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感言 > 励志故事 >

励志故事

蔡文胜:高中未毕业的天使投资人,野心绝不如此

励志故事2021-04-1557举报/反馈

  1999年,蔡文胜决定去澳洲闯荡。

  对他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菲律宾5年了,一家人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做生意赚过些钱,一度距离衣锦还乡的梦想近了一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重新回到了起点。他想离开这片伤心地。

  变卖完所有家当,所得不过35万港元。去澳洲前,他打算回石狮老家看看父母。途经香港,心血来潮。35万港元,寄了5万给已经抵达澳洲的妻子,剩下30万,全部买了盈科数码的股票。

  许多年后,蔡文胜依然记得买进股票的价格:5.8港元。他赌对了,“那个股票当时最高到28元,市值到2000多亿,全香港70%的人应该都买过,大部分亏钱,我运气好,20多元卖掉了。”凭这一单,他赚到了100多万。

  蔡文胜马上给妻子打了个电话,“你们回来吧,我不去澳洲了。我30万能变成100多万,明年一定能变成1000万。”他拿出一部分钱在厦门买了套房子,剩下的全买了跟互联网有关的股票。
(www.taiks.com)

  当时他还没有电脑,为了追踪股票行情,在朋友办公室让对方教他学会了上网。

  无疑,他被股票和网络给迷住了,以至于重新确定了人生方向——放弃传统类生意,全力去做好两件事:一是股票,二是互联网。他像一条鲨鱼,嗅到了血的味道。

  15年后,北京竞园艺术中心的别墅里,已经是着名天使投资人的蔡文胜,身材修长,面容清朗,看不出丝毫有钱人或暴发户的气质。“开始是有了钱就想炫耀,买宝马车买大房子,到了今天,像不像有钱人已经不重要了。”

  功成名就,便有不在乎的资格。在中国互联网界,蔡文胜头衔众多:“域名之王”、“站长之王”、“最懂初创者的天使投资人”。

  为什么是蔡文胜?他的朋友们各有各的说法:聪明勤奋、善于把握趋势、执行力强……

  蔡文胜本人的归纳:“第一,我喜欢学习,也善于学习。第二,我比较敢拼敢赌,经常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去赌一个事情。第三,很多人是经常琢磨、经常讨论,不做;我一般想到了就去尝试,不成功再掉头。”

  雷锋网创始人林军在文章中写过,“……每次到北京,都会在各个局里听到关于蔡文胜的故事,薛蛮子是他的天使,雷军是他的朋友,黄明明是他的伙伴,王峰被其兜售过域名,冯鑫被其一起谋局暴风,蒋涛请他做嘉宾,梁宁和他讨论风水……”结论是,蔡文胜是中国互联网界最让人如沐春风的人。

  2011年3月,蔡文胜和薛蛮子、雷军、李开复、包凡等人发起成立了天使会。薛蛮子有“中国天使投资第一人”之称;雷军此时已经创建小米公司;从微软和谷歌出来的李开复,是创新工场的教父;曾经在摩根士丹利和瑞信工作的包凡,执掌中国私募融资的“头牌”华兴资本。

  挤在一群“高大上”中,蔡文胜最另类。他高中都没毕业,不懂英文,不懂技术,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不过投资业绩会证明他跟他们是一伙人。作为天使投资人,他已经至少投出了3家上市公司:银行卡优惠券平台TTG、游戏研发公司Forgame,以及更为知名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分别在澳洲、香港和美国上市。

  “当时姚劲波创业冲动很强,说要做一个分类信息网站。我觉得非常可行,所以也参与了。后来我们一起去找软银赛富基金的羊东投资。羊东笑着跟我提要求,说蔡文胜你也要把精力放在这里头才行。我答应了。因为这个承诺,我到现在还兼任着58的董事。”

  现在,蔡文胜手头的天使投资项目有上百个,每年还会再加投10到15个。最近这两三年,他几乎只投移动互联网相关项目,尤其看好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类的项目。和雷军的不熟不投、薛蛮子的天马行空相比,他也有自己的风格。

  “我更加看重用户规模。我不太会问它的商业模式,也不太看早期会不会赚钱。我认为有用户一定会有价值。我一直是这观点。从创始人来说,我不看重他的学历,也不看重他有没有大公司的经历。我甚至更偏爱草根一点。”

