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鲻鱼差点要了秦桧的命

优美散文2021-01-25184举报/反馈
原创:沈嘉禄夜光杯

  清和佳日,朋友送来一条在长江口捕获的野生鲻鱼,半条清蒸半条红烧,味道好极了。鲻鱼以前在菜场是经常可见的,上海人对这个身材修长、两侧略微隆起、背部宽扁、嘴巴宽短的近海鱼种并不陌生。不过话说南宋那会儿,倒也并非一般人都能吃得到,近来读到一则故事:秦桧之夫人,常入禁中。显仁太后言近日子鱼大者绝少。夫人对曰:“妾家有之,当以百尾进。”归告桧,桧咎其失言,与其馆客谋,进青鱼百尾。显仁拊掌笑曰:“我道这婆子村,果然!”盖青鱼似子鱼而非,特差大耳。

  南宋《鹤林玉露》中如此记载。

  鲻鱼在民间也叫子鱼,还有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等诨名。一种食物的别名越多,说明它活动范围越大,广结善缘,从南到北都有知音。

  这则故事说的是,宋高宗南渡后,子鱼一度断供。一天,秦桧的夫人王氏进宫陪显仁太后唠嗑,茶过三盏,太后发起了牢骚:“宫中连大一点的子鱼都吃不上,这日子真真没法过啦!”王氏是个爽快人,当场表示:“啊呀,我们家子鱼倒多的是,回头给您老人家送一百条来。”王氏回到家中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老公秦桧,秦桧当即面如死灰,再怎么着也不能在太后面前豁胖啊!马上将府中养着的幕僚召来开紧急会议,第二天就让王氏带了一百条大青鱼进宫见太后。显仁太后一看就乐了:果然是个没见过世面的村婆子,明明是老百姓家都吃腻了的青鱼,还好意思说是子鱼!

  历史证明,装傻是危机公关屡试不爽的法宝,秦桧与他的那个村婆子逃过一劫。

  鲻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红烧、炖汤或清蒸,上海人家一般取清蒸。进入产卵期后,鲻鱼的子饱满扎实,剥取后可腌制成干,就是台湾地区所产的乌鱼子。《舌尖上的中国》拍过这一节。有一年在高雄码头考察一个文化项目,正好有几艘渔船进港,渔民们从船上卸下一箱箱乌鱼的场景充满了喜悦,海风习习,银光闪烁,鸥鹭竞翔,碧海蓝天。乌鱼子经过放血、盐渍、紧压、晾晒,时间让它变得醇厚绵密,切薄片装碟,喷高粱酒,火枪一炙,皮面微焦如痂,香气扑鼻,配生大蒜薄片,诚为下酒妙品。若夹着哈密瓜片吃,又是一种风味。乌鱼子形状像一锭墨,日本人称作“唐墨”。

  韦太后是宋徽宗的贵妃、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靖康之役作为金朝的俘虏,被押解至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洗衣院”充作奴婢,后被迫嫁给了盖天大王为妾,据说还生了两个孩子。“绍兴和议”后韦氏返回南宋,被宋高宗封为太后。按理说经历了失地议和的国难与“洗衣院”(类似妓院)里的奇耻大辱,应该有所警诫,但韦太后还为一条鲻鱼念兹在兹,真是没治了。

  高宗身边还有一个女人也值得一说,她就是宪圣皇后。宋代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中有“牡丹生菜”条:“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瓣和之。或用微面裹,炸之以酥。又,时收杨花为鞋、袜、褥之用。性恭俭,每至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以杂之,其香犹可知也。”

  宪圣皇后姓吴,她的成长经历与显仁太后如出一辙,十四岁就被选入宫中侍奉时为康王的赵构,照今天娱乐节目的思路,她一定主演了好几出步步惊心的宫斗大戏。《宋史》评价吴氏“殊妍丽可爱,后颇知书,从幸四明,益博习书史,又善翰墨”。所谓“从幸四明”,是指跟从宋高宗到四明那会儿,宫中卫队突然发生兵变,闯进宫内追问宋高宗的去向,吴氏不动声色骗过他们,高宗柳暗花明。不久,宋高宗航行海上,有条鱼糊里糊涂跳进船中,吴氏给高宗打气说:“这是周人白鱼的祥兆。”宋高宗大为高兴,马上封她为和义郡夫人,回到越地再进封她为才人,不久又晋升为贵妃。1143年(绍兴十三年),在韦太后的帮助下,吴贵妃终于熬成了吴皇后。

  因为“喜清俭”,当上皇后的吴氏食用生菜并不奇怪,和以牡丹花瓣或梅花落英做成“南宋蔬菜色拉”,或用挂上面糊炸成“天妇罗”,也见她品位不俗。不过叫下人收集柳絮做成鞋袜被褥,就有点过了,柳絮保暖性能很差,你哪怕是长工的女儿,一旦母仪天下,也用不着天天忆苦思甜啊。你用了这个,身边的人怎么办呢?

  在农耕文明的时代,一年一度随风狂舞的杨花很惹人注目,说它招人讨厌也不会错,所以古人留下了不少写杨花亦即柳絮的诗,不过今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曹雪芹借了薛宝钗写的那两句:“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