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 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意味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处暑就像一个温柔的过渡,将夏日的热烈渐渐收起,为我们送来秋日的宁静与丰收的希望。 【 节气物候 】 公历每年8月22日至24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为处暑之始,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此时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但先陈列如祭而后食。这一现象反映了自然界生物在季节变化中的生存策略调整。比如,老鹰为了储备能量,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会更加积极地捕食。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树叶渐渐变黄掉落,草木枯萎,整个大自然呈现出一种收敛的态势。 三候禾乃登:“禾” 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 即成熟的意思。此时各类庄稼逐渐成熟,即将迎来丰收的时刻。 【 节气特点】 处暑时节,南方地区此时是“立秋处暑正当暑”,仍然处在暑热当中,“秋老虎”继续发威。 北方地区则是暑去凉来、气温不再如盛夏那般酷热难耐,正所谓“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炎热的暑气开始消退,一天中,高温的持续时间逐渐缩短,早晚能明显感受到凉意的侵袭。 雨水逐渐变得稀少,空气湿度明显降低。干燥的空气仿佛吸干了大地的水分,使得土地变得干燥,草木也开始失去往日的水润与生机。 东南季风退出,西北季风开始统治,风向和风力的改变会影响天气的稳定性。 各类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阶段,田野里一片金黄,是收获的前奏。比如玉米棒子饱满结实,谷穗沉甸甸地低下了头。 树叶开始变色,有的从绿色渐渐转为黄色或红色。草丛中的野花也逐渐凋谢,大自然的色彩开始从浓郁的绿转向多彩的斑斓。 【 节气文化】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也叫“荷花灯”,在中元夜将其放在江河湖海之中,随波逐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沿海地区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 【 节气养生】 处暑代表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变化的节气。阳气炽热而催熟万物后自然退位,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早睡早起伸懒腰 处暑一到,起居作息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早睡早起,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 其中,“早睡”可调养人体阳气,“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大家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预防“秋乏”,有条件者,还要适当午睡。 生津健脾清燥润肺 为免燥邪伤人,秋季饮食当“以润为贵”。秋季燥气当令,燥伤肺,在饮食方面,人们应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平时可选取百合、银耳、川贝、莲藕、荸荠、梨、蜂蜜等具有润肺清燥功效的食物。 在补充动物蛋白方面,除蛋、奶外,鸭肉富含营养成分,滋阴清热,生津健脾,是秋凉之始的不错选择。 【 诗意节气 】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