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散文 > 优美散文 >

优美散文

桑葚红了

优美散文2022-06-0392举报/反馈

立夏后,正是满山遍野桑葚成熟时,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桑葚在大片翠绿桑叶的衬托下格外显眼。

家乡的桑树不高,且枝杈纵横,树姿壮健,犹如一把把结实的大伞。它们大片地散落在农户房前屋后,或山坡上,或沟渠荒地,任其花开花落,果实累累。每到夏初之时,当那红得发紫的果实如约而至挂满枝头时,低调的桑树就再也逃不过孩童们的火眼金睛了。

记得过去春夏养蚕的季节,每天下午放学后,母亲就会吩咐我去采摘桑叶,房后山坡上父母栽有一百多根七八年的老桑树,由于每年肥料上得足,颗颗桑树树大叶茂,乡下孩子最擅长爬树了,朝手心啐一口唾沫,抱着树干双手交错攀爬,双脚用劲蹬踩……待到树腰时,双腿叉在枝丫间,就开始为蚕宝宝撷取新鲜润泽的生命之叶,当然也不忘撸下那一串串乌黑晶莹、甘酸丰盈的果实,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无上美味。那年月,春日无穷尽,撒欢到掌灯时分才想起回家。“殷红莫问何因染”,母亲一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于是一边怜爱地摸着我的“花猫脸”,一边嗔怪道:“洗洗吧,跟野猫子吸了血似的,明天还要上学呢”。

桑葚记录着亲情,也记录着穷孩子的成长。随后上学离开了偏僻的村庄,记得那天,满头白发的母亲站在村口的大桑树下依依不舍而又满怀期待地望着我渐行渐远……人一生都在路上行走,只是不管走多远,都无法走出家乡的版图和亲人的牵挂。于是,家乡的桑树就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意象,每到思乡时,便浮现在心底,难舍难分。前些年,村里扩展道路,我老家屋后的一颗颗大桑树被一一砍掉了,不禁一顿感伤,很多童年的记忆,被无情抹杀。然而一条宽阔道路的价值,远远大于一些桑树的价值,路通了,总是好事。

还好,近年来,镇村继续实行“退耕还林”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将一些不用的土地种上桑树,兴桑养蚕,大片大片的桑树如雨后春笋,朝气蓬勃的生长着,家家户户都传出春夏蚕茧大丰收的喜悦。光明村一姓李的养蚕大户年养蚕百张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户,新建了三层楼房,他嫁女时除了陪嫁有现代化的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等外,还陪有五千根良桑苗呢。

山里人淳朴,每天都要喝酒,由于粮食紧张,用包谷烤酒少,就用坡上的桑葚酿酒,开始是把成熟的桑葚捣碎放入坛罐中加糖密封,于是就有了传统的酿酒技艺。听我爷爷讲过,清道光年间,当时家住大山之中踊跃村仰天沟的吴光荣的父母,后坡上种了几亩桑园,用养蚕维持生计。每当桑葚成熟的时候,都会采一些桑葚储存或榨汁,以作食用。后来不经意发现,储存于陶罐中的桑葚汁酝酿发酵后,口感居然如酒般醇香美味,于是,经过多番刻意的管护配比,吴家的第一坛桑葚酒,终于在一个简朴的陶罐中酿制成功。以后经过几代人近150多年的摸索研究,逐渐酿制出了有着酸甜香辣等多种口感的桑葚系列酒,如红桑葚酒、白桑葚酒、桑葚五粮蒸馏酒等。吴光荣他在认真汲取历代前辈酿酒经验的同时,精心钻研,自他接手以来,在原材料的选用、制曲的配比、发酵的环境气候到储存运输,每一步流程环节都有他独特的要求和方法。因为受原材料的采摘季节、酿造气候环境和特殊加工技艺的限制,吴光荣桑葚酒当时尽管很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但生产成本高产量还达到规模化。

二十年前,我曾进山采访过吴光荣,年过八旬的他谈起吴氏这项酿酒技术异常地兴奋,他说,酿制桑葚酒要通过三道步骤,第一是制曲,需要选取优质小麦、大麦、豌豆,按照比例要求以独传的方式进行制曲;第二是熬糖,将精选的玉米或者大米,通过特殊方法熬制成饴糖以备用;第三是将已成熟的桑葚榨汁发酵以作酿酒。然后便是三个月的精心管理,吴老曾说过,酿桑葚酒就跟养孩子一样,也是要投注感情要凭心灵来感受的,只有用心去照顾去管护,才能酿出有好质量好滋味的酒,否则再好的原材料也会被酿成酸涩的醋,破坏其中糖蛋白质、鞣酸、苹果酸等成份,难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后来,吴氏桑葚烤酒工艺申报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初夏,清风吹过,山坡上片片桑树的叶片沙沙作响,熟透了的桑葚,油生生,黑黝黝,摇曳在枝头,仍然是那么显眼呢。


来源: m.taiks.com
踩一下  ()  顶一下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