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亩方塘里摆渡
我向来喜欢读纸质书的。可有段时间,一闲下来,我的右手食指就不断地划拉手机屏幕,看朋友圈,刷微博,跟着抖音哈哈笑。一天下来,脑袋里没留下什么,心里也觉得空落落的,持续几天下来浮躁得自己都想给自己一个嘴巴。 十多天之后,没什么具体原因,我再次开始捧读纸质小说。还是读纸质书好,每读完一本书后都会有一种欣慰的成就感,内心宁静,那美好的感觉难以言传。 读书像交朋友,也讲究缘分。一本书可能我今天看不进去,换一天换一种情绪状态,一下就看进去了。比如在两年前,萧红的《呼兰河传》我就读不下去,认为作者在书写儿时记忆中乡村的土气,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我根本理解不了它的好。 我索性将这本书送给表妹。她却如获至宝,在微信里与我分享读后感,她喜爱萧红的短句子,喜爱萧红的洒脱与至情,喜爱呼兰河上的人和那里发生的一切。表妹将这本书放在枕边,每晚临睡前都会细细地品味几页,方能入睡。 上个月,我去省图书馆看书,读者都在专心埋头苦读,学习氛围浓郁。当我看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门罗的小说《逃离》和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后,想调剂一下脑细胞,不经意间从书架上拿了本萧红的《呼兰河传》。没想到,我再也放不下它了,反复咀嚼书中的金句和情感,与表妹对这本书的看法趋同。世上的一切并不是始终如一的存在,而是此一时彼一时,什么时候喜欢看哪本书也是如此的微妙。 我一直奉行读书要读经典,读自己能够看下去的书籍,可又纠结自己没能将书的内容记下来,跟猴子掰玉米一般。一天,我听《一路书香》的主持人窦文涛说:“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你读过的大部分书,可能读完都忘了,但最后落下的那个印象,会帮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帮你变成更有见地的人。”自此,我的苦闷一下子释然了。 过了一阵子,有那么几天,我又不想翻看纸质书,任着性子看手机。可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召唤我,——从图书馆借来的那几本书再不看就到还书的日期,借此心里暗示,让阅读纸质书成为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 我看书,一方面是为补充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别人的经历丰富我笔下的人物。如果不能够行万里路,那么读些书开阔视野也是一种主动修为。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读书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诠释了自己对读书独特的感受。我,只愿在岁月一隅,执一盏茶茗,守住内心的宁静,在我阅读的“半亩方塘”里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