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纲要 :土楼有个缺
刘纲要,湖南省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湖南华菱湘钢员工。作品散见于《冶金报》《湖南日报》《小小说月刊》《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中国冶金文学》《湖南工人报》等报刊。出版有长篇小说《榴莲飘香》,小小说集《丢失的“香柚”》《嘿,自由侠》。
早晨的光线还不是很明朗,我们按照昨晚上客栈老板的指引,就在小镇附近看看,说有不少的土楼。一路奔波劳碌,也没问太多,而且,客栈主人的轻描淡写的态度,似乎土楼再平常不过,也就少了一份新奇。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镇,早起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跟我家乡类似。以游客身份进入当地,总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才好。这里,群山环抱,雾气弥漫,有着很是大众的小高层楼房,一条小溪绕着小镇流过,落差高的时候会发出哗哗的声音,显得格外宁静。
一栋土砖房进入了视线,房前杂乱地堆放着杂物,觅食的鸡四处可见,是我熟悉的乡村风格。顺着大路过了小溪上的小桥,步入小镇,也不见陌生的景致,我们仿佛小镇人在买菜吃早点。街上常见的房屋风格中,偶尔会冒出一处土砖房,显出岁月沧桑的痕迹。有人说,这就是土楼,曾经是这里司空见惯的房屋。走近土楼,里面光线昏暗,隐约可见斑驳的时光,好像一位老人,静静的坐在这里,看着世间万物的变迁。又好似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一处不合时宜的建筑,悄然隐退于江湖之中。
回来的时候,站在溪流上小桥的视角看先前遇到的土楼,阳光映照之下,又是一番景象,土楼变得雄伟壮观了。
我喜欢这种感觉,一种不做攻略,顺其自然的感觉。由一种迷迷蒙蒙的状态,逐步看清认识了解的过程,是事物发展本身的规律。或许有点慢,但也有些妙处。
在路上,不时会被路边的蔚为壮观的土楼群所吸引,停车,远远地拍照。这些土楼,或依山或傍水,在这样的群山环抱里,这样的建筑是很显眼的,看惯了普通的乡居民房,通常是独门独栋的散居格局,这家伙,够壮观的,或横跨在山间,或耸立于水边,如同一个中世纪的城堡,会让人为之一振。
土楼,在历史上是很有些名气的,在世界上都属独一无二的,据说外国人在看到卫星图片拍摄的环状不明物时,对中国福建这个区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东方,总是充满着神秘的气息。当然,那是土楼,卫星下的土楼。能够在卫星图片中看到的建筑,可见土楼的环形规模是足够大的了。
土楼的模样,平视的角度,远看就像一顶帽子,只不过顶上是漏了空的,准确些说,是一顶太阳帽,既遮阳,又透风。近看的话,土楼上的窗户,或者是枪眼,像是人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外面。
到了官方认可的景区,这里的土楼显得整洁漂亮多了。周围是公园一样的绿地,花草,众星捧月般衬托着一座高大的土楼,外墙是穿了新衣服一般,鲜亮的土黄色;许多的红灯笼高高地挂着,增加了喜庆的气氛,也像是女人的耳坠,多了一份柔美。这里要买票参观,配套有停车场,商店,民俗博物馆;这里不能吸烟,设置了垃圾箱,有着明显的现代文明,但是,总觉得与土楼不相适宜,有种本该属于山林的动物,被人为地装进笼子的感觉。反倒是楼前的一片菜地和荷塘,与土楼相映生辉了。我便走了过去,从那个视角去看这个浓妆淡抹的建筑。
其实,每个土楼都有一个名字。我们进的土楼,叫怀远楼。墙上的资料显示,此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距县城54公里,建于清代(1905-1909年),为简氏十六世简新喜所建,坐北朝南,占地1384.7平方米,建筑面积3468平方米,为双环圆土楼,外环土楼为土木结构,内通廊式,楼高四层,13.5米。内环楼为砖木结构,里阔三间。云云。专业人士对这些数据应该是会有些感觉的,而我们,只是看看哪里是客厅,哪里是卧房,至于厨房,设置在楼下的空坪里,很是狭小;厕所据说是在楼外,因为所谓影响风水吧。
土楼内,还住着居民的。他们在游客的好奇的眼光下生活,当然,也有的在门口摆了他们的手工品出售。不知道他们对于这样喧闹的日子,是否喜欢。我想问问,却又觉得是一份打扰。
这一带,土楼很多。除了土楼的名字不同,形状也有差异,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方形的少见;有高的也有矮一些的,感觉就像人之胖瘦。
在土楼待久了,会失去原先的神秘,也会发现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秘密。
土楼多少会让人想到城堡,或者山寨,具有防御功能。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出入,还有瞭望口,或者枪眼,可以想象一百年前,生活在群山环抱中的人们,遇到了怎样的危险,才会想出这样的招数,建起土楼,把散居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抵御敌人。
土楼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在福建、江西、广东几个省份都有。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或“族群”。一般而言,客家人是始于秦朝末至宋朝初的南迁汉族人在闽、粤、赣交界地区,融合了畲峒山区少数民族等形成的民系。几千年历史,因为战乱、饥荒,客家人有五次大迁移,逃往深山老林。闵赣粤这一带,历史上属于南方荒蛮之地,利于躲避兵荒马乱。客家,应该是客居他乡之意。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历经千辛万苦,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共度难关。因此,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圆圆的土楼,封闭的结构,是生存环境衍生的产物。
