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网

首页 > 说说百科 > 生活百科 >

生活百科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来源习俗

生活百科2021-02-02142举报/反馈

重阳节即阴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由于《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今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是几月几日?关于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源和习俗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习惯,以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另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恒久之意,以是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流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名称见于纪录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恒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而且在节日期间举行林林总总的流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天子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习惯依旧盛行。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到达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物,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祥瑞之意。

重阳日,向来就有赏菊花的习惯,以是古来又称菊花节。阴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行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流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以是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玻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以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以是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昔人以为是个值得祝贺的吉祥日子,而且从很早就最先过此节日。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流动一样平常包罗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鉴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流动。九九重阳,由于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恒久长寿的寄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向来有着特殊的情绪,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民俗看法中,由于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包罗有生命恒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最先,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提倡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民风。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05年12月1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爱,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踩一下  ()  顶一下