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一篮春天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各种花儿挤醒了春天,漫步在河堤、岸边,看着点点翠绿,我再也无法抵挡舌蕾的蠢蠢欲动,决定骑车去乡下挖一篮野菜。 在老房子里翻腾了很久,才找到老公儿时用过的一个篮子和一个断了把的镰刀。我选择了一块肥沃的麦田,麦苗如毯子一样在风里铺开,铆足了劲儿和麦苗比赛的野菜,棵棵肥壮。辛弃疾笔下的“春在溪头荠菜花”,正舒展着胳膊等我。我放下篮子,左手抓住它柔嫩的叶片,右手拿镰刀,轻轻用力划破大地的皮肤,一棵完整的荠菜就收入篮中。它锯齿状的叶子,放上些肉包出来的饺子又香又好吃。苏东坡曾盛赞其“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如此美味的野菜,我怎能错过? 乡下的野菜真多,蒲公英、面叶菜、白蒿,还有一些因多年不吃,它们已经在记忆里模糊,连名字都记不清了。但曾经这些菜,可是救命的东西。小时候家里贫穷,粮食总是今年接不上明年,每逢春暖花开的时候,母亲便每日去挖野菜。蒲公英加上自家种的绿豆,熬上一大锅粥,解渴又止饿。母亲一掀锅盖,浓郁的菜香混合着绿豆的清香,瞬间弥漫了老屋。我们拿着碗,等母亲给我们每人盛上满满的一碗,我们迫不及待地喝下去。母亲则在一旁笑着说:“慢点喝,小心烫!” 中午的时候,母亲会洗一篮子荠菜,加上些粉条,包上一大锅饺子。母亲包的饺子花样繁多,有弯弯的月牙形,有鱼形,还有耳朵形。我最喜欢的是鱼形饺子,一个个饺子像小金鱼一样,在锅里游来游去,煞是可爱。吃的时候,我总是先咬“鱼头”,轻轻一口,荠菜的香味就钻进口里,再溜进喉咙,滑进暖暖的肚子里。 我一边挖野菜,一边挖着儿时的回忆。其实野菜也是有灵魂的,不管是在我们视如救命食粮的过去,还是在菜桌丰富的今天,它都是我们的桌上嘉宾。旧时是为了充饥,现在更看重它的药用价值和味道。野菜是身体的食粮,更是心灵的肥料。 梅花已吹醒了春天,“三月三,地菜赛灵丹”。从狭窄的高楼里走出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挖一篮唐诗宋词里的春天,让它染绿我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