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美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出名要趁早

优美散文2021-02-0164举报/反馈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
  这可以从张爱玲的性格分析,张本身是虚荣的,名利享乐哪个也不能少,张爱玲还曾对弟弟说,一个人假使没有什么特长,最好是做得特别,可以引人注意。我认为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一生,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做点特别的事,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
  柯灵曾劝她不要在有日本背景的《杂志》上发文章,但张爱玲还是选择了《杂志》,只因它的名气、影响、财力最大,出名更容易。在出《传奇》初版本时,柯灵又劝她不要着急发表,“等河清海晏之时”,“以她的才华,不愁不见知于世,希望她静待时机,不要急于求成。”然而她的回信很坦率,说她的主张是趁热打铁。
  1943年,23岁的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此次,她一发不可收拾,在两年的时间里,在当时著名的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几十篇,如小说《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等。她死后,她的书永远地留了下来。
  我自22岁一战成名,到现在已经18年了。在这18年里,我的粉丝们越来越多,他们走进我的生活。最多的时候,一天到店里聊天的人有20多人。生意非常好,商场的商户们都说,你生意怪好。他们都嫉妒我。同样的生意,人家都不赚钱,我能赚到钱。同样的生意,人家干不了,我就能干了。我的位置不好,我最开始在3038的时候,那个位置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干起来,但是我当时经营的时候,生意就非常好。每来人来人往。我当时刚毕业,见到人害怕。后来改成柜台,来聊天的人都站着。总算好一些了。我可以做点我想做的事情。但是,看到他们都一伙一伙地来柜台看我,我还是有点害怕。
  最好早一点努力,才能早一点获得自己想要的。就拿现在的娱乐圈来说,确实有很多年少成名的人,尤其是那些男团和女团,二十出头就已经被全国人知晓。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来说,虽然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好事,但是在自己最好的年纪时站在最璀璨的舞台上,确实是很多人的梦想。不光出名要趁早,很多事情都要趁早。
  还没上学的时候看到别人骑着单车潇洒的穿行在林间小道,被风吹起的衣角,挟着风声轻轻飘舞,觉得那应该是世间最美妙的事情了,羡慕,崇拜,甚至着迷,只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快点享受在微风中骑着单车羡煞旁人的感觉。后来看别人骑的次数多了,那种感觉也渐渐变淡不及当初那么浓郁了,再后来等自己学会的时候,当初那么强烈的愿望已经耗去了一大半。小时候特别羡慕别的小朋友有毛绒玩具,做梦都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那个小小的愿望实现时我已经脱离了童真的年龄,所以已经感觉不到它带给我的喜悦了。
  上初中的时候,课外读物比较匮乏,镇上没有书店,班里同学买了新书也视为珍宝,有一堆人等着借阅,能借到已然不易,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自然看不尽兴。现在相比于以前,图书资源多的有些奢侈,图书馆,网络,时不时来个书展,也能力去选购自己喜欢的图书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当初那么纯粹的心情了,那么迫切的渴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
  虽然随着阅历的增多视野的开阔,当初好奇的很多东西都会变得见怪不怪,不再能激起内心的强烈渴望,这是成长中总要去经历的。但如果当初在你最想要的时候就能得到,那种快乐是不是更痛快一些,是不是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了。
  很多事情都要趁早,晚了就来不及了,即使最终等到了心境也不同了。

  【编者按】:很多事情都要趁早,晚了就来不及了,即使最终等到了心境也不同了。作者引用作家张爱玲的例子,告诉我们,出名要趁早。对于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思考的角度也不同。作者回忆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对现实中的一些人或许会有所启发。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