  比如,他投资的3个福建“80后”,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只是高中毕业;飞博共创创始人伊光旭大学没读完就出来创业;同步网络创始人熊俊读了福建本地的普通大学。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他和徐小平一起投的大姨吗,创始人柴可就是“富二代”、名校海归。打动蔡文胜的是他的毅力。“他回国的时候体重是180斤,为了创业,他减到140斤。一个人有那么大毅力把体重减下来40斤,他做事情一定也可以成功。他抓住了一个切入点,而且他可以借助这个延伸到整个医疗领域,包括女性健康、宝宝健康,往这方面去走。”

  当年收购暴风影音时,竞争者中有百度、软银、IDG这样的劲敌,胜出的却是他。事后来看没什么特别,不过是亲自去找暴风影音作者——哈尔滨的软件工程师周胜军,仅凭双方的一个口头协议,在半小时内,将自己几乎所有积蓄——1200万元人民币划到后者的账上。“我都是直接打钱,这些个人站长更喜欢速度。”蔡文胜轻描淡写地说。

  熊俊刚刚准备创业时,和蔡文胜吃过一顿饭。两人谈人生、谈理想,闲话家常。隔天早上,他收到一条短信,说钱已经打过去了。查询的结果是,银行卡里一下多了上百万元人民币。当时他是第一次和蔡文胜见面,连做什么项目都没想清楚,什么协议也没签。很早就决定投资他的创新工场,因为要走程序资金几个月后才到账,而蔡文胜用了不到24个小时。

  与蔡文胜相识多年的极客帮合伙人梁宁,将他的成功归因于对趋势的深刻把握。

  苏光升对此深有体会。2009年,蔡文胜投资了他做的OPDA智能手机论坛,并且要求将塞班论坛转为安卓论坛。苏光升答应了却迟迟未动,因为塞班市场看上去还很不错。因蔡文胜一再催促,他想了一个月才决定转型,推出了安卓优化大师和卓大师。一年之后,诺基亚彻底放弃塞班系统,安卓手机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机。苏光升用两个字来表达心境——服了。

  薛蛮子告诉我们,简单来说做投资就是看人看事。蔡文胜在早年只投个人站长。“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时候他也不认识什么高大上的人物。”他调侃道。而在和蔡文胜一起工作过的黄明明看来,蔡文胜在天使投资上的成就同他早年做域名和265网站期间结识了大量创业者密切相关。

  《创业家》杂志分析,敏锐的蔡文胜是个人站长实现商业转型的最佳代表。个人站长群体的创业方式,与中国互联网主流创业者的创业方式相去甚远。个人站长投入很少,网站简陋,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通常就是靠一两个“杀手级应用”吸引成百上千万用户,然后获取广告或增值服务的收入。这是纯粹的中国特色。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互联网的主场,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和海归。他们追随海外流行模式,为中国的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提供服务。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使它们一边扩张一边下沉。BAT等巨头、小米、360和京东,无不开始关注县级以下的市场。而蔡文胜一开始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让我们回到蔡文胜刚刚接触互联网的年代。1999年,中国互联网勃兴,新浪、搜狐、网易初具雏形,阿里巴巴和腾讯开始招兵买马。蔡文胜决心做好两件事:股票和互联网。最初,他把它们简化为一件事:买跟互联网有关的股票。

  2000年,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全球IT业界约有5万亿美元的市值被抹去。2003年,电讯盈科(盈科数码合并香港电信后成立,李泽楷担任董事局主席)股价跌至1港元。虽然抽身得早,蔡文胜仍不免心有余悸。在2007年之前,他没有再买过股票。

  股票不能做了,互联网又如何?蔡文胜仍抱有信心。只是,怎么切入呢?

  2000年4月,他在报上偶然看到一条新闻,一个名为business点com的域名卖了750万美元。第二天,他就用两万块钱买了一台联想天禧电脑,开始了他的域名生意。

  当时注册一个域名的费用是220元,他一口气注册了一千多个。想着有人来买,开价10万、20万,卖出去一两个就能回本。结果,2000年连一个都没卖出去。事后反思,他才发现自己注册的几乎全是垃圾域名。

  而后他又发现了一个窍门:域名跟商标一样,每年都要交钱,不交钱会释放出来,别人就可以重新注册。他开始调整策略,抢注那些因为没有续费“掉”出来的好域名,再以一个合理的价钱卖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