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柳趣
春天来了,与春天相伴而来的是万千条青青的柳枝。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而五九和六九的交界处,正是立春。一提起柳树的话题,有关柳树的种种趣事,就油然闪现在我的眼前—— 在家乡,柳树是出芽最早的树种。仲春,当别的树种幼芽初发时,柳树就已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了。此刻,人们刚脱下臃肿的棉衣裳,刚从寒冷的冬季苏醒,孩子们就难掩“得解放”的喜悦,恣意嬉戏于明媚的春光中。 柳笛,就是他们接受春天最初的赏赐。他们会折下粗如指头、细如筷子般的柳枝,去掉柳叶,然后用小刀在柳条上轻轻地旋上一圈,再轻轻地一拧,用牙咬住柳枝的根部,用力一捋,柳枝皮就完整地脱下。然后,把这一段柳枝皮的一端刮去青皮、捏扁,一支柳笛就做成了。 由于这些柳笛的粗细不同、长短不等,再加上吹者运气的大小、长短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各不相同:短而细的发出的声音如小羊羔叫,长而粗的发出的声音如牛吼。夕阳下,一群孩子站成一片,众笛齐鸣,此起彼伏,简直就是一场欢快的交响乐…… 大一些的孩子玩柳笛,“绣球”则成为小一些的孩子手中宝物了。他们会请大哥哥、大姐姐们折下柳枝,从柳枝的根部剥开两三寸的皮,再用两根两寸长的柳枝夹着剥开皮的柳枝,用牙咬着柳枝的根部,轻轻地一捋,那柳枝就连皮带叶的挤成一疙瘩,成为一个非常好看的“绣球”。这个“绣球”还连在柳枝上,孩子们就会挥舞着柳枝,把那“绣球”舞得如痴如醉…… 夏天,烈日当空,酷暑难耐。此时,柳枝更是派上了用场:孩子们会折下韧性十足的细枝条,一圈一圈缠绕起来,编成形状各异的柳条帽,戴在头上,顶一片荫凉去割草、挖菜。 干烦了,就分两班做起了“打仗”的游戏。他们会折下指头粗、米把长的柳枝,前头装上用湿胶泥捏成的“弹子”,借柳枝的弹力把泥弹弹出,犹如古代的抛石器……尽管这“打仗”比那割草、挖菜还费力气,但他们总是百战不厌。 玩得一个个都成了“泥猪”时,他们就会到路边的池塘去洗澡、打水仗。他们也会赤条条地爬上池塘边的大弯腰柳树上,玩起在电影画面上见到的“高台跳水”。他们排着队,依次爬上柳树,再依次跳下水。他们也有“跳水比赛规则”,看谁跳得远,看谁跳得花样翻新。看他们玩得那么开心的样子,连路过的大人们也会开心地笑起来。 入冬了,孩子们也不会不安生的(农村的孩子,一安生就坏事了,那就是病了),他们会爬上柳树,砍下二、三尺长、比大拇指还粗的柳枝,偷偷地剪下一段母亲纳鞋底用的纳底绳,做成一张张的弓。箭则是用秫杆尖(高粱杆的最上一节)做成的,为了增加箭的重量以提高射箭的准确性,他们会在秫秆尖前段加上一截一寸左右的木头或高粱秆。弓箭齐备,这就成了孩子们“交战”的武器。他们会“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分成两班,拉开适当的距离对射。疯足了、玩够了,他们又会“志趣别移”,找猪呀、鸡呀、狗呀逗乐,众箭齐发,顿时一片鸡飞狗跳,接着就招来大人的一顿臭骂,他们便嬉笑一团,顿作鸟兽散…… 可以说,是柳树陪伴着我走过童年的,我童年的趣事不少都和柳树有关。你说,我能不喜欢柳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