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敦煌随笔

随笔美文2021-04-0555举报/反馈

敦煌随笔【第一篇】:梦回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说实在的,初见敦煌,我根本没有体会到,这句关于敦煌其名经典注解,那种盛大辉煌的磅礴气势。敦煌,它是那么的名不副实。

  乌市出发的列车,慢慢离开新疆,行驶在河西走廊的夜里。只听见铤铿作响的辗压铁轨的声音,周围的山峦,象一道黑魖魖的的魅影,在黑夜的衫托下,显得阴森恐怖。

  一路上死寂寂的,几乎见不到人家,袭入眼帘的似乎只有荒芜!露水微微打潮的盐碱地,绽开出条条比姆指还粗的裂缝,蔓延着伸向天际之间。盐碱地之间,砾石丛生,虽泛生些叫不出名的野草,却枯萎得只剩下枝干。满目萧索,却不时见有野蒺藜、骆驼刺蓬勃的生长,一株株,枝繁叶茂,吐青抽绿。它们用旺盛的生机,藐视着周遭恶劣的生存条件,对身边的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生命越在艰困之中,越显出它的伟大。

  其实,在到达真实的敦煌之前,我梦里已经无数次地遇见了她。在常年干风吹拂的鸣沙山边,敦煌静静地沉睡了一千多年。仿佛一位凌空欲飞的仙女,更像空谷里一株绝世的幽兰。她的美丽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

  在我的梦里,莫高窟的表情是含泪的微笑。微笑缘于她孤绝的美丽和自信,泪水则浸透着百年来她所承受的无尽的磨难。因了莫高窟数不胜数的劫掠和苦痛,风沙围绕中的敦煌在我眼里永远是一座悲伤的城。秋日的敦煌莫高窟在西部微凉的阳光下显得沉静而从容。漫长时光的流逝仿佛也无法抚慰她备受摧残依旧卓然而立的灵魂。

  敦煌,首先给我的是,一种沉重的感觉,说真的,我在甘肃期间去过敦煌,为此还写了好多西域题材的文字,我记得我喜欢的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去敦煌的路上

  我晕倒在月牙泉畔

  老乡以为我是朝圣的信徒

  老乡关切地询问

  又是一年的初秋

  路过的信徒很多

  老乡递水给我喃喃的说

  现在我不让你走了

  你的漂泊将成回忆

敦煌随笔【第二篇】:永远的敦煌

  小学时图画课本上的敦煌是幼时的一个梦,去年去了敦煌,梦圆了,终于得见梦想中的敦煌,却一直未敢提笔述说那份震憾。现在,为我儿时的梦想吟唱——永远的敦煌。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前背这些诗,喜欢这些诗,只是感觉意境好,琅琅上口,就是一边做事一边哼曲,写意恬淡,不能真正体会的。及至长途跋涉,历经光秃秃的山峦,干涸的土地没有一丝绿意(年降水只有几十毫米)见到的天空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连房屋也见不到一间,就一辆车颠簸在茫茫的戈壁(因风沙吹蚀磨蚀而形成的砾石),如果是单身,那种无处话凄凉的感觉是能深深烙在心上的。还好我们不孤单。

  敦煌,处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

  一说起敦煌,敦煌莫高窟是最负盛名了,又称千佛洞。

  敦煌的壁画,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凉、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凿建,到唐时已有1000余窟龛,经历代坍塌毁损,现存洞窟492个。其中莫高窟第96窟建于初唐,为弥勒大像高35。5米;第130窟建于盛唐,为弥勒像高26米;第148窟建于盛唐,为释迦弁尼的涅磐像高14。7米(因呈卧姿又称卧佛或睡佛),还有随处可见的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那种艳丽的色彩,飞动的曲线,给人无比曼妙的想像,是一种刚柔的激情与张扬的动感。敦煌的主要建筑有洞窟、九层楼(第96窟始建时仅有四层楼,后五层是后来修建,是世界“室内第一大佛”)、藏经洞陈列馆、莫高窟陈列馆、藏经洞。

  免不了再说说敦煌的风味小吃:臊子面、浆水面、驴肉黄面、酿皮子、羊肉粉汤......

