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
一直自认为自己没有代沟,年轻的时候,喜欢和老年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教诲。在校的时候,有幸认识了几位老八路。那时,学校行政处的主任,副主任,还有一位干事,他们都是老八路。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要和他们接触。有时也和他们聊聊天,感觉所受的教益颇多,没觉得和他们有代沟。 工作后,每天都和那些老工程师们在一起,给他们当下手,向他们学习,感觉也很融洽。不管在作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给自己帮助不小,也没觉得有什么代沟。 当我变得比较老的时候,和那些新分来的大学生们相处,交流起来也很融洽,同样没有感到有什么代沟。就是在六十岁以后,和那些年轻人,在校学生仍能友好相处,甚至现在,我的QQ好友中绝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所以,我认为有没有代沟,或代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设身处地与互相理解。若一个人无设身处地的能力和互相理解的觉悟,哪怕就是同龄人,也很难相处,更不用说知道他们的心语了。我愿意和年轻人,在校学生,甚至小孩子们交流。用慈祥的微笑,用孩子们喜欢的话题,用赞扬与鼓励的的眼神。把自己变成年轻人或小孩子的心态,再和他们交流,从而得到了他们的心语。这与其说是一种幸福,还不如说是一种痛苦。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常常和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们交流。小学生的理想是努力读书,今后能上大学,能考上好的大学。而有一小部分则是不想读书,之所以读书,是形势所迫,是被父母强迫的。中学生则是大部分都不想读书,之所以读书,仍然是形势所迫,是被父母强迫的。 大学生则多数是混,在大学混一张文凭,很少有主动,勤奋,认认真真学习的。大学毕业后,只有一部分人能找到一份工作外,另一部分人则是S业,回到家里靠着父母生存。若父母依靠不了,那么,就干什么的都有了,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如此一来,大学学的知识基本上没用,反过来,又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火车上曾经和几个在校的大学生交流过,有的是实习完了回校去补考以前没考及格的科目,有的是借实习的机会,先出来游山玩水。从和他们的交流中获知,补考不及格是可以用Q买的,一科大致要二至三百元。 我是五十年代上的小学,那时,社会称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感觉未来是光明的,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我们心的底深处认为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定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所以,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学习就是为了今后能很好的工作。 时过境迁,弹指一挥,五六十年过去了。不错,我们现在吃的有了,穿的有了,高楼有了,高铁有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精神却没了。其实,精神没有了,就什么都没了。 (责任编辑: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