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观后感 >

观后感

悲惨世界影评

观后感2021-04-1256举报/反馈

  悲惨世界影评(一)

  与《国王的演讲》不同,汤姆霍伯这次搬上大银幕的是大文豪雨果的作品,名著的故事大家都烂熟于心,但是作为一部歌剧电影来说,还是太过于冷门,结果是,他揽盖了奥斯卡的一众奖项。2012年的时候,乔怀特也将一部名著搬上银幕,以音乐剧的形式,《安娜卡列尼娜》,进影院的人们都抱有太大期望,但却因为过于舞台化,还是稍稍有些失望的。所以我对这次的《悲惨世界》,稍稍有些怀疑。而进了影院看完,真心觉得,它是可以被写入影史的高水准制作。

  《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的后半生,将法国拿破仑统治的后期的各色人等和各种思想都展现出来,一片面包换来了十九年的牢狱生活,这就是所谓的绝望吧。全篇给我最大震撼的,是安你海瑟薇的演技,让人震惊,而她也凭借此片拿到了最佳女配的小金人儿,但是如果没有苏珊大妈的歌声,她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演绎效果吧,I dreamed a dream, 海瑟薇一镜到底,一面流泪一面歌唱,歌声宛若一片厲风中破碎顫抖的残瓣,如泣如诉,锥心处,氤氳着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奈悲戚。

  这部戏让歌剧重新达到了巅峰,却非常考验人的耐性,对于只能听懂中文的我们来说,看下来全篇是很累的,不仅眼睛累,身心都会很疲惫吧,可是,脑海中却只剩下了“荡气回肠”四个字。为什么会累呢?因为音乐剧加深了影片的感情色彩,它让悲伤更悲伤,激愤更激愤。

  那个时代的法国,充满着残酷和悲悯,破灭的梦想、失落的爱情、生命的牺牲、痛苦的革命和一个人的自我救赎。其实中国的黄花岗也发生过这样事情,而且结局也一样,一群学生因为自己的理想和正义,纷纷涌上街头,可是反抗的势力永远没有镇压的势力强大,无论他们创造了多么伟大的历史作用,他们都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这也是雨果所要呈现给我们所谓绝望的悲惨世界吧。


  悲惨世界影评(二)

  以前没怎么看明白《悲惨世界》到底讲的是什么,但是今天看明白了!当让阿让从劳改场出来后,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心中有的只有愤怒和戾气,而这些东西让他的心被黑暗蒙蔽,所以才会把主教的银器偷走,可是以德报怨的主教却拯救了让阿让的灵魂。当时的让阿让一定非常的迷惑和不明白,为什么主教非但没有追究责怪他,反而把烛台也送给了他。于是后来才有了一个活在悲惨的世界下却拥有真正灵魂的人。

  老实说我非常痛恨那个一直追捕让阿让的警察,如果不是他,让阿让就还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市长,就还是人们心中那个伟大仁慈的慈善家,那个为市民着想的市长。所以当街战的时候,让阿让放走他的行为让我非常的气愤,可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的,所以同时证明了我的心胸有多么的狭小!当最后让阿让告诉了青年自己的过去时,青年的话语让我觉得绝望,无论让阿让做了多少,那个囚犯的印记还是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身上,无法抹去,而人们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这个世界,去观察周围的人。相比之下,那个靠着诈骗来谋生的酒店老板却像蟑螂一样怎么都死不掉。

  如今的社会,难道不和那时候一样吗?不一样是个悲惨的世界。里面的种种人物不也是今天生活在社会上的人的种种真是写照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撇开“利益”二字去做点真正的善事?有多少人又是真的因为内心的修养而做到以德报怨?就算真的有人不求任何名利而去做善事,那又会有人说些什么不中听的吧!若真的为了得到好报而去做好人,那么也就不存在什么好人了……这个社会太现实了,能生存下去才是第一的,至于其它都是放在以后考虑。其实想想,如果让阿让不是生活在中产阶级,而是像刚出狱时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那这个让所有人汗颜的好人还存在吗?我一直在想,也不见他去工作,那么他又是怎么维持他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呢?难道就靠当市长时留下的钱?所以说这样的人只是一个梦,一个生活在悲惨的世界下的人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不为悲惨而屈服,不为贫穷而堕落的梦,尽管生活在苦难里,尽管经受到一切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依然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依然能用宽容和爱去面对这个苦难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人们在悲惨绝望的境地下所幻想的一个美梦么?

  但是,这同时也是一个预示和警钟!因为只有希望才能拯救人类。如果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先改变。,而不是期望别人先改变,期望别人来拯救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宽容很多!强人自救,圣人渡人!我们做不到人人是圣人,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强人!上帝说“如果你们不能自救,那我也无法救你们,只有你们能自救了,我才能拯救你们……”
来源: m.taiks.com

  “大海很广阔,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则是人的内心!”


