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随笔美文 >

随笔美文

最美年华,那场说不清的辜负

随笔美文2021-04-21192举报/反馈
(一)

  W和J,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同学。虽然是同村同学,却不是青梅竹马,从小学五年级,彼此才有了更深的印象。

  在此之前,W对J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他是一个聪明、成绩好但又非常淘气、顽劣的男孩。小学最后一学期,W和J座位是前后排,便成了欢喜冤家。

  J是个爱恶作剧的男孩,欺负W是家常便饭。放学回家路上,J会趁着W不注意,拉她的书包,拿她的书,害得W经常背著书包拼命跑,J却以此为乐;就连在村子里,W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J看见了也会过来捣乱;学校里,吵着吵着,J又会转过身来,把W桌上的书推落一地…….作为报复,有几次在J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W用脚悄悄地勾走他的凳子,在J坐下的时候,坐了个仰朝天,W坐在后面,掩著书本偷偷地笑。

  他们也有和睦相处的时候。W和J都是班里的好学生,数学是W的心头痛,J却数学很好,W就经常向J请教不会做的数学题,和谐的画面,W至今想起还是觉得那么美。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没有学业上的压力,那段时光,他俩肆无忌惮地争吵、和好,日子却像春天的百花,开得繁花似锦!

  快毕业的时候,每个人都照了一寸的黑白毕业证照。本来是要好的女生和女生,男生和男生之间交换照片,后来蔓延到男女同学之间也开始交换。

  一天课间,J转过身来,对W说:“我们换一张照片好吗?”

  “好啊!”W想也没想和他交换了一张。

  不久以后的一个周末,W在家里,突然听到外面一群男孩起哄的声音,并隐约听到有人喊着W的名字,W跑出去一看,看到村里的一群男孩子,挤在W家门口不远处的一条弄堂里,相互推桑着,齐喊着W和J的名字。不知道事情缘由的W,走到门口,还没明白回事,看见J也在其中,脸上一脸坏笑。显然,那是对着W喊的,意思是,W和J是一对什么的。那个年代那个年龄又在一个小山村里,被人说成和谁一对的事儿,是件很丢脸的事。就记得当时,W跑进房间,躲在家里委屈地哭了。事后,从别人那里,W了解到事情的起因,这是由交换照片引起的闹剧:在村里,J把和同班女生交换来的照片给同村同伴们看,虽然不止W一个女生的照片,但同村的只有她。就这样,因了一张小小的照片,开始在一群男孩之间开始起哄。

  回到学校,W怒气冲冲地向J想要回自己的照片,J一脸坏笑,说:“我已经把所有女生的照片泡到水里了,没有了!”W把J的那张一寸黑白照片还给了他。这场风波并没有影响他俩在学校时的愉快相处,但只要有机会,坐在后排的W,时不时就用脚狠狠踢J,满足内心“报复”后的窃喜。

  童年,顺着时光隧道,在那个夏日亮白的阳光里,像小水滴一样透明。一场不经意的闹剧,伴随突然而来的心动,藏在心里,汇集成小小的甜蜜,还有细碎微妙的欢喜。

  (二)

  转眼上了初中。

  记忆中的初中三年,在村子里,W受着村里年龄相仿男孩们的“欺负”,因为他们看见W就喊J的名字,让W感觉丢尽了脸。懂事以后,W因此在村里不能像以往一样玩得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她得避开一群经常恶作剧般起哄的男孩。更让W难堪的是:几乎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他俩的“桃色传闻”,这让原本害羞的W总觉到每个人看她是异样的目光,压抑地抬不起头来。

  W的少年时代,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和J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初三那年元旦前夕。某个晚上,J到W家来敲门,W打开门,他当着W家人的面,塞给W一张明信片,连门都没进,就一溜烟地跑了……那时,学校流行同学之间相互送明信片,生日送,节日也送,一张张小小的卡片,在校园的上空,像蝴蝶一样飞得五彩斑斓。W也买了明信片,也写过一张,想着回赠。记得有几次,村里放露天电影,是在J家边上的晒谷场,W好几次把明信片揣在上衣的口袋里,想着路过他家门口,或者碰着面的时候,送给他,但最终还是没有勇气,也没有这份胆量。?W甚至幻想过无数次与J偶遇的场景: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也没有别的话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Hi!然后把明信片给他,头也不回地跑走……直到初三下半学期,W才回送了一张明信片,还是通过W的好友D传递的。后来,W和J,还通过D传送过一两次小纸条,是夹在书里的,相互都是鼓励的话。

  二十多年后,当看到“学生时代的暗恋多美好/窗前门后的偶遇/偷偷叠的纸心/压在书本下的卡片/偶尔被关注的欣喜/时光过去/你可能记不得/那年的试卷有多难/却会记得/那天的风有多暖”这首小诗,W一下子就喜欢上了,W觉得,那就是少年时的她和他。

  初中三年里,彼此没有说过什么话,但那份藏在心底的喜欢,那经常偷偷地,又装作若无其事地一瞥或斜视,像一缕冬日柔和的阳光,温暖了一地;那最初的心动,忐忑的期待,懵懂的羞涩,轻舞飞扬地闪烁着鲜活的亮色,曼妙着光阴,温柔着岁月……

  (三)

  初中毕业后,J如愿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没考上高中的W,凭着一时冲动,随着南下的潮流来到了深圳一家的电子厂。

  W以为和J之间,只是轻轻地相撞了一下,短暂柔软,以后永远会像两条平行线,从此不会有交点。W总是自卑地想:J走的是阳光大道,而她走的是羊肠小道。J是那样地高高在上,她怕看不清他,追不上他的脚步,那就安静地呆在角落,看他奔跑吧!况且在那时世俗的眼光里,他俩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收到J的来信,是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初冬。J的意外来信,在一个初冬温暖的午后,就这样明晃晃地照亮了她的内心。W没想到,J会关心着自己的去处,并费尽心思辗转着找到她的地址,并给她写了第一封信。信中,J说的更多的是对W的鼓励,还有是对初中三年彼此冷淡相处的遗憾。此后的半年多,他们开始书信往来。

  第二年暑假,W回到家乡。在好友虹的鼓励下,W有了回校读书的念头,并花费了两个下午的时间,郑重其事地给爸爸写了满满三大张的信,洋洋洒洒地诉说了想重回校园的决心和愿望,这一切的动力和勇气,来源于W想和J之间,以后能走得更远一些。W想,即便不能走远,那也可以让她抬头仰视J的时候,头能放低点,不至于看得那么累。

  那一次的决定,注定是W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高中三年,是W和J最美好的时光。

  J基  本上每两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几乎都会来看W。很多时候,J会拿着一本书,或许,送书,借书,还书,永远是一个最正当的理由,特别是对于那个年龄他们来说。见面,还是需要勇气,而书,成了交往的“借口”。他俩的相处,就是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沉默可能多于交谈,大多数还是J找话题,W回应,在沉默寡言的W面前,原先个性活泼、谈笑自如的J,也变得不善言辞。即便这样,W也觉得挺幸福,至少,她能看见J,而且他在自己面前那样真实地存在着。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