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菊韵】春光无限满高原(报告文学) 优美散文2021-04-03199举报/反馈 繁荣现代的延安城镇 日新月异的延安农村 意气风发的延安儿女 说到陕北延安,人们无不感到亲切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因为那里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毛主席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同时,人们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那里是黄土高原,是西部,是老少边穷地区。于是,又会产生一种忧虑,一份牵挂:那里的人们现在生活得好吗? 这里,我们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如今,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延安人民继承和发扬当年的“延安精神”,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启动了国家级的治沟造地的重大工程,一个崭新的“陕北的好江南”正在逐步呈现。 第一章赛江南的秀美山川 多少年的期盼,多少代的追求, 年轻的高原人赶上了好年头。 ——摘自歌曲《西部放歌》 这两句《西部放歌》中的歌词,把黄土高原人盼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盼望过上好日子的急切心情和终于赶上好时代的喜悦心情,同时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止是高原人,全国的同胞都跟着他们一块激动一起兴奋。因为,多少年来,西部人民的安危冷暖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一幅心中美丽的画卷 没有去过延安的人们,对延安的那种景慕和向往,感受应该是相同的。 我对延安的向往,缘自20世纪60年代。还是在我读小学六年级时,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题目就叫《延安》,后来才知道是节选自作家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那篇文章一开头就写到:“延安,周围是山,延河绕城流过。城东的宝塔山上有雄伟的九级宝塔,城东北的清凉山上有万佛同和四季常青的松柏。在这些名山、宝塔的映衬下,延安城显得格外庄严美丽。”接着又写到,“党中央和毛主席住在延安,延安就成了中国的心脏,成了中国革命的司令部,成了胜利的发源地。”“天上有亮晶晶的星星,地下有朗朗的流水声。民主圣地——延安的夜晚,该多美呀!” …… 那篇节选的文章大约有1800多字,因为文章中描写的特别美,更是因为延安那个地方太美丽了,所以特别的令人喜欢。很快我就能从头到尾地背诵下来了。至今,50多年过去了,我还能背诵其中的一部分。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延安便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去瞻仰革命圣地延安也成为我的一桩夙愿。 1983年,我于部队期间曾在**西安政治学院参加为期半年的全军政治理论教员培训,我和全班120位学员,都盼望和要求能去延安,可因为教学任务较紧,加之那时西安到延安连火车都不通,高速公路更谈不上,交通十分不便,没能如愿。那年5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渭北考察农村改革,参加麦收劳动时,我们曾经爬上高高的黄土塬,翘首北望,希望能够看到雄伟的延安城,看到那巍峨的宝塔山。然而,水远山长,关山阻隔,只能在心中默默地念想。转业到地方后,也曾几次安排红色之旅,均未成行。后来又听说我所在的省土地局的总工程师从西安去延安,因山高路险等原因,途中出了事故,不幸罹难。由此想到,去一趟延安还真的不太容易呢。 一缕胸中不释的忧悒 建国以后,延安一直被作为革命圣地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全国人民所崇拜所景仰。可是,由于我们国家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接着又有抗美援朝战争,又有三年困难时期,又有**运动,尤其是到了**后期,国家经济建设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其经济建设,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始终没有得到一个较好的改善。尽管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关怀着延安,尽管全国人民始终惦记着延安,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大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那时不仅仅是延安老区,还有井冈山老区、沂蒙山老区、大别山老区、太行山老区等等,都没有脱离贫困;而且又不仅仅是老区,全国各地几乎都差不了多少。国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来扶持,沿海也帮不了内地,城市也帮不了乡村,谁也帮不了谁,大家都在穷困中煎熬。 延安人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3年6月,**总理陪同外国贵宾来到延安。那是周总理离开延安25年后头一次回到延安。