水坑。可如果不试怎么知道我不行,或许有了以往的教训,我会做得更好……至少,我是有希望的,不是吗?不,细想之下,其实希望一直在我身边,在徘徊不定时,在大脑空白时,它从未远去,是我选择屈服于怯懦,选择视而不见。【心理描写十分逼真,将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体现了“我”的心理转变,“我”意识到试一试就能抓住希望。】 雨不知在何时停了,路边的香樟树被洗刷得更加青翠,我的眼睛倏尔亮了,压在心头的苦恼也蓦然释怀。之后便是日复一日地备稿、练习,香樟树下,林荫道上,小池塘边……比赛那天,或许是阳光正好,或许是大家笑容明媚,站在讲台上的我竟没那么紧张。这是我吗?大方地站在同学们面前慷慨激昂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手势与眼神交流恰到好处地配合。毋庸置疑,我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最高的票数。那一刻,云破光出的喜悦充盈着我。我多想寄封信给当年的自己,告诉她振奋起来,一直有希望的!只要够勇敢,够努力!【首尾呼应,再次点题,与当年的自己对话的方式新颖别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感谢这从未远去的希望,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直到我鼓足勇气重新摘取它,为我单调的青春增添了一抹亮光。 【点评】①结构合理,情感细腻。文章由“我”怯于参加演讲比赛但克制不住内心的不甘写起,再到演讲成功,情节缓缓推进,将“我”的沮丧、忐忑、惊喜表现得淋漓尽致。②结尾新颖、自然。文章最后“我多想寄封信给当年的自己……够努力”是点睛之笔,用寄信的方式牵连起过去和现在,自然新颖,有力地点明了文章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