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小时候的年味为何会那样浓?(一)

优美散文2021-04-03134举报/反馈
小时候的年味为何会那样浓?(一)
到了阴历小年,似乎人就要忙起来了。街道上的春联也挂起来了,花花绿绿的年画铺的满地都是。爆竹声也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人们的节奏明显比往日快了许多。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潮涌动。
再过七天就是大年三十,按照农村人的习俗,过了阴历年,旧的一年才真正翻过。老天爷也像是开了眼,雾霾了整个冬天,临近春节却是异常的好天气,天高地远,悠悠的飘着几丝云彩,存心要奖励给辛苦一年的人们。
记得小时候,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节前的荡秋千。大人们会凑钱,买来整盘的新鬃绳,两头套在皂角树碗口粗的斜杈上。荡秋千可能是开年最有意思的活动,胆小胆大的都会围成一圈,先是看大人们挡。大人们会分成几组,比赛荡秋千,主要看谁挡的最高,有没有特别的花样,和惊险刺激的动作。
刚开始,旁边的人会拽着绳子,送荡秋千人一程。借助外力,荡秋千的人或蹲或站。在秋千快要落地的时候用力蹬向对方,把对方送到七八米的高空,而在秋千挡向自己的时候,对方也会把自己送向高空。那种感觉就像是长了翅膀的小鸟,极尽自由轻快。
胆大的,会在秋千挡起来的时候,俩人站成一条直线,每人一只手抓着绳子,另一只手和半个身子会斜向一侧,就像蝴蝶在高天上翩翩起舞,名为蝴蝶展翅。当然还有倒挂金钩,仙人指路,童子拜佛,我们这些站在周围的小孩,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心理嘀咕着,等自己长大了,也要像那些大人一样博得别人的掌声和羡慕的目光。
有的大人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练胆,会用一根指头粗细的绳子把孩子固定在那根主绳上,然后自己在秋千的另一头,把孩子挡向高空。那孩子随着秋千每一次腾空,吓的都会哇哇大叫,等秋千终于落地的时候,已经是涕不成声。
其他没有排上队孩子,就一窝蜂的嘲笑那个被吓哭的孩子,每一个脸上都露着毫不畏惧的神情。荡秋千的地方,每一天都会围满一整圈人。这个活动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
按照习俗,小年的晚上是要祭灶的。用菜油烙出又黄又脆的坨坨馍。献给掌管一家人口粮的灶婆灶爷,也献给即将要出门为全家人驮粮食的灶马。那灶马是贴在厨房灶神神龛下的,并且马头朝上,意味要跋山涉水的样子。全年人一年的口粮,好像不是自己辛苦从地里种出来的,而是灶婆灶爷牵着灶马驮回来的。
当然家境好一点的,会买来小圆筒一样乳白色的灶糖,上面沾着诱人的芝麻。当然那是绝佳的美食,穷人家的孩子,也只能是想想而已。一般的家庭,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会掰几块黄土回来,敲碎,和着玉米,炒上整整一筛子玉米豆。算是过节大人和孩子的零食。
炒玉米是有讲究的,和着黄土炒出来的玉米一般比较酥脆,也不易炒焦。穷人家炒玉米豆也会相互攀比,谁家炒的玉米豆,爆出的玉米花最多,预示着谁家来年的光景会越来越好,玉米开化节节高。手艺不好,炒焦玉米豆,也大有人在。每当这时,家里老人总是唉声叹气,气的直跺脚。
小年的第二天,就是“扫灰圲”的日子。也就是现在的大扫除。人们期望通过扫灰圲这样的活动,把一年的晦气,把一年的霉运,把一年的病病灾灾全部清除干净,以全新的形象迎接新年的到来。就好像,以前那些贫困多灾的日子,会像日历一样,轻松掀过去似的。
那时候,我们家还住的土胚房,除了把屋里屋外的卫生彻底打扫。母亲会在土崖上抠几块白土回来,放在一个瓷盆里。然后浇上水调和匀后,用一根常常的刷子,把泥水均匀的涂抹在平整的墙面上。第二天墙面干透后,会泛着泥土特有的亮光,像新房子一样。
房间里,靠着炕的围墙,会全部贴上报纸,再在报纸上贴上一两张花花绿绿的年画,瞬间不大的屋子,也会蓬荜生辉。当然,烧了一年的炕,炕灰也是需要清理的。却常常会在炕灰里发现烤熟的鸡蛋,继续下去,会发现好几只。卖是不能卖了,这是生活对辛苦劳动孩子们最好的奖励。
过了二十四五,就该蒸年馍了。先一天晚上,开始发面,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开始忙碌,劈柴的劈柴,打水的打水,烧锅的烧锅,揉面的揉面,剁馅儿的剁馅儿。整春节的头锅馍,一定大有讲究,就像炒豆子一样,为了奔个好兆头。如果馒头开了花,预示来年会事事顺心。如果被气流水淋上,蒸出来的馒头发青,所有的人都会闷闷不乐。此时连小孩子都不敢大声说话。
开年的头锅馍,在一家人的心里异常的重要。所以蒸馍的环节,母亲一定是最有发言权。她会对所有人发号施令,连一家之长的父亲,都得听她的指挥。每一个操作步骤母亲都会倍加小心。从开始的发面,排面,揉面,上笼,围笼,火候,时间,都要严格掌握,巨额不能有半点马虎。
用一天时间,蒸满整整一蒲篮的年馍。有蒸馍,有菜包子,肉包子,糖包子,豆沙包子,油面包子。那蒲篮的年馍,要从腊月吃满正月。当然也是一种炫富的手段,比手艺,比黑白,全在那一笼年馍上。不仅仅是做给家人,也作为贡品,供奉给家里的神仙和祖宗。
年馍蒸过,就该是杀猪煮肉的日子了。那些杀猪的人家,大都是家里有红白喜事,要不就是家里比较富裕。一般的家庭都会花钱割几斤肉过年。
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也能杀一口猪。这个愿望直到我上班的那一年才得以实现。因为只有家里杀猪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梦寐以求的“杀猪饭”,并且对孩子来说,还有意外的小惊喜。
按理猪杀倒后,是要感谢杀猪的屠夫,顺便邀请家族里德高望的老人和那些帮忙一起杀猪的邻里。杀猪饭,一般由主家直接从案板上取来新鲜的猪血,放盐瑾成块、同猪肺、猪肝、猪心、猪肠烩成一锅。每人一碗,连汤带水吃下,在寒冷的冬天,杀猪饭无疑是北方农村人们期望已久的美味。
有时,细心的主家,会临时准备几碟凉菜,一壶白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着收成和庄稼,说着家里家外,品着小酒,吃着小菜,爽朗的笑声,在小院回荡。年的味道,似乎在这样有酒有肉的的日子里,才显得愈加浓烈而意味深长。
对孩子们来说,除了美美吃上一顿杀猪饭,那个被屠夫吹起来的猪尿泡,无疑是过年期间孩子们最好的娱乐用品。一群孩子你追我赶,一场乡土足球赛就这样在门前的场院上展开。只玩到开学的时候,那只猪尿泡变蔫为止。判别一个屠夫手艺的好坏,除了猪要杀的好,功夫全在吹猪尿泡上。
原创: 高原麦客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