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美也
玉,石之美者,也是石之君子者。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何精雕细琢,玉早已成为了国人眼中独特的中华文化象征。玉像是一位风姿绰约的东方女子,精致而不俗,内敛而深情。有一种独特的神韵存在。当在柜台中见到静静存在的玉石时,总觉得自己会不经意被它的魅力吸入其中,在柜台内柔和的灯光折射之下,玉石折射出迷离的光芒,如同一汪秋水,波光潋滟,空灵澄澈。光泽于玉石表面盈盈流动,闪着点点星光,经意间便惊艳了我的心。玉石,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有用玉来形容人美好品质的习惯。“君子比德于玉”,玉常成为君子之名的代名词,“君子如玉”也由来于此。人们爱玉,赏玉,惜玉,关于玉的诗句佳篇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荀子的“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草不枯”也给予了玉很高的评价。玉是“凝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的自然产物,但在国人心中,玉的存在早已经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而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上的一种寄托: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守身如玉的坚贞情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顽强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相处之道等等这些以玉冠名的精神品质早已经成为国人骨血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年前曾经过一家玉石店,被一款叶状玉佩吸引住了脚步,当我的目光紧随它而动时,眼前不由得一亮,询问店员是否可以直接接触观摩时,得到许可的我小心翼翼的捧起这一玉佩。它闪烁着柔和的光,清翠温婉,在玉的表面上荡漾着清韵,细腻紧致的纹理有着独一无二的走向,我轻轻地触碰这圆润的顶角处,一丝清凉从手指间传入心底。后虽由于囊中羞涩,不能将这一个玉佩带回家,但对于玉的向往却从未停歇。遥想古代才子佳人,衣襟翻飞间腰际旁均爱悬挂上一枚玉佩,随着步履移动间玉佩也开始摇晃,环佩叮当,响声清脆悦耳,极易令人遐想还未见到的人究竟是怎样美好的模样。而民国时期女子,最爱的便是着一身旗袍配上简简单单的玉饰,一根玉簪,亦或一个玉石吊坠,将贤淑温婉的气质完美的衬托了出来。在《周礼》中曾记录了六种被称为“瑞”的玉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统治者用它们来祭拜四方天地。此时,玉是代表与天对话的法器,代表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对玉器的膜拜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定。而自秦始,便一直开始使用用玉雕刻的器物作为传国的传承物,这便是玉玺沿用的由来。玉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默默占着一方天地。世界上最精彩的玉,产于新疆。凝固的玉脉,在大山的腹中,深藏了亿万年。而它是大自然最精彩的结晶。随着天地沧桑,一部分玉脉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风雨冰雪之间,又呈现出玉的别样姿态。一部分玉滚落在山涧、河流之中,这玉是一大群星星般的魂魄,人们称之为“仔玉”。玉的产生与风雨雷电,水火冰雪相亲相融,是真正承受了天地灵气的人间精魂。玉是大自然对于人类最美好的馈赠。白落梅曾说:“其实每块玉都在寻找它真正的主人,纵然走过山重水复的乱世红尘,有一天也会和你不期而遇,相约和你同游这烟火人间,那么,在有限的时光里,等待或者寻找,那块属于自己的玉吧,不求地老天荒,只求一世情长”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块玉吧,即使不能拥有,也在遇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即便是抛开玉的本身价值而言,玉带给人们的宁静和心灵上的一种慰藉也足以让人珍惜。如果当代社会的人们能够竭力去做到“君子比德于玉”,以玉去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对如今有稍许浮躁风气的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校正。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