之前,周总理对工作人员说:“全国解放后我自己一直没有回过延安,也想去看看。”“党中央在延安13年,这次要好好看看延安啊!”可是,当走进当年在延安的一位老邻居的窑洞时,总理沉默了。因为当时正是**的后期,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本来就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延安,人民群众的生活就更苦一些。周总理看到延安乡亲们住的、吃的、穿的、用的,变化并不太大,老百姓的日子不太好过,心情很沉痛。尽管乡亲们一再说,他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可总理还是没法松开他那凝结的眉梢。周总理请几位乡亲们吃饭,主食是小米饭。乡亲们开始非常高兴总理请他们吃饭,吃得很香,可吃着吃着就不吃了,原因是那时实行粮食定量,乡亲们怕吃多了就占了别人的份儿了。看到乡亲们的这个情况,总理心里明白了,他便给乡亲们加饭,让他们吃饱。乡亲们还是不吃。这时,总理掉泪了。乡亲们看到总理掉泪,也都含泪吃完了总理给他们添的饭。送走乡亲们的那个夜晚,周总理一直在沙发上坐到凌晨。他在想,共和国的总理用什么报答养育过他们的延安父老乡亲呢?在送走来延安参观的外宾后,周总理没有立刻回京,而是和陕西省、延安市的领导,一起研究如何将延安的生产搞上去,将群众的生活搞好。可是,当时正处于**中,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阶级斗争,全国的经济工作处于一片无序的混乱之中,总理尽管有一片良苦用心,却也无力回天。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东南沿海地区很快发展起来富裕起来,紧接着,全国各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人们期望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尽快发展尽快富裕起来时,可延安这个名字再次出现时,便常常与“老少边穷”四个字联系在一起,此时,人们心头泛起的便是一缕缕难以释怀的忧悒。 一次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叩问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人们的心立刻被振奋了,大家为西部高兴,为西部欢呼。我虽然生活工作在东部沿海城市大连,然而,我又常常犯“杞国无事忧天倾”的心思,惦记着西部大开发究竟怎么样了? 那是2005年7月,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年之后,我因事到了位于甘南草原的合作市和碌曲县做了一次访问,在那里做了一夜的停留。由于当时我还兼任中国国土资源报大连记者站站长,便更多地关心起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以来,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于是便就这个话题与碌曲县委的山副书记聊了起来。当谈起这个县的自然情况时,他介绍说,全县土地面积近5300平方公里,有7个乡镇,3万多人口,大多数是牧民,而且有一部分目前仍然过着游牧生活,但生活温饱问题早已经解决。 我说:“西部大开发以来,这里农业生产有什么新的发展吗?” 山副书记说:“因这里海拔太高,农作物中只能种植一些青稞和油菜之类的作物。” “既然草场面积较大,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因地制宜多养些牛羊,发展畜牧业呢?” “我们全县目前有50万头牛羊,这已经达到了极限。”山副书记说:“一定量的草场只能放养一定量的牲畜,过量放养会导致草场退化,不仅达不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反而会破坏环境。” “那么,咱这里有什么矿业可以开采的吗?” “矿业倒是有一些,但是,目前,正在进行科学论证。”山副书记不无忧虑地说:“别看我们这里山清水秀,但是,自然环境和植被相当脆弱,看上去山坡一片绿色,绿草之中开遍了鲜花,五彩缤纷的,像一张厚厚的美丽的大毯,可是,人们哪里清楚,那草皮下面的土层,真的比毯子也厚不了多少。一旦因暴雨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因素造成山体滑坡或破坏,就很难恢复。”他说着便指着前行着的车子右手处的一处裸露的山坡:“那里就是一块被破坏了的山体,因土层太薄,连续几年植上草皮又几次都被雨水冲毁。如果大面积的开矿或开发,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了山副书记的介绍,我明白了许多,看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离开甘南,我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想法扎实了许多,深沉了许多。原来,我曾天真地想,有了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有了国家对于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有了全国人民的支援,西部很快就会发展起来,黄土很快就会变成黄金,高原很快就会变成粮仓。其实,真正要实现西部大开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提一个口号,发一个文件,便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延安同甘南一样,同处于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西部。