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感言 > 读书名言 > 读书名言 《春蚕》读后感350字 读书名言2021-03-2060举报/反馈 《春蚕》读后感 《春蚕》是文学巨匠茅盾的作品,很强烈的反应了社会时代的风气,是一部带有讽刺意味的小说。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主人公老通宝,而是他的小儿子阿多, 关于茅盾的读后感。阿多心地善良,勤劳能干,“高兴起来时,什么都肯做,碰到同村女人们叫他帮忙,拿多重的家伙他都肯。”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单靠勤俭工作,即使做到脊背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但是他仍旧很高兴地工作着,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快活,正像和六宝调情一样。正因为年轻所以免不了要偶尔胡闹一下,与六宝的调情也使得阿多这个人物更加鲜活,更加贴近生活。当他发现荷花来自己家蚕房里偷蚕时,答应她隐瞒此事。这是因为荷花的一番话打动了他,荷花说,他们不把她当人看,正是由于村民们对荷花的冷漠,把她当成“白老虎”,所以才激起了荷花的复仇心理。由此也看得出茅盾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不再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她们接受新思想的能力甚至比男性还要强。比如在作品中四大娘主张养洋种的蚕,这与因为一个大蒜头不知忐忑了多少天的老通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通宝迷信、中规中矩,却也是中国千万农民的代表。他的那种封建迷信思想在传统农民身上是根深蒂固的。当荷花家的收成不好时,全村的人都对她很避讳。只有在阿多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新思想的火花。他不相信那些鬼禁忌,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如果《春蚕》有续集,阿多会投身革命吧。 《春蚕》表现出了茅盾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1、人和人,别说配不配,合适就好。 2、人的一生,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 3、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在哪里 下一篇 家事每个人幸福的港湾,家庭生活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安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家庭生活经典语录 写段我的家庭生 相关文章 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500字 《富爸爸穷爸爸》读后感1400字 读《暑假奇遇》有感400字 读《孩子自觉我省心》有感 - 读书笔记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450字 高三读后感:《三国演义》800字 《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读后感600字 读《十个烧饼》有感500字 长腿叔叔读后感600字 读《中华读本》有感 《三字经》读书笔记400字 梦里红妆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 读书笔记 《急速蜗牛》观后感300字 《只拣儿童多处行》读后感300字 读《根鸟》有感600字——与梦同行,坚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