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抹不去的记忆

优美散文2021-04-04118举报/反馈

那是十三四岁时期的事情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处在极度贫困之中。衣食住行,现在回忆起来,样样都是那么让人揪心,让人难以忘怀。  

就拿穿衣来说,补丁摞补丁是常有的事。老大衣服穿了,老二接着穿。衣服最容易破的地方是膀子、肘关节,膝盖和屁股。那时国家实行“布票”制,去商店买布料也是有限制的,再说家里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一家七口人的穿衣问题,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样坚持过来的。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会了我蹬缝纫机。记得上五年级时,我就能独自补裤子。鞋子一年难得三双。冬天一双棉鞋,常常是破了补,补了破;夏天一双凉鞋,断了粘,粘了断;春秋天是一双单鞋,也是经常会露出脚趾头。袜子一般是一年一双,为了让袜子穿得更长久些,妈妈有时在破了的袜子前面缝一个用厚布做成的“帽”,下面再做一个袜垫缝上,这样穿起来会更结实些。现在回想起来,或许与小孩子比较“匪”也有关系,可是大人们有时也是这样,那又该做如何解释呢?  

接下来我谈谈吃。那个时候一年难得吃几次面、大米和肉类。常吃的饭是:早上一般是小米糊玉米面(俗称“糊饭”),中午玉米面饸硌、小米焖饭、米琪等,晚上是玉米面疙瘩、糊涂(玉米面糊成的饭)、米羹饭等。由于家里人多,我家几乎每年在队里都是欠钱户。初春时节,没有新鲜菜,就采摘野菜度日,或者吃头年晒干的萝卜瓣、红薯瓣、干白菜、干豆角。到了秋季,红薯收获的时候,就成了主食。有时为了替明年春天打算,还把它切成片,放到篮子里,提着去晒到对面的沙石坡上,几天后收回来入缸,以待明年开春食用。记得小时候,盼望的就是除夕夜吃饺子,谁家办喜事,或者过年走亲戚。还常常想一天串一家,这样可以连着吃上几天好吃的东西。不知现在的你是否听起来感到好笑,但那时的我确实是这样想的。  

马上我们就说到“住”这个话题,前面提到我家有七口人:奶奶、爸爸、妈妈、姐妹四个。我家有旧东房上下六间,楼上放粮食,楼下住人。一个大炕就占去了一间。晚上睡觉,我们小孩子一人钻一头,半夜你蹬我,我蹬你,有时还吵嘴,揪被子,可怜的薄被子常常里子被蹬破。唉!谁能想到,时隔多年现在人们还给被子穿衣服呢!  

至于行,那更是与现在无法相比了。记得我们去邻村上学,每天都要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往返两个来回。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从不动摇。遇上过春节,不管有几十里山路,都是走着去串亲戚。印象中曾经有一次是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到樊山走亲戚。到那个村的路全是上坡,而且是很窄的山路,路两边荆棘遍地。我和爸爸行进在路上,突然刮起了大风。那种昏天黑地的阵势,在我以后的三十年中从来没有遇见过。一路上,爸爸把我裹在他的黄大衣里,两人踯躅前行。越往高走,风沙越猛。眼睛几乎不能睁开,朦胧中看到的天是黄的,地是黄的,人几乎要被刮跑。就这样,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到了亲戚家。回来的时候风势依然不减,黄沙甩打在脸上,针扎般的难受。所幸这一回全是下坡路,不用多长时间,我们就回到了家。后来听大人们说,那天之所以起那么大的风,可能是什么地方出了冤枉事。现在想起来这话,显然有点不科学。不过那次走亲戚的情景,我终生难忘。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十年,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发的变化。如今的小孩子已无法想象过去人们的生活,我不希求现在的年轻人试着去过一段苦日子,但我迫切的希望一些年轻人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忘记了上几代人的苦难生活,整天吃喝玩乐,拿父辈辛苦挣来的钱不当回事,任意挥霍还心安理得。做人,总得有点良心才行。节俭,感恩,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美德。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