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原创美文 >

原创美文

“双减”落地后,父母一定要知道的8件事!建议收藏

原创美文2021-10-04131举报/反馈

  “双减”落地以来,身边的讨论一直不断。

  有家长开心地说:“孩子终于有更多时间玩耍了。”

  但更多父母担心:

  “不用补课了,作业也少了,多出来的时间难道瞎玩吗?”

  我理解这种忧虑。

  孩子从各个学科培训中减负出来,确实需要父母来补上。

  孩子的成长路上,从来少不了父母的奋力托举。

  不过,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

  双减,不是让孩子不学了。

  双减,是减去无用功,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自律、自主、高效地去学。

  想要孩子在“双减”后脱颖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别随便扣帽子

  有位妈妈,一直为儿子“不自律”发愁。

  看到儿子作业没做完,还想着出去玩,她就忍不了。

  “都读小学三年级了,还要我们盯着吗?”

  “别人家孩子都那么听话,他怎么就不成器?!”

  按照这个妈妈的逻辑,

  到了三年级,孩子就该自动变“成熟”;

  不自律,就说明孩子不行。

  完全错了。

  说9岁的小孩“不自律”太早了些。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孩子10岁前,都是右脑性智力——

  思维方式是具象、感性、且发散的,

  最不擅长理性思维。

  孩子智力越高,能量就越大,

  也就越没办法忍受长时间安*坐着读书,

  在老师和家长看起来,就是更闹腾、更麻烦。

  这是孩子大脑发展决定的。

  不是孩子故意不学好,

  更不代表他未来都如此。

  父母能做的,

  就是适当引导、耐心等待,同时做好榜样,

  因为自律不是教会的,是孩子模仿会的。

  父母平日里饮食有节,作息规律,情绪平稳可控,

  孩子慢慢就能跟着学会自律、自控。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应该做Leader,而不是Boss。

  02

  别妖魔化读书这件事

  大人还有一个常见错误,

  就是把读书、写作业妖魔化,让孩子想到读书就难受。

  比如,这个不会抄50遍;那个错了罚100遍。

  动辄耳提面命告诫孩子:你必须要会吃苦!

  总这样做,很要命。

  孩子打心底里会认为,读书很难,

  想到读书、写作业心里就犯怵。

  很多孩子就是这样,日渐变得逃避,

  每次在学校里遇到一点挑战,

  都可能下意识放弃。

  假如你对辅导孩子心中没底,

  那么至少别拖孩子后腿。

  比如,想教育孩子,要在孩子没在读书的时候;

  读书、写作业时,就别干扰他。

  孩子做得好,便积极认可;

  做错了,不带攻击性地给建议;

  不知道怎么说,保持沉默都可以。

  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些真正的学霸都很享受读书。

  越是学起来开心,有成就感,越愿意主动学。

  这是个良性循环。

  我们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

  努力为孩子建立这个良性循环。

  图源:电影《垫底辣妹》。

  03

  尽量确保家庭安宁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无孔不入且深刻。

  临床心理学发现,

  小时候听过太多指责、难听话的人,

  更可能出现耳鸣的情况。

  至于家庭教育中,

  若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过于吵闹、不断争执的家庭里,

  或者随时都可能遭遇批评指责,

  那这个孩子的听力就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表现在读书上,

  他的听课能力可能就不那么敏锐。

  我就见过很多父母打架、争执的孩子,

  他听别人说话时,

  很容易出现听不完全、耐性差、不在状态的情况。

  其实,这是孩子潜意识里本能地在自我保护。

  想想挺心酸。

  老话说得好:“家净人安,福气自来。”

  我们的家庭环境,时刻影响着孩子的生命状态。

  家庭成员彼此和和气气,不急不慢说话,

  这样温馨的家庭环境,

  定能养出头脑清醒、积极乐观的孩子。

  如果说前面3点,

  都是别给孩子“拖后腿”,

  那么下面这几点,

  就是父母如何做,

  才能为孩子“加分”——

  04

  多储备“啊!太有意思了”的体验

  不少父母会遇到这种情况:

  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

  而你怎么为孩子好,孩子都不领情。

  就此沟通困境,记者问心理学家河合隼雄:

  “孩子青春期之前,我们应该事先做些什么?”

