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父亲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通往父亲之路》是一本由叶兆言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一):寻找父亲,我们一直在路上 叶兆言先生的《通往父亲之路》,时间跨越了60年,整整一个甲子,60岁的张左依旧在“寻找”父亲。 张左和张希夷,是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张左,父亲是什么?是血缘亲情吗?多年来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他,有父亲和没有父亲差不多,有没有都一个样,他自己就像一个孤儿。他会根据照片上年轻的外公经常想起张希夷,虽然两人样貌并不像,他在想父亲张希夷吗?还是他把外公当成了父亲?或者外公更像是他的父亲?因为张希夷把他带到了世界上,他成为了他的父亲。寻找父亲的路上,会让人跌跌撞撞。 对于张希夷,父亲是什么?他会是丈夫张希夷,他会在吴姨不喜欢张左的时候把张左留给岳父母;他会是学者张希夷,他坚持做学问,在五七干校劳累了一天时依旧能挑灯夜读,后来也能躬耕不辍、桃李满天下;他也会是一个好父亲张希夷,当然是对于素素而言,从小养在身边的养女素素比亲子张左更像自己的孩子。在养女素素和亲子张左在面对工作调动矛盾时,他“连想都没想,一锤定音,说当然应该是调我女儿”;张左对于“这个父亲难于接近,除了见面喊一声,平时是能躲就躲,能不喊就不喊,素素不一样,她叫爸爸叫的非常亲热。”在成为父亲的路上,他选择性的成为父亲。 他们也想过靠近彼此,五七干校期间,他们也曾在河滩放牛聊天;在张希夷晚年,张左负责了张希夷的编书工作,二十年间,所做的一切都和张希夷分不开。但是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有时候走的越近,感觉越远,他们熟悉又陌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张左自己也在想儿子张卞与自己、张卞的儿子小查尔斯与张卞,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好在故事的最后给了我们安慰,张希夷紧紧的抱着小查尔斯,这是张左和张卞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让我们看到了如此亲切有爱像父亲一样的张希夷。 对于你我,父亲是什么?是不善言辞的山、是胸怀宽阔的海、甚至可能是母亲的“背景板”......可父亲生来就是父亲吗?他也曾是孩子,他是不是像我们看他一样看他的父亲?他像父亲一样成为了父亲,在我们存在时他已然是父亲,他们可能会像学者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优秀;也可能像父亲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的问题,他们不像母亲一样热烈的表达着自己的爱,他们的爱沉默的存在着。 会有人为了成为父亲而是父亲吗?那个父亲,他爱孩子,就是因为单纯的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就是爱本身。愿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父亲,拥有这样的父亲,相信父亲也一直在寻找我们。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二):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买 父亲,于孩子而言总是难以琢磨和靠近的存在,那看似威严的背脊总是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我们总是介于身份或是威严的部分,觉得难以真正理解父亲,走向父亲的人生之路总是需要更多探索。 在这本书中,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张左因父母离婚又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张做只能暂时住在外公家。因着父母都各自开始了“新的人生”,所以张左不能时常见到父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外公魏仁从旁监督练了一手好字。外婆喜欢女婿(也就是张左的父亲)总是更多一些,总是询问张左是否要跟父亲走。 许是因为经常没有父亲的陪伴,张左总是感觉和父亲张希夷不熟悉,陌生之感的尴尬氛围总是不经意就出现在二人之间。相反,张左却发现后妈带的孩子-素素却能和自己的父亲保持一种熟捻的状态。在父亲因为时局原因而去养牛的时间里,张左曾独自带着东西去看望过父亲,在陌生的环境,看着不算熟悉的父亲,张左其实是想要更加亲近父亲的,却总是不知如何靠近。 “通往父亲的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随着时代变化,父亲年纪愈长,张左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他再次回望关于父亲张希夷、外公魏仁,张左好似懂得了一些父子之间的纽带连接。 起初的父亲也许像座高山,我们可以在背阴处随意玩耍,因为总会有人帮我们抵挡烈日,但背阴处充满了阴影,一个不注意,我们可能就深陷其中并且埋怨高山的巍峨。虽然高山会有被攀登的一天,但是曾经的阴影也许会留在心中,不停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作家叶兆言在这本书的序中曾提到“大家好像总是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组父辈的父辈,他们的历史始终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这段话在文中也有印证,外公为人在教育张左时曾提及自己当年的愤然离开能够研究的地方,并为之悔恨,所以他要求张左“不管时局如何,不管人事如何,做学问之人,唯有坚持再坚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条道路走到黑”。 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全理解父亲,但可以努力靠近父亲,努力让自己也成为高山。高山的存在不是为了让我们活在阴影之下,而是能够依靠这座高山,走到更高的地方,成为下一座高山。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三):通往父亲之路,现实比故事更残酷 看书时间:2022年2月18-19日 通往父亲之路 8.0 叶兆言 / 2022 / 译林出版社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 父亲有话不会好好说,总板着脸训斥儿子; 可儿子有个什么事,父亲会不惜一切地劳心劳力; 儿子成年后,多年不跟父亲说话,父亲去世后,哭得最伤心的也是儿子…… 这就是中国式父子关系。 这样的情景,总给人一种感同身受的心痛与刺骨。 很多时候,父亲与孩子之间,总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 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 《通往父亲之路》中的张希夷和张左就是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父子”。 在张左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并且都重组家庭了。张左从小是跟外公外婆长大的。 从小父爱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一直想靠近父亲,可是父亲的形象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母亲嫌他不上进跟他离婚;外公嫌他没本事不跟他来往;连张左的后妈都说他乱搞男女关系。 所以对于张左来说,父亲的形象是模糊的,就像这本书的封面一样模糊,通往父亲之路也是不明确的。 张希夷跟张左的话并不多,张左找他帮忙也不怎么帮。相反,张希夷对妻子的女儿素素倒是挺上心的,仿佛素素才是亲生的,而张左不是。 但冷漠不代表不爱他。 书中有一个细节,张左有一次和父亲一起睡觉。父亲嫌他脚臭,于是拿脸盆倒水给他洗脚。张左满脸的疑惑:脸盆不是用来洗脸的吗?为什么要给我洗脚?当然,张左没有问出口,张希夷也没有说。 我们常说父爱如山,因为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时光流转,晚年的张希夷声名大噪,成为国学大师、学界巨擘,父子二人亦交往渐密。但“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 张左想要走近自己的父亲,但是越想走近,走得越近,却越不堪,这种不堪也是文化的不堪。 前不久看过一则新闻: 一个名叫刘学州的男孩,一出生就被卖到一户穷苦人家。后来他养父母死了,于是他就去寻找他的亲生父母。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学州终于找到了通往父亲之路,没想到却是一条死路。苦日子没将他压垮,亲生父母的冷漠却将彻底压垮。 故事里的张左父子终于走到了一起,生活中的刘学州却永远的离开了父母和家人。 这就是通往父亲之路,现实往往比故事更残酷。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四):我们在通往父亲的道路上,究竟遭遇到了什么? 本文作者:汝水清凉 有关父亲的文学书写,实在是太多太多。 我们知道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傲慢与偏见》中的养育了五个女儿的父亲,《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父亲律师,当然还有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而远在美国纽约的张宗子特别喜欢马里奥·普佐的《教父》。 