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第一任老师

优美散文2021-04-0478举报/反馈

谈到母亲,我总有很多话要说,细细算来,从小到大,单是写母亲的文字就有10几篇。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觉得我的母亲无愧于这个称号:她不但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最初的生活常识,也给了我精神底色,教会我怎样做人。
母亲是坚强的。这一点,我在其它篇章中已多次谈到过,在此我只想再简单重复几句:父亲去世时,我的母亲年仅33岁。一个普通乡村女性,几乎没有什么收入,面对一个瘫痪老人、四个不懂事的孩子,独自肩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路艰难地向前挪动,再苦再累也尽量不让老人、孩子受委屈,虽然常常愁肠百结,甚至有时伤心大哭,但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始终对未来怀有信心。身在弱势地位,她没有自我放弃,为了老人孩子,她要表现得顽强,她不能让势力的人们看不起,无论当植棉组长、幼儿园长,还是管仓库、收鸡蛋,或者做妇女主任,她都尽心尽力,干得很出色。逆境可以毁掉弱者,也可以激起强者的志气。母亲的坚强,更多的来自于对亲人肩负的责任。为了老人孩子有个依靠,她必须如此。现在我们早就长大了,陆续步入了中年,母亲渐渐老了,但那种坚强、乐观的心态没有随之消失。
母亲是充满爱心的。首先母亲对父母至敬至孝。就尽孝而言,不在于儿女给老人多少东西,而在于是否尽力尽心。我们小时候家中十分艰难,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孝敬老人,有一次我们去池塘捉了几条鱼,母亲就检出最大的拿去孝敬了外祖母,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从中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三奶奶瘫痪后跟了我家,父亲去世后,母亲怀着身孕还是坚持每天抱着三奶奶上床、下床。母亲对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很亲近,有一次二舅来我家,家中没有白面,母亲就去别家借,坚持给二舅做了面条吃。每次村里放电影,母亲都让我们把小姨叫来一起看。母亲对我们更是疼爱、关心,有了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省给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受继父的委屈,她自己终生没有再嫁。由于担心孩子骨头还没长好,母亲不让孩子干重活,比如不让我去村西头的井边挑水,怕伤了腰一辈子病病怏怏。
让我赞赏的还有母亲那明智的教子方法,“爱而不腻,严而有度”,常常以当着别人面夸赞孩子优点的方式,巧妙引导我们向善、向真、向美,是真正意义上的“赏识教育”。我每到一个新学校,母亲都回去学校和我们班主任见个面,主动与学校沟通情况,让老师们放心地对我们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其实,父母关心的爱是没有止境的,一直到现在,我的母亲仍然时常惦念和关心着我们,她在妹妹那里住时,我每次去,她都问及我妻子的身体情况,我和妻子一起去时,她就问及我的儿子:“**往家打电话了吗?”
母亲的爱心还不止这些:父亲生前爱交朋友,父亲去世后有的朋友怕惹麻烦不再上门。但只要有来的,母亲都会热情招待。记得有一次,一个邻村的瘸子叔叔春节后讨饭来到我们村,母亲递烟、泡茶,还拿出一些自己孩子都不舍得吃的东西给了他。母亲说,他是你爹的朋友,三年困难时期到火车上偷东西被轧掉了一条腿,很可怜的,母亲常说:“人,不到难处不下跪,不到屈处不落泪。谁都会有难处,能帮就帮一下。”母亲对相邻也很好,村里谁家死了老人或着娶媳妇,只要来叫她,母亲都会尽心尽力去帮忙。母亲总是教育我们不要小瞧别人:“不到八十八,不要笑话人家秃和瞎,”世事多变,谁也说不定将来会怎么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些道理母亲一再提起。
母亲是聪慧的。母亲的记忆力很好,好多事我们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母亲常常还记得很清楚,越剧《梁祝》里的唱词,我听了多少遍也记不好,母亲却能背得很熟练。母亲其实上学时间非常短,就是刚解放时上过一段妇女识字班。在我的眼里,母亲是多才多艺的:母亲的剪纸在全村数第一,谁家孩子娶媳妇,都请母亲去剪窗花。剪裁衣服之类活儿,母亲看看就能无师自通。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不愿意一有事情就去求助别人,所以垒灶台、盘火炕、盘炉子、修农具一类的活儿,母亲就自己来做,做得一点儿也不必大男人差。我还没上学时,母亲就开始教我识地图、学珠算、画画儿、唱歌儿、写毛笔字,及至上了学又教我写作文。母亲认字不多,但写在装粮食的布口袋上楷体毛笔字(我的名字)却得到村里很多人的称赞,我现在喜欢欣赏书法(但写不了),与那时的情景是分不开的。母亲自小学绣花,画画儿自然也可以,我后来的爱好绘画(爱好而已),这和母亲的熏陶也有直接间接的关系。
