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秀雁荡山
你是 上天的孩子 偷沿着母亲的长发 直溜了下来 便立成了 一棵树 于是 再也回不去了 就撒开喉咙哭 直哭得 金声玉振,钟鼓齐鸣 你的根在天上 我们 都是你的 枝枝叶叶 一起喧闹 一起欢腾 一起嬉戏人间 ——《大龙湫瀑布》 这首小诗是翻捡十一年前诗稿而录。那时同事,少年风华,逸兴遄飞。今已过十年,物是人非,风云流散,各奔西东。恍记得十年前六七人,过大溪岭,山高路巅,而言笑晏晏。至合掌峰下,见造化天工,心生敬畏。于观音洞中,烛影留香。有同事红烛沾衣,余遂道:“你沾了佛光!”众笑。在录助庙祝前,写字之人,终是手痒,即提笔一句:“雁荡山天下奇秀,有幸登临,不知天上人间!”亦恐拾人牙慧罢,东坡大人不是说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今次清明,微雨或阴。与妻及诗诗一家人车赴雁荡山。路已平滑,高速直达。大溪而出不足半时即至。至山前,遥见群峰如象,众神高拱,列位仙班,仿若八百罗汉,衣带当风。最欣赏的是徐霞客游记中的那句:“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真是诗画人语,笔墨生香,极为传神! “灵峰夜景、灵岩飞渡、龙湫飞瀑”为雁荡三绝。因未至夜,遂过灵峰、三折瀑而左上灵岩。既驻。上。见水木峻嵘,清流飞响。大道石宽,纵目崖高。右折上双珠谷,未见影而水泼泼然。有卧龙亭,虽形简朴而字苍劲。周沧米之笔乎?石阶左旁飞流激湍,右边细水滴线,却原是沿山草而点点成珠,而时如雨注,此或谓双珠焉?半道而出。 在众蛙聚会,遥见对山有蛙王大肚高拱,心口直敞天际。过展旗峰,宝塔峰,展翅欲飞峰,遂见灵岩寺。寺虽不大,然正居四面高崖之下,幽谷阔地之间。有豁然开朗之感,直令人眼前一亮。寺背灵岩如负狮虎。此岩雄阔方正,高立如屏,一头伸出状似金乌,嘴下即可见俯首之玉兔,谓之日月,故为灵岩罢。寺对面即是天柱峰,高二百六十多米。峰下有字:“天不塌赖以柱其间”。想起十多年前有同事不识此隶体,曰喇叭裤其间,众皆笑。 天柱峰高耸入云,近之,余像机不可全貌也。十点半,天柱峰上有表演古时采药者。一线荡其间,晃晃悠悠,腾挪跳跃如猴。又,天柱与展旗间一线高悬,有师傅即于二百多米之高空沿线攀滑,且间杂耍,众皆仰望,观之如堵。此即灵岩飞度也。 灵岩寺上去即小龙湫,遥见双峰对峙间,一线垂练。过独秀峰,卓笔峰。石间有刻:“有峰皆卓立,无瀑不狂飞”,(郭兰馨)。小龙湫就夹在两块巨岩罅隙里,人早拥满,不得近。崖高近百米,水柱直泻下来,虽在百米开外,亦“空翠湿人衣”了。上有卧龙谷,电梯上去,高峡出平湖,余十年前曾去过,可划船,传为龙湫之源。不往。 出,车右行,兜转七八里。至大龙湫景区。上山,剪刀峰迎风独立,仿似情人相偎。余对诗诗说,岂非如鳄鱼嘴乎?诗诗雀然欢喜,又因手有七色风车玩,一路蹦行。过一帆峰,狐假虎威峰,而这啄鸟峰,一沿行,又成了黑熊岩,真是移步换景,妙处难与君说。 大龙湫尚未见,即闻响若奔雷。未及睁看那条白龙,双眼却被漫天花雨洒个正着。清袁枚曾在《大龙湫》诗中说:“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真是气势威凛,莫能仰视! 大龙湫真如神龙出水,雁阵惊寒。瀑且高悬,雪喷千尺珠玑;池虽不广,烟笼万年翡翠。风飞雾卷,寒气逼人。甫立潭边,凄神怆骨,摇摇而伞欲折,人将倾矣!恍若十八级台风。 呵呵,“大龙既出,天下皆秋”啊! 岩上多石刻,清梁章钜的“大龙湫”三字秀美挺拔,极为潇洒。有邑人野萍先生之忘归亭联:“六龙卷海上霄汉,万马嘶风下雪城”,十年来念想不忘,今复得一观,真开山裂石之功,横扫千军之力!最是那泽国乡士阮尚傅的“千尺珠玑”,写得气象浑朴不说,单单就以此四字作比,妙想天开,已远超题刻诸公某某来游矣! 然此人真或有才耶?传说让百姓为其家犬披麻戴孝,又传其捐购飞机支持抗日,蒋氏题之为“航空救国”,名士乡绅乎?史耶?非耶?终有水落石出之时。 是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