不过,这个历史产物却是充满智慧的。这些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从山村民居建筑层面看,这无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已经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范畴,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然是非同凡响的。
一座土楼,大大小小,一般是按照家族,或者村落聚居。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土楼的群居生活模式,已经有些不适应现代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了。和平年代,盛世繁荣,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需要,而土楼的局限性显露出来了,狭小,私密性缺失,厨房的不便等等,使得不少年轻人走出了封闭的土楼,在土楼外盖起了独门独户的房屋。
房屋需要人烟,土楼没有人居住则难以保存完好。这里的土楼,大多有人住在里面,但也有荒废倒塌的。那些被圈定为“文物保护”的土楼,也要安排人居住,同时,还要收取门票。毕竟,这些土楼是需要钱来维修保护的。
土楼里的人家,敞开了大门,年轻人当着导游,年纪大些的,在家门口摆起了茶叶、手工艺品等,也有许多的餐馆、客栈应运而生。沉寂了百年的土楼,以开放的心态,与外界的发展接轨。我想,这种变化,应该给客家人带来了一片商机,他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实际上,已经有些客家人先一步富裕起来了。
年轻的女导游就是土楼里的客家人。她带着便携式话筒,给我们作讲解,带来带去带到了她自己的家里,推荐着她的各类茶叶。她在土楼的家只是做生意用,自己已经在土楼外盖了普通的楼房。她还介绍,住在土楼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成家后,一般会住土楼外。有些土楼,没有列入旅游景点,也就没有什么商业价值。有些商家来投资开发土楼作客栈,大多不成功,原因却是住户思想不一,有的同意,有的说习惯了土楼,不差这几个钱。我只在云水谣景区附近,看到了一座叫“德风楼”的土楼,大门口挂了客栈的招牌。进去看了看,只看到一楼的“天井”,热闹得像一个集市,楼道被警戒线挡住,不能看到土楼客栈的模样。私下里觉得,一楼的场地不应该是集市,而是花草或茶座,会更雅致一些。
就在女导游讲解的过程中,一个男子走了过来,女导游笑着向他打过招呼,男子叽里呱啦说了几句客家话,女导游也答复着。看男子的表情是严肃且不悦的,便问女导游发生了什么?她解释说,让她带游客上楼参观时,不要大声喧哗,他的家人已经睡了。或许还有不太客气的话,女导游没说罢了。
我们便像学了轻功一样,悄不声息地在木板楼上参观着,只是心里更加珍惜了一些。
承启楼,号称“福建土楼王”。“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
我们到承启楼的时候,天已黄昏,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无人售票。我们在外围感受了他的土楼王的风范,看到了门口的信息资料,对这个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8)的土楼,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传在建造过程中,凡是夯墙时间均为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后,天才下雨,承启楼人有感于老天相助,所以又把承启楼称作“天助楼”。
我们想进入到楼内,顶礼膜拜土楼王的神秘,对这个建筑面积为5376.17平方米,外形是按八卦形状建筑而成,一环套一环,一共有四环,从外到内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看个究竟。可是,门口的保安,守住了大门,严格履职不让进。看来,对文物的保护是够严格的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赶往承启楼。晨曦中,站在承启楼内的四楼,俯视整个土楼王,感受着他的高大、厚重、粗犷、雄伟。他的大,从我的16mm广角视角里可以知道,无论怎样调整,都不能拍摄出圆形的全貌。圈内的地上,也有错落的房屋,除了有厨房,还有供着神灵牌位的祠堂。相比那些设施简陋的土楼,承启楼的确“豪华”多了。
土楼建筑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兵荒马乱时代,人们躲避战火的一种生存方式。然而,让客家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藏身于深山老林之中,早已被卫星发现,经济的发展或旅游的需要,又让山外的人打通山的隧道,修了一条条公路进到山里,参观他们的土楼生活,品尝他们的美食,买下他们的土产。毕竟山外的人,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些为江山打打杀杀的人了,是怀着好奇与善意进山的。他们没有抵御,也无法抵御历史的脚步。如今的土楼,已挂上大红的灯笼,喜迎山外的客人。
我感觉,封闭式建筑的土楼,已经被打开了一道缺口,年轻一代已经开始走出了土楼密封的“圈圈”,在土楼外建设开放式楼房,融入了当今时代大潮。居住在土楼里的老人们,也敞开了心扉,以各种土特产、参观等商业形式,欢迎山外的游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luhuso@163.com,本号收录散文、诗歌、短小说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
(责任编辑:水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