实际上,《权力的游戏》中的父亲形象也很丰富别致而令人难忘。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虽然不是长篇巨制,但因其内容的独特,叙述的别致,情感的多元,还是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虽然沿袭了他小说一贯风格的从容优雅娓娓道来,笔下的人物往往是雅人风致仪态万方斯文高标不同流俗,颇有玉树临风的清流宛在,叙述的语态甚至也不无随笔化散文化的意蕴在,但《通往父亲之路》所告诉我们的“父亲”张希夷却有点特别,不大合乎一般人惯常的想象。 看张左的父亲“张希夷”这样的名字,似乎就有意无意地传递出钱锺书《围城》甚或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一种“儒林”气息,对于与张希夷同龄的这样的一代人,或者称之为读书人、知识分子,作者实在是太过熟悉与了解了。 叶兆言的文学回忆集 作者的熟悉洞察并不仅仅是从上辈人中听来的无法见诸于文字的逸闻趣事,更有他在浩如烟海的字里行间内所触摸到的秘辛旧事人性幽微,我们从作者摇曳生姿颇具规模的散文随笔中就能领略到这样的不同他人的风采与见识,当然还有深切的感受与体察。 但非虚构文字毕竟有其局限性与不方便之处,大致是出于这样的考量,他要以虚构的方式来说说“张左”的父亲“张希夷”这样的一代人,有点解剖与讽喻的意味若隐若现。作者对张希夷的父亲有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是说到了张希夷的爷爷“张济添”,这个张济添是张左的外公魏仁的老师,是一位有着真学问的人,是科场的三鼎甲。 叶兆言笔下的张希夷有着两次正式的婚姻,张希夷与魏仁的小女儿魏明韦生下了张左。因为时代的原因,大致也有性格的因素,非常追求进步的魏明韦与张希夷离婚后嫁给了一位根正苗红的“陆师傅”,而张希夷则另组家庭与一个有一女儿的演员吴姨重新结合。 张左在这样的夹缝中与自己的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令张左大惑不解的是,张希夷为何会在晚年时来运转特别吃香居然成了“国学大师”“书法大师”“学术泰斗”? 书中插图,“外公教张左练习书法” 在张左看来,张希夷虽然有着探花郎的祖父,也翻译过一位政治人物的传记,但毕竟是半路做学问根底很浅怎么就会被吹上了天?这样的局面,这样的半真半假,让张左大惑不解如坠云里雾里。 这样的人物塑造,这样的和盘托出,就有点别样的意思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述父子冲突、严重对立到最终的彼此和解,握手言欢,涣然冰释。虽然,张希夷高寿近百年,但已经做了爷爷的张左瞩望自己的父亲,还是有点琢磨不透,百思不解。 《通往父亲之路》主要笔墨集中在书写张希夷与张左的父子关系,但这样的父子关系的或疏或淡的彼此磨合,给张左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有一次难得的机会去乡下看望在那里劳动改造割草养牛的父亲,还有就是张希夷与自己前岳父的频繁通信多方请教。 魏仁在内心里还是把张希夷当作自己的女婿而对颐指气使的后女婿陆师傅有点气息不合看法不同难以相处。张左更多的精神滋养来自于魏仁与外婆。外婆让他晾晒衣被,外公教他习练书法,点点滴滴,润物无声,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公魏仁才是他张左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父亲。 似乎是城市研究专家刘易斯·芒福德说过,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总和祖父那一辈人交上朋友。 书中插图,“外婆指挥张左在屋顶晒霉” 张希夷的缺席,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自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有时代的大气候,也有家庭的小气候,张左也逐步成长起来了。 张左对吴姨的女儿素素曾经有过朦胧的情感,但最终还是与卞敏霞成为夫妻。虽然这样的夫妻也没有走到头而做鸟兽散,但两人毕竟有了一个儿子张卞。 张左的名字似乎已经很潦草了,张卞这样的名字则更为直白明了,自然又是一代人的生活开启。 岁月无情,时光荏苒,张左也做了父亲,但他与儿子的关系又如何呢?作者着墨不多,大概属于单亲家庭中的正常情况吧。 书中插图,“张希夷与吴姨带张左与素素爬中山陵” 做了父亲甚至做了爷爷的张左,再来看自己的父亲张希夷,他不无感慨: 张左甚至不无自嘲地感觉到: 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男人之所以知道他老了,原因在于他开始看起来像他的父亲了。 叶兆言的《通往父亲之路》在中国的文学长廊里奉献了一位别具一格名实难副的父亲形象,这个“张希夷”还真是很值得琢磨考量的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