  再举几个敦煌的特色水果:李广杏,鸣山大枣,阳关葡萄、敦煌瓜,香水梨、敦煌锁阳(沙漠人参)......

  敦煌博大精深,集建筑艺术、壁画艺术、彩塑艺术、佛教艺术于一身,历经1600多年风沙的剥蚀,年轮的沧桑,依然灿烂地绽放在大漠的边缘,引无数世人慕名而来,风尘而来。

  为中国远古人类的文明与智慧,骄傲吧,自豪吧——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永远的敦煌!

敦煌随笔【第三篇】:相遇在敦煌

  阳光明媚的五月,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我一个古稀之人,带着美好的向往,迈着坚定的步伐,旅游观光祖国的大好河山。从长沙出发,先到深圳、三峡水库、万州、云阳龙缸廊桥、重庆长寿村、西安、西藏,返回到兰州,再去敦煌。正是在敦煌,让我遇到一位现代的苖窕婌女,她的穿着打扮很普通,然而她的相貌、气质、身段、言谈举止却让我终生难忘。

  那天是去敦煌古城、阳关、玉门关、雅丹一日游。上午十点我和江西景德镇的李老先生在路边等约定的旅游大巴车,十点三十分左右,车号6686的大巴车停在我们的面前。车门开了,我让李先生先上,因为他比我大几岁,称为兄长。当我登上车还未站住却眼前一亮,司机背后的第一排座位上坐着一位美貌绝伦的妙龄少女,我以为是导游:“美女导游,你好!”她腼腆地摇摇头:“我也是游客。”语气特别温柔可亲。我见她一人坐两个人的位置,本想和她一起坐,又怕人说我好色冷落了李兄,只好和李先生坐。好在我和她只隔开过道,交谈也还方便。我问:“你是那里人?”“广州”“哦,难怪、大城市的美女,气质就是不寻常”她有点羞涩地:“承蒙夸奖,您很有艺术家的气质”“嗯,你的眼光很敏锐,能猜出是搞哪一门艺术的吗”她那白嫩的脸蛋儿泛起桃花色,红红的两片小嘴唇显得特别性感,尤其是那双水灵灵会说话的眼睛,更加勾人魂魄。她看了我一眼说:“那还用猜吗,肯定是画家”奇了怪了,她怎么一看就知道我是画画的?我心里正在犯嘀咕。她見我愣愣的样子“扑哧”一笑说:“是它告诉我的”我瞄眼她指的东西才恍然大悟,我的画夹放在行李架上呢。

  这时拼团旅游的游客到齐了,司机自己做导游。他一边开车一边讲解,还要美女帮忙发纪念品。美女拿着一窜小骆驼从后面发起,发到我面前时骆驼被绳子乱成一团扯也扯不出,我也帮忙理绳子,和她手挨着手,感觉又细又滑嫩,我的心跳过速,仿佛是二十几岁小伙子初次接触异性似地激情电闪,我深情地望着她,她淡淡地看了我一眼…

  我们中歺是在葡萄沟吃,当我从洗手间出来,第一桌有两三个空位,我想去坐时旁坐的人说已经有人了。我只好站着观察哪里有空位,这时那美女向我招呼:“来,到这里坐。”我急忙走到她身边的空位上坐下说:“谢谢你!”“不用谢,咱们天南地北的,能坐在一个桌上吃饭,真是一种缘份”她的话引起热烈的掌声。我真后悔没把当时的场景拍下来做纪念。

  下午是去玉门关和汉长城遗址,最后到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看日落。一路上有美女和李先生的陪伴,说说笑笑、互相摄影、带的水果点心、互相品尝,增加了很多乐趣。可惜我的相机忘了充电,沒有留下更多珍贵的、值得回忆、常常思念的美好镜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幸好李兄和美女他们把照片传到我的电脑上,总算找回一些美好的镜头。相遇在敦煌,让我思念到永远!