延安会比甘南好些吗? 一番亚赛江南的景色 “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用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归田赋》里的这几句诗来描绘仲春的三秦大地,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车子从西安出发,过了渭河,驶过关中平原,便奔驰在莽莽的黄土高原上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的景色,各种花草在温暖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里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更有漫山遍野的槐树,槐花含苞欲放,那些抢先绽开了的,雪白的枝头上,峰喧蝶舞。举目望去,早已有牧峰人将一排排蜂箱摆上了山间坪坝,为自己也为人们辛勤地酿造甜蜜的生活。一路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陪伴我们直到延安。这让我完全转变了对陕北旧有的印象,黄土高原变了,变绿了变美了。 吃过午饭,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我们又马不停蹄,来到延安市治沟造地的试点单位之一的宝塔区,来到了甘谷驿镇的石家河流域和顾屯流域的治沟造地现场。那里的景象不仅让人眼前一亮,那完全是可以称之为秀美山川的崭新景象。 我们站在石家河治沟造地的田间横坝上,远远望去,一块块平展的田畴里,农民们已经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有的覆上了白亮亮的地膜,有的地块苞谷苗已经钻出地面,翠绿惹眼。横坝上,村道旁,新栽的树木整整齐齐,一片葱绿。山坡上,前些年退耕还林时栽植的树木,早已经青翠茂盛葱葱茏茏了。在这里,我们再也看不到自然雨水冲刷出的横七竖八的原始沟壑,再也看不到枯藤老树荆棘丛生只长野草不长粮的荒芜景象。 石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林告诉笔者说:“石家河流域面积有9平方公里,主沟道长5.2公里,有支毛沟19条。流域内有818口人,在项目实施前,有基本农田736亩,人均0.9亩,亩产只有300斤左右。以前,光靠那点低产田,吃粮将供嘴,花钱就别提了。他们村中293口人中,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去了,长住在村里的只有65人,有劳动能力的只有10人。” 2012年3月,这个地方实施了治沟造地工程,按照山、水、田、林、路、坝、渠统一规划的思路,对原来分散在沟道里的的奇形怪状高低不平面积大小不一,既不能排涝也不能防旱的耕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共整理出高标准基本农田1103亩,其中新增耕地367亩。为了保证新造地耕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他们在上游新建骨干大坝1座,维修加固中型淤地坝两座,修建石砌溢洪道和排水渠3.5公里,修建蓄水池1座,新建阶梯坝96座,排碱井25口。还在耕地两侧的护坡上和田间道路旁,栽植刺柏、刺槐、紫穗槐2.2万株,种植灌木和植草3000亩。做到了山上退耕还林,上下治沟造地,形成了蓄泄完善的防洪体系,排灌结合的农田保障体系,林草相间的坡面防护体系,达到了“蓄住天上水,拦住沟中泥,整治沟坝地,增加口粮田,稳住退耕地,荒山变青山,浊水变清水”的治理目标。李富林望着这遂心的土地高兴地说:“治沟造地后,我分了11亩,如果钟苞谷,按照每亩800公斤算,每斤1元钱算,我家的收入就可以达到过去的好几倍。” 在同是甘谷驿镇的与石家河不远的一个叫做顾屯流域的地方,这里离延安市不到50公里。流域面积有40多平方公里,主沟道长12公里,流域内有顾屯、何家沟、背河村、薛家沟等6个行政村,共有606户人家,2191口人。这个流域治沟造地项目总规划面积为7897亩,新增耕地2080亩。工程项目分三期实施,2011年和2012年已经分别完成一期和二期工程,完成造地面积5697亩。2013年即可完成全部工程项目。这个工程比起石家河的工程还要宏大。我们站在项目工程的大坝上,坝上坝下,一大片一大片平整的耕地,尽收眼底。每一片都有一二百亩之多。耕地旁有坚固完善的水塘和排洪渠,护坡林成行成排,田间的道路正在紧张地施工。田地里,一些农民正在自家分得到田地里忙碌着。何家沟村67岁的村民曲建东老汉激动地说:“这地再好不过哩,有了这样的地,我们这里也就会和江南一样哩。几千年来,农民怎么敢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哩。这真是千年等一回哩。我年龄大了,渐渐种不动了,这是子孙后代们福气哩。”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一辈子,与书为伍,我们活得干净而清新,充实而坦然。当你烦躁时,打开一本书,读上几页,你会安静下来;当你空虚时, 下一篇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踏着秋风落叶,欣赏着由秋入冬的美景,驱车回老家,一路上思绪万千。 好久没在老家吃饭了,接受 相关文章 枕中新记 精选红袖添香的精美散文 大学四年最震撼的一件事 一帘花雨,半弯情思 那片苇岸,那些鸟,那抹夕阳,那份暖 茉莉 霜染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掌握自己的春天 生日礼物 夜孤人 素笺墨香,流年凄婉 杂感 在岁月中,学会释怀 二胡 心旷神怡九寨游 润不开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