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铁人观后感1200字

读书名言2021-03-18140举报/反馈

  【第1篇】

  2009年5月24日,团支部组织了一次电影观摩活动。

  电影《铁人》讲述的是一位石油劳模的故事,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不断的切换时间,由新一代和上一代劳模形象的镜头切换,让我们了解了一种精神的延续。虽然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可还是艰苦的,不会没有粮食,寒冷和饥荒,就像电影中的刘思成这个演员所表现的,一种沙漠综合症,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疾病,却远比肉体上所承受的还要痛苦。影片中的王进喜同志说过:“腿软手软没有关系,可心不能软。”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多认识了一位“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同志从小贫苦,但凭借着他丰富的钻井经验与坚定的信念,创造了当时全国最高纪录,1958年9月,他率领的钻井队月进尺,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曾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

  他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国家贫血就会让人看不起,我们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一段朴实真诚的发言。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员。那次井喷让我看得胆战心惊,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能导致一场重大事故,那些钻井工人个个让我佩服,就算有生命危险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死也要死在钻井台上。可以说他们个个是劳模,个个是英雄。

  石油工人一声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也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抒怀

  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位“小知识份子”的角色,这位小知识份子当时没有坚持住,虽然做了逃兵,然而他也付出了许多,双腿不能行走,留下了终生的烙印。晚年还一直在忏悔他当初的决定,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一直要求他的儿子“刘思成”替他完成他没有完成的责任。

  刘思成是我们这一代的代表人物,他的内心由痛苦,空洞,矛盾,到坚定,明了,清晰,他的内心活动是影片情节发展的中心轴,同样是钻井工,为什么这一代和上一代的区别这么大呢,这值得我们去深思。

  上一代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纯粹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要找到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奋斗目标是我们毕生的课题。就像士兵突击里的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儿,就是好好活。”

  【第2篇】

  好友很单纯,看完《铁人》后,常在QQ上给我留言,问这问那,可我因为忙,一直没给他回复,下面,我站在专业的角度上谈谈对《铁人》这部电影的看法。

  做为铁人工作过的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曾在铁人所在的钻井大队工作过,与铁人的战友接触过,听这些战友讲过一些铁人的故事,正因为如此,看完《铁人》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比较真实,铁人说过的著名的话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也要上。”其原话是:“有上,没有上,脱了裤子也要上。”电影中并没有特意夸大铁人,给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m.tAiks.com)

  第二点真实是人物选择上的真实,在这部电影中选择了一个逃兵——当代石油工人刘思成的父亲小知识分子,小知识分子是泥浆工,钻井离不开泥浆就像人离不开心脏一样,泥浆学名为钻井液,之所以叫泥浆,是因为当初用清水钻井,在钻井的过程中,许多岩屑分散在水中形成混浊的泥水,一口井选择什么样的泥浆类型是根据地质条件决定的,在会战之初,由于不知道地质状况,很难选择正确的泥浆类型,对泥浆工的要求就比较严格,需要24小时观察、测量,其劳动强度是比较大的,而泥浆工又不同于钻井工,是需要有文化人来干的,在会战之初,很难找到干泥浆工的合适人选,所以说在会战之初,泥浆工是最辛苦的,电影中小知识分子躺在泥浆池旁边量泥浆密度的画面特真实,他的腿被冻伤了,承受不住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出了如何看待会战之初时离开的人,电影虽没给出回答,但却通过刘思成的心理变化给予了回答,让人感到社会的宽容,他们毕 竟 奉献过、付出过,应该对他们的奉献和付出给予肯定而不是责难。

  好友不止一次地问我:“铁人为什么跳泥浆池?他不怕死吗?”这与井喷的危害有关,井喷是钻井事故中危害最大的事故,井喷发生时,如不及时制止,会造成机毁人亡等重大事故,其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井喷发生时,要用加重剂对泥浆进行加重,加重剂的主要成份是重晶石粉,其化学成份是硫酸钡,铁人当时打的那口井,井喷发生时,现场无加重剂,危急中用水泥替代,水泥好凝固,必须及时搅拌,在现场无搅拌器的情况下,铁人带头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打完井后,要用水泥将井固住,现在由固井公司来做,会战之初,无固井公司,都是由钻井队完成的。所以井场备有水泥,水泥比重晶粉对人体的危害大得多,所以,当我和我同事谈论铁人跳泥浆池时,我同事说:“他跳的不是泥浆池是水泥池,铁人逝世时才47岁,他少活得岂止是20年呀!” 单从这一点来说,后人就该纪念他、怀念他。

  好友曾问过我,是谁最先叫王进喜铁人的?那是因为打第一井时铁人7天7夜没合眼,感动了当地的老太太,老太太称他为铁人,以后就叫开了。老太太的一句铁人,鼓舞了几代人,铁人已成为一种文化传了下来,正是这种铁人文化,使后代人明白:“生活中需要铁人精神!”

  好友在跟我谈看《铁人》感受时说:“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与富有,更重要的是要超越于物质之上。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意义!”我想,这就是铁人精神的真谛吧!这也就是我追寻着铁人的真迹来到这个城市的原因吧!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