敦煌随笔【第四篇】:魂牵敦煌

  敦煌,一方神秘的圣土。在这里,一览“一轮圆日半边天”的静谧,“大漠孤烟直”的空蒙。风撩起层层沙,如雾如烟。那一层层沙好像一张张重叠的纸,记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好像一排排波浪,阳光给它镀上一片金黄,闪闪发光,像鱼鳞,又像满天眨着眼睛的眼睛。风停沙静之时,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又如奏乐,整个山体发出雷鸣般的轰鸣声,成就了“沙岭晴岭”之景。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泉水弯曲如新月,月牙泉水清澈的如女子的眼眸,流得那么安静,好像淡忘了时间,淡忘了尘世。扇子般的绿洲,战士般的白杨林,这一切,已足以让我魂牵梦绕。

  鸣沙山下的莫高窟,千佛洞里,书写传奇。反弹琵琶的飞天,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飞扬的胡旋舞等一幅幅壁画,浓缩多少代智慧的结晶。雄伟浑厚的大佛,精巧玲珑的小仙,气定神闲的北大佛像,塑出几朝几代的沉浮。林林总总的藏经洞文献,狩猎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就是这么个神奇的地方,百年前,却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这注定是中国人心中的一块伤疤,中华民族之大耻。是英国人探险家千里迢迢奔到新疆,用尽心机得到三千多卷保存完好的经卷,五百幅以上的绘画。是法国人用预先制好的化学胶布,粘走了26方最精美的壁画,盗走几尊彩塑。随后是日俄等国的掠夺。而中国人却用破木箱子不避风雨地把这些文献搬回北京。于是,有了敦煌的藏经,以英国人最全,法国人最精,俄国人最多,而中国人最烂最不完整之说。当这些珍宝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时候,真不知道该为中国先辈的智慧而骄傲还是为中国人的漠视,无知而羞愧。敦煌,痛在每个人心里。

  敦煌,安放心灵的沃土,放牧灵魂的家园。敦煌四月八庙会,人们聚集在莫高窟烧香拜佛,朝圣祭祖。人们虔诚的祈祷,走出洞窟,人们如释重负,,信心倍增。敦煌,是寄托愿望,安抚心灵的圣地。百年前,乐尊被霞光笼罩,于是停下匆匆的脚步,开始铸就奇迹。百年后,张大千把五层洞窟编号,临摹作品达276张。敦煌的生活简单而单调,但他为了责任,理想还是留了下来。他说:“如果不是喜欢,我不会来;如果不是喜欢,我来了也会走。”敦煌,是一个谜,是一本参不透的经,吸引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让我们记住历史,记住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敦煌,是我的一个梦。希望在有生之年,与那个牵一辈子手的人,摇一路驼铃声声,在泛着秋日余晖的敦煌流沙中,漫步走进传奇。

敦煌随笔【第五篇】:大梦敦煌

  多少远去的马匹,落在尘封的路途。多少醒着的灵魂,在敦煌的苍穹,任由我的想像,在圣地的石窟,紧紧攥住飞天的梦想。
(www.taiks.com)

  翩飞的少女,一个一个的追赶。在云聚波涌的历史深处,珍藏了五千年的飞花,五千年的飞花,在岁月的尘烟中纷纷扬扬。音乐响起,钟鼓悠扬。古老而文明的石窟,经典地站在我的眼前,我看见智慧和蓬车相驾驶来,在敦煌,在大梦的未曾失落的号角里,飞天一梦就是千年。

  我用一双善感的眼睛,在阴暗的石窟,走不近光的欲望的灵光和空中树起的旗帜。我是飞天的仰望者,我在岩层的深处紧跟飞天。

  我必须卸下肩上世俗的布袋,在敦煌构筑的石窟,体会那些且歌且舞的女子,体会她们楚楚动人的形象,体会一种自由的天性,体会灵魂脱离肉体的飞翔。我在一片升腾的火焰中,洗净自己,洗净尘世中一切的存在和虚无。

  依依传来的梵音,在大敦煌的石窟,让我伫立在比天空更为远的高度,让我们〕把祖先的希望栓在不断寻找,不断超越的星辰,让我把鼓声敲击的春天隐埋在我的胸膛。让我的向往,我的激情一直沉醉在鸣沙山的崖壁上,我不能走动,我膜拜着这个图腾。

  这样的时刻已经到来。我在艺术的大地。大梦的敦煌得到一种永生,我寻找着飞天的少女,我是自身的王者,我是大梦中永恒的太阳,在岁月欢送的梦中构筑起飘扬的长袖,把心灵的天空吹得脆响……

(责任编辑:副主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