  河合隼雄答:储蓄“啊,太有意思了”的体验。

  电影《差生》中的男主父母,深谙其中门道。

  男主一度沉迷游戏,成绩全校垫底。

  父母没有吼骂孩子,而是选择了陪孩子做些好玩的事。

  比如,去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在关注什么,跟孩子建立共同话题;

  带他出门旅行,一起做各种新鲜有趣的亲子活动。

  跟他谈天、谈地、谈情感、谈人生,就是不谈读书。

  微妙的变化发生了。

  因为关系好了,

  父母的话和建议,孩子也渐渐愿意听了。

  学校里读书也越来越主动。

  最终,电影里的男主超常发挥,考取名牌大学,并入职名企。

  这不是什么鸡汤故事,

  而是改编自真实案例。

  所以,平日一定记得多陪伴、不缺席。

  “啊!太有意思了”的体验,可谓价值连城,千金难买。

  05

  信任孩子

  生活中下面这种观念很普遍:

  “有些人就是更加适合读书;

  有些人天生就是没有读书的脑子。”

  曾有家长当自己女儿的面说:

  “女孩子就是没有学数学的天分。”

  真如此吗?

  Ted一场演讲专门做了辟谣。

  研究了不同人群学数学的表现后,

  脑科学家发现,

  学习能力跟性别无关。

  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力,

  你就会在数学甚至整个人生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说白了,去告诉孩子,“你可以做到”;

  多信任孩子,

  那么孩子做到的几率,

  远比那些遇到难题就告诉自己“我不行”的人,高得多。

  简单说,

  信任孩子,是有魔力的。

  千万句指责,都不如父母的一句:

  没关系,我相信你。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06

  发现长处

  教育学专家詹志禹,讲过这么一个真实故事:

  10岁男孩成绩很差,人际关系也紧张,

  唯一喜欢的就是养宠物,

  家里养有猫、狗、蜥蜴等。

  新来的班主任了解过后,

  特意委托男孩,照顾班里用来上自然课的小兔子、小鱼。

  老师还在班上宣布:

  只有最懂宠物、最善于照顾宠物的人,才能照顾这些小动物。

  其他同学都要听男孩的安排。

  这名男生果然没让老师失望。

  他把小动物照顾得很好,

  其他同学也都开始佩服起他来。

  最神奇的是,从此以后,他在班里愈发如鱼得水,

  不仅人际关系改良了,成绩也变好了。

  后来,这名男生成为了一名生物学家。

  这就是发现孩子长处的魅力。

  一个长处,只是一个起点,

  是一根杠杆的支点,

  好似钥匙,能帮孩子打开人生的无限可能。

  07

  鼓励“重复”

  我们也必须承认,孩子们的智力确实会有差距。

  有的孩子学起东西来,速度就是更快,有的就相对较慢。

  但不代表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一书明确指出:

  无论学知识,还是学技能,就是个重复的过程。

  天赋好的孩子学一遍就记住了;

  普通孩子学两遍、学三遍,总能记得住。

  别以为让孩子“重复”很难。

  很早的时候,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有趣的重复,

  去消化各种知识和技能的。

  比如,一个玩具可以重复玩半天,

  一本绘本可以重复听很多遍。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这么宝贵的习惯千万别弄丢了。

  亲子游戏时,试着把同一个玩具,玩出不同的花样;

  孩子12岁以前,尽量坚持亲子共读。

  当孩子让你反复读一本书时,别嫌烦。

  你的耐心陪伴,会帮孩子更好地适应“重复”,

  等他长大了,更能在读书、写作业时,懂坚持,坐得住。

  08

  一定要给孩子自**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这样写:

  “自**,跟我们的幸福感息息相关。”

  长期丧失自**和控制感,

  一个人很难感到幸福,

  更容易陷入迷茫,堕入抑郁。

  朋友家的女儿,出了名的听话,

  高考还考上了一所985名校。

  大二时却突然抑郁,退学回家了。

  女孩说:“上学没意思,不知道能干什么。”

  很多父母以为,我给孩子安排得好好的啊,

  孩子的人生怎么还会出差错?

  殊不知,父母做的越多,孩子的力量就越弱。

  就像是在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你把孩子的翅膀剪了,

  等孩子真正开始飞了,却发现自己飞不起来了。

  所以,孩子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要学会放权:

  比如,面对一个幼儿,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挑选穿哪件;

  比如,面对一个学龄期孩子,允许他自己做时间计划表,确定事情的先后顺序;

  下一次的家庭会议,邀请孩子参加,询问孩子的意见、建议;

  但凡涉及到孩子的事,最好都能和孩子商量着来。

  一句“这事你来定”,对孩子是最难能可贵的滋养。

  09

  我所尊敬的一位心理学老师说:

  “尽人事、听天命”,是为人父母最该有的觉悟。

  因为不管我们把多少生命献给子女,

  我们都不能完全控制结局。

  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

  还取决于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还取决于家庭以外的世界……

  别指望孩子真的像白纸,可以随意涂抹;

  或者像橡皮泥,可以随意塑造。

  父母能做什么?

  无非是对生命多些敬畏心;

  认清现实,并接纳现实。

  如作家刘瑜所说,

  好的教育,

  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

  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沿着孩子的这种独特性,帮他找到此生所爱。

  与所有父母共勉。

踩一下  ()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