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在手 岁月静好
闲静时光,不必出户,拉开窗帘,阳光毫不吝惜的涌撒一地,室内空明,天地间豁然开朗。凉风丝丝破窗而入,混着泥土野花的芳香,临窗而观,山光物态,爽心悦目,心旷神怡。 仰望窗外蓝天白云,随性自然的躺倒沙发,捧一本心仪的书,读它几页,瞬间心神入定,融入书中世界,醉心书中人物故事情景,品读默念,掩卷沉思,情绪随之波澜起伏,似乎置身世外,便觉周围一切突然与我毫不相干。 抑或树荫草地,风轻云淡,斜阳一缕。捧书一本,独享宁静精神世界,让平日里辛苦烦躁、奔波疲倦的那颗心,暂短歇息,洗尽铅华,平静如水,落入书的天地,静静地感受着书中的悲喜离合,品味人物故事的起伏曲折,抑或从书联系生活,联系我平淡波折毫无奇妙的过往,细思主人公命运的结局。 读书,全凭兴趣使然。可以读文史哲,古今中外,名家醍醐灌顶的优秀名篇,也可以读名不见经传草根作家的作品。可以读专业性强的理论著作,从中找寻工作的灵感与生活的灵性,也可以读悠闲娱乐的小品文。多年读书的习惯,带给了我很多益处,它不仅增长见知,收获情趣致雅。也能打开我生活的另一扇门。读一部史书,犹如走进历史多年尘封的社会殿堂,便可体会书里描绘的世态炎凉,感悟生命不息的真谛。也可谛听历史跳动的脉搏,哀叹英雄辈出的朝代更替与长江黄河奔腾滚滚的历史兴衰。读文学名著一部,如同走进一个风景旖旎与世隔绝的神仙世界,或是家族鼎胜兴旺的巅峰与不可逆转的衰亡,如痴如醉,心旷神怡的同时,让我怀疑现实人生。 因为有书,我才得以从繁忙紧张的生活中挣脱,我的生活才会由日复一日的简单无趣变得快乐充实而丰富多彩。因为有书,我领略到春华秋实的芳香甜蜜,感受到夏炎寒冬的暖和萧瑟,学会了笑看风云,静赏云来雁往,珍爱生活馈赠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书,我更加体味到亲情的难能可贵,父辈的艰辛不易。体会过生离死别的辛酸与无奈,理解了世上最美和最苦的一种感情,轻得几乎感觉不到,却又时不时似蚂蚁般叮咬,肌肤酸苦难受,又如群山般猛压过来,似潮水般汹涌澎湃,重得让生命无法喘息承担。朱自清的《背影》,让我读到了父亲的爱子情长与生活奔波的艰辛和不容易;胡适的《我的母亲》,让我读到了母亲的慈爱与坚强,奉献和希望。父母亲情的大爱,细致如微,一丝一缕,一分一毫,都蕴涵着深深的情,厚重的爱。我懂得了,生命短暂,亲情可贵,往后余生,且爱且珍惜。 年少时读书,除了满足内心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更多的是为了走出乡村土地深厚的大山,离开祖辈几十年面朝黄土熟悉的家园,不再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乡间生活,总想跳出农门,寻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中年时读书,除了兴趣与爱好而外,更多的是为“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如今读书,是闲静时心灵的洗礼与情感的升华,是在物欲横流与日新月异的网络数字飞速发展变化中,寻求内心的淡泊宁静与生活的舒畅自然。 我喜欢戴望舒的“一把油纸伞”,喜欢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喜欢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也喜欢高尔基的“狂风卷集着乌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更喜欢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读书,是心灵的碰撞,是思绪的飞扬,是情感的释放,是高尚与文明对无知的精神大扫荡。读书,是在喧嚣浮躁中找寻内心的闲适安静。 时光匆匆,华年如水,斗转星移,生命如浮游,一书在手,岁月静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