  悲惨世界影评(三)

  古人云“吃肉不如喝汤”,如果说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是肉的话,那么汤姆·霍伯执导的电影版便是一锅汤。尽管吃肉能带给人更充实丰足的感觉,但是电影的动态影像却容易营造快感。相较于原著的史诗叙事和深厚内涵,电影所采用的音乐剧形式有一种喧宾夺主的架势,它的繁花似锦的视听冲击力超过了剧情本身的透彻力。这个特点契合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质,但是却让标题的“悲惨”显得滑稽无比,我们无法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却反而享受了现代媒体技术带来的愉悦感。

  《悲惨世界》算不上是纯正的好莱坞电影,它的制作方及主创中的大部分都是英国人,其严谨的艺术追求和深厚的古典文化氛围使得电影的整体制作极为精致,其所呈现的华丽并不是单一方面的突显,而是各个细节的完美结合。一是它的形式是电影、音乐和文学的三重结合,文学提供故事基础,电影塑造影像魅惑,音乐加强情感力量,从而达到多方面的高度;二是它在造型、摄影、布景等技术方面的极致细腻,打造了典型的视觉系的华美效果;三是它的演员融合了偶像与实力派的各路大牌,其整体表现收放得当,喜剧的夸张与悲剧的内敛有着很好的结合。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金球奖和奥斯卡颁奖季上大放光彩,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对于一部已经被改编了将近20次的作品来说实属不易。

  由于采用了长篇咏唱的方式,电影在剧情结构上相对来说比较粗糙,没有着眼于人物行为和命运的改变,而是集中展现其内心情感的纠结和抒发。这对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在理解剧情上有所阻碍。尤其是冉阿让从盗银器直接过渡到当市长,中间没有任何交代,使得他的形象有些单薄。而在原著小说中,他就像一个传奇英雄一般,以力大、坚韧著称,却又有着卓越的智慧。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冉阿让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珂赛特、马吕斯、爱潘妮之间的三角爱情和巴黎人民起义的戏份明显增多,使得他成了一个陪衬,一个隐身于乱世中的侠者。这种安排使得电影节奏很快,但是歌唱情节的冗长又会带来疲倦感。

  在对人性的把握上,电影清晰地关照了人在善恶面前的抉择困难,不是无法选择,而是身不由己。(m.taiks.com)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身陷囹圄19年,正当他对这个世界完全绝望,打算做一个恶人时,主教的善意却在悬崖边拉了他一马,让他回归到人性的自我救赎道路上。至于警探沙威,从一开始,他便是法律的严格守卫者,自认为是正义的化身,但是最后在冉阿让的宽恕面前,他却愕然发现自己的一生竟然是恶的一生,难以释怀的他唯有用死来赎罪。这些人物的悲惨命运在作家的笔下有着夸张的戏剧性,但本质上都是人人要面对的哲学命题。电影中的唱段直抒胸臆,把人的彷徨、无助和苦难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其所宣泄的情感和思考有着很强的刺透力。

  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芳汀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在电影中的戏份并不多,只是集中的一小段,但正是这有限的时间塑造了一个悲剧女性的楚楚动人的样态。海瑟薇从柔美的长发到剪短的碎发,从光滑的肌肤到脏黑的面庞,就在一夜间,一个年轻母亲的香消玉损的故事催人泪下。她的唱段唯美地抒发了曾经少女的思春情怀,但是在悲惨的世界里,男人的欺骗摧毁了她关于爱的梦和像梦一样的爱,其忧伤和悲哀弥漫在银幕上,久久不能散去。这个角色就像《白鹿原》中的小娥一样,看似是配角,其实是作品中最精彩的篇章,也是最美的生命绽放。

  此外,电影在摄影上很有特点,一开头的大俯拍镜头,营造了恢弘壮阔的气势,展现了古老巴黎的悠久面貌以及在这个环境下生活的众生的苦难景象。之后的大量远景镜头,将人物置于优美的自然景色中和混乱的世态里,其孤独感油然倍增。每当单个人物面对镜头时,电影总是将脸部特写放在画面的左三分之一处或右三分之一处,恰好是黄金分割点的位置,让人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而不是画面的中心。唯一的例外是在沙威准备跳河时,电影给了他一个脸部特写,位于画面的正中央,这是对他的这一行为的尊重。

  尽管在这个版本之前,《悲惨世界》已经有了19个电影版本,最经典的是1935年的第一部,但是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它仍然有可被继续改编的空间,到了那时,再回头看汤姆·霍伯的版本,会有一个更合适的定位。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无疑是最华丽的一次创作,它所取得的成功既是电影的胜利,也是文学的胜利,还是音乐的胜利。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