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情感美文 >

情感美文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情感美文2024-05-0774举报/反馈

上周末,我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女儿成绩非常好,进了市重点中学,上次月考还是年级第一。

说到女儿的成绩,朋友全家都很高兴,可唯独她女儿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家孩子问朋友女儿:“姐姐,中学后学习是不是很累很辛苦?”

朋友女儿的回答出乎意料:“感觉时间很紧,经常睡不着,担心学不好,考不好,不知道未来怎么办......”

还没说完,朋友接过了话:“她状态超好的,学习完全不用我操心,每天学到深夜,学习计划自己都能完成,真没感觉到她学习很累。”

我听完,内心咯噔了一下:“这哪是好啊!孩子现在都焦虑成这样,未来可咋办?”

之前看过一份《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里面显示:

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17.5%患有精神障碍,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2%和4.8%。

这意味着,在每100个孩子中,就有5个患焦虑症。

也许有人会问:孩子的焦虑是一时的,不必太在意。

甚至可能还有家长会认为:焦虑点挺好啊,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但大家不知道,焦虑症不会自然消退,只会愈演愈烈。

焦虑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反复出现,变得越来越强烈,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带来恐惧、害怕、呕吐等问题。

更有研究显示,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多由儿童时期的焦虑症引起。

也就是说,焦虑症若不及时排解,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学业焦虑

“我梦到上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扔到尸体堆里。我是这一届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差点被扔进尸体堆里了……”

《少年发声》栏目中,一位女孩小黎述说着自己的梦。

小黎成绩特别好,就读于上海名校,她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努力”,觉得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应该学习。

于是她每天早上6点起来,学到中午11点,早饭也是边学边吃。

午饭后,又学到深夜……除了学校作业,她还给自己布置了额外作业,每天都要做到凌晨两三点,睡觉时间经常不足4小时。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有时候熬不住,不小心睡着了,小黎内心就非常焦虑、内耗。

只是,人终究不是机器,长期压力下,小黎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被迫休学在家。

在家那段时间,小黎也没有松懈,只因父母不断劝说着她赶紧去上学。


结果初二开学的第二天,她爬上学校天台,打算结束生命。

好在巡逻的家长发现了她,将她救了下来。
(m.taiks.com)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分数=好孩子=好未来”成了教育的共识。

“马上就要四年级了,小升初要准备起来,考不好就进不了好初中;

马上要初二了,中考迫在眉睫,考不好就上不了高中,更考不到好大学;

考不到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就毁了……”

这套价值观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里,分数、成绩、排名……每一个词都让孩子窒息,他们心中的弦越绷越紧,直到某一天彻底断掉。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调研报告》显示:超过80%的学生存在考试焦虑。

这些焦虑不仅影响孩子成绩,更严重破坏着孩子身体。

脑功能成像数据发现:

儿童焦虑水平越高,其情绪相关的杏仁核灰质体积越大,跟广泛皮层区域的功能连接过度性增强,类似于“神经绷得过紧”。

也就是说,当儿童承受过多焦虑时,情绪相关神经网络会发育异常,很可能阻碍儿童大脑与认知功能发展。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避免孩子陷入学业焦虑呢?

1.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

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太大,使人长期神经紧张焦虑,反而影响学习效率。

适当的学习目标,不仅能激励孩子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学习。

也能让孩子通过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对每一次学习都感到愉悦,形成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2.父母要降低期待,给孩子减压

面对孩子的考试焦虑,父母本能的做法是鼓励和督促。

“妈妈相信你,这次一定可以考好!”

殊不知,这样并不能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反而会让孩子更紧张,更担心。

所以,父母不如降低期待,给予孩子认可和欣赏,多说“宝贝,我已经看到你的努力了,考好考坏,我都为你点赞!”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社交焦虑

心理学上有一个“聚光灯效应”。

是说一个人过度放大自己在群体心中的位置,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把自己当成圈子的核心。

这种现象,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尤为明显。

同伴的认可,同学的窃窃私语......无一不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孩子产生心理焦虑。

有段时间,女儿总是写作业走神,我问她怎么了,她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后来有一次,我带女儿去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同龄人都在展示自己,只有她默默地“躲”在我身后,局促不安。

活动结束后,有同学邀请她下周去动物园,我看她思前想后,眉头拧成了麻花,最后答应了下来。

回家路上,我忍不住问:“你不是下周打算去美术馆看画展吗?那可是你预约了好久才预约上的票。”

女儿喏喏地说:

“我也想拒绝,但是我害怕。如果我不去,她们万一不高兴了怎么办?”

“以后会不会不和我玩了?”

“那我以后是不是就没有朋友了?”

看着女儿努力融入集体,全然失去了她本该的童真的模样,我一时语塞。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以前我满心都是女儿的成绩学习,却忽略了“社交”一课对青春期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那天回去后,我做了两件事:

一是经常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让孩子了解我是如何与“群体”对话的,在这个过程中,帮孩子补上“社交”一课。

二是告诉她交友的原则和底线:

真正的好朋友,哪怕你拒绝了她,也不会责怪你;


不要用讨好的方式交朋友;


消耗你、打击你、见不得你好的,都是不是真正的友谊......

这些原则尽早教给孩子,孩子明白了社交的真谛,才能生出一颗强大的内心,人生会更加顺逐。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经济焦虑

在KFC就餐时,看见一个爸爸带孩子来买儿童套餐。

刚坐下,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吃的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赚来的钱。”

男孩7、8岁的样子,他虽然没说话,但默默放下了手上的饮料。

但爸爸显然没看出孩子的异样,继续教育:

也不是不让你吃,只是咱们家就这个条件,不能和别人比。


要懂得节约,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不能看到喜欢的都拿......

周围人来人往,嬉笑打闹声不绝于耳。

小男孩却一直低着头,出店门也没有抬起过。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其实这位爸爸并无恶意,他只是想借机教育儿子,钱来之不易。

但他不知道,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这些随口的话说多了,孩子心里也种下了贫瘠的种子。

他们会听话、懂事,但他同样也会以为自己就是导致家庭不富裕的原因,产生深深的负疚感,并长期陷入“缺钱”的焦虑中。

就像奇葩说辩手席瑞,他从小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家里没钱,你妈养你不容易”。

所以长大后的他,即便生活不再贫穷,没钱的焦虑感伴随他一生。

回到开始的那个案例,如果是我的孩子问:“妈妈,这顿饭是不是很贵啊!”

我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她:

咱们吃的这顿饭,是爸爸妈妈努力工作后得到的哦,所以,我们现在要开心地享用它。


你也可以以爸爸妈妈为榜样,我们努力工作,你努力学习,我们一起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哦!

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百万学生,家长却还未察觉

绘本《可以不去工作在家陪我吗》中,有一段很温暖的对话。

孩子问:“妈妈,你工作那么辛苦都是因为我吗?”

妈妈回答:“不是的,宝贝。工作辛苦是因为工作是辛苦的,不论谁做都会辛苦。就像柠檬是酸的,不论谁咬一口,都会觉得酸。”

为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年少时体会“幸福感”和“配得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炫富,不哭穷。

在身心上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让他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最后,愿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做好领路人,帮助孩子建立强大内在力量。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