母亲很少唱歌,但一旦唱起来会很投入,声情并茂,听起来很不错——“旧社会,咱穷人,黑咕隆咚的枯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咱们老百姓,妇女在最底层。多少年,多少代,盼得那个铁树就把那花来开,土地改革闹翻身,砸开了封建的老铁门来咿呀嗨”——那种悠扬的、有几分哀怨的长调,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边……
我小时候,正是文革的后期,几乎没有什么书可读,村里没有电,电视就更没有,有时上边派人来村里放场电影,就算一种很好的娱乐。在那样精神生活贫乏的日夜里,母亲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安慰,精神也因此更加充实。母亲讲故事的地点有很多,有时在田间,有时在邻家的磨房里,有时则在自己的院子里,大多时候我们一边和母亲干活,一边听她讲故事,母亲讲得总是很认真,我们听得更认真,内容嘛,有励志劝学的的,有神魔鬼怪的,有孝敬老人的,也有浪漫爱情的,我们听得如痴如醉。
母亲是开明的。我们小时,社会上颇有些读书无用的味道,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普遍不抱希望。母亲则不然,不管别人怎么劝说,她坚持让我们兄妹四人都上学,这充分说表明她不同于一般乡村女性,她的眼光更长远,她对孩子更负责任。其实我知道,母亲有时也舍不得我们离开她,每次我们离家去上学(后来去工作),母亲都会站在胡同口,我们一直到转弯回头看她时,她常常还站在原地,默默地看着我们。
母亲的开明还表现在她有比较坚定的信仰,她一直为自己是D员而自豪。有人看她太累时,建议她退D,她始终没有答应,好些个晚上,她一个人默默把孩子哄睡候,再坚持去参加村里的D员会。
母亲还很重视对我们的教育,注意用正面的形象对的精神进行熏陶,记得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注意在孩子们心中树起父亲的良好形象(尽管我们的父亲早已去世,但在孩子成长中,不能没有父亲正面形象的参与),因为这些,我们心中的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增长,对我们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母亲是淡泊的。母亲管理生产队的仓库时,始终心平气和。在我印象里,她从没有私自从仓库里往家拿过东西,她的账目总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里实在没饭吃时,她会向村干部请示、打欠条先借用一点,她那种洁身自好、清廉、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那时村里经济状况很差,好多家庭粮食不够吃,柴草不够烧,晚上便去田地里偷。那时有句话这样说:“你不偷是你懒,饿死你没人管”。但是母亲总是看得长远,即使再饿她也不允许我们去偷偷摸摸,母亲常说:“实在缺东西可以找人去借,但绝不能去偷”。母亲希望我们过上好生活,但必须走正道才行,她从不要求我们盲目地追求大富大贵,她一再说并不要求我们做大官、发大财,她自己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不期望吃什么山珍海味,只求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就行。
自幼失去父亲是不幸的,而遇到一位责任心强、明智开明、可亲可敬的母亲又是我的幸运,我的童年也因此不至于太暗淡、太苦痛。如果说我现在能够自食其力、略有所成,没有走邪路的话,这首先应该感谢我的母亲,我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是她用行动、用语言给我的精神打上了较亮的底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如大海一样深广,我们能报答的其实最多也不过十之一二。谢谢母亲!谢谢您给了我生命,谢谢您给了我最初的生活常识和精神底色,谢谢您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道理。您是我人生名副其实、绝对合格的第一任老师。您现在虽然已经七十四岁,但身体还好,精神不减,我为此十分欣慰!我们将从物质上、精神上尽心地孝敬您,让您安享晚年